首页期刊导航|贵州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农业科学
贵州农业科学

刘作易

月刊

1001-3601

gznk@263.net

0851-3760719

550006

贵州省贵阳市小河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内

贵州农业科学/Journal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内容涵盖作物育种与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果树蔬菜,园林花卉,畜牧兽医,农业生态,农业资源,农业经济等专业学科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研究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粳稻LSD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张佳玉张煜涛韩雪杨郝爱平...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粳稻LSD基因家族的结构功能,为研究LSD基因家族在粳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粳稻LSD基因家族成员、蛋白质的理化性质、染色体位置、系统进化关系、保守基序及结构域.[结果]从粳稻中共鉴定出 6个LSD基因,并命名为OsLSD1~OsLSD6.OsLSD蛋白氨基酸数量为 131~1 463个,分子量为 13 723.41~151 718.18 Da,且大部分为碱性蛋白.6个基因家族成员分别分布在粳稻 12条染色体的 5条上,OsLSD1、OsLSD2、OsLSD3、OsLSD4/OsLSD5和OsLSD6分别分布在chr1、chr3、chr7、chr8和chr12上.根据系统发育分析,粳稻LSD基因家族可分为3个亚族,其中,OsLSD2、OsLSD4和OsLSD6为同一亚族;OsLSD5为同一亚族中的同一分支;OsLSD1、OsLSD3为同一亚族并与AtLSD1、AtLSD2、AtLSD3和AtLSD12为同一亚族;同一亚族中的LSD基因结构及排列顺序具有相似性.Motif分析发现,粳稻的 6个LSD基因包含 10个保守基序,其中,Motif 1是这些基因共有的保守基序,推测其与保守结构域相关.该基因主要在粳稻的幼嫩叶片、幼嫩花序及种子中表达.[结论]推测LSD基因家族在粳稻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粳稻LSD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染色体保守基序结构域

    广西不同绿肥油菜品种的养分累积差异及富硒品种筛选

    贾海江路丹范晓苏石保峰...
    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不同绿肥油菜品种的养分差异及对土壤硒富集效应,为丰富绿肥油菜品种及广西富硒土壤资源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油 36(CY36)、丰油 823(FY823)和沣油 919(FY919)等19个绿肥油菜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品种生物量,氮、磷、钾和钙养分累积差异及对土壤硒吸收、富集的响应.[结果]不同绿肥油菜品种之间的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存在一定差异.地上部干生物量为 4.49~6.62 g/盆,地下部为 0.14~0.84 g/盆;总干生物量为 4.82~7.14 g/盆.总生物量前 3位的中双 9号、沣油 958 和南油 12显著高于生物量最低的 3个品种(花油 8号、川油 36和华湘油12号);地上部氮、磷、钾和钙养分含量分别为 8.86~19.64 g/kg、0.69~2.24 g/kg、13.07~37.68 g/kg和11.82~34.23 g/kg.浙油 51号和花油 6号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养分含量均较高.氮、磷、钾和钙含量综合评分排序前 3位的油菜品种为浙油 51、中双 10号和花油 6号.硒含量地上部为 0.095~0.369 mg/kg,地下部为0.160~0.579 mg/kg;全株硒含量为 0.111~0.382 mg/kg;沣油 919、绵油 88和圣光 86的地上部、地下部和全株硒含量较高,均显著高于其他油菜品种;硒总累积量在 0.552~2.286 μg/盆,沣油 919和绵油 88显著高于其他油菜品种.[结论]综合各品种的养分累积量和硒素吸收特性,沣油 919、绵油 88和圣光 86的富硒能力较强,可作为广西富硒土壤资源高效利用的绿肥油菜品种.

    绿肥油菜生物量养分累积硒含量转移系数广西

    木薯NHX基因家族鉴定及特征分析

    杨仕梅谢恩俊罗春芳饶萍...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鉴定木薯NHX基因家族成员并分析特征,为研究木薯耐盐新种质和挖掘木薯抗逆特性基因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全基因组水平上对木薯NHX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对其系统进化树、蛋白理化性质、保守结构、保守基序、共线性、蛋白互作等进行分析.[结果]在木薯中共鉴定到 9条MeNHX基因(MeNHX1~MeNHX9),分为 3个亚族,且不均匀地分布在 7条染色体上,其中,染色体Chr03和Chr15中均包含 2条MeNHX基因,染色体Chr01、Chr08、Chr09、Chr10和Chr17均只有 1条MeNHX基因.MeNHX蛋白有520~1 157个氨基酸,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58.09~128.21 kDa,理论等电点为 5.63~9.11;为两性蛋白,不稳定系数为 34.60~41.34;为疏水性蛋白,其GRAVY为 0.094~0.595.9条MeNHX基因均含有典型的Na+/H+保守结构域,木薯NHX存在多个共线性区块,进化压力Ka/Ks值均小于 1,主要受纯化选择作用;含有光响应、生物胁迫及非生物胁迫作用相关元件MeNHX基因同多条离子通道基因存在蛋白互作关系.[结论]MeNHX基因在木薯受到光、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时参与生长发育过程,以适应其环境变化.

    木薯NHX家族系统进化保守结构蛋白互作基因鉴定

    栽培因子对刺梨套种饲料油菜生物量与营养品质及杂草抑制率的影响

    王婧泽王涛张林钟伟...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幼龄刺梨套种饲料油菜对田间杂草抑制及油菜生长的影响,为制定刺梨园套种饲料油菜高效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在贵州省黔西市以饲料油菜牲饲 2号为研究对象,以刈割时期(A1:初花期;A2:盛花期;A3:终花期)、施氮量(尿素用量B1:75 kg/hm2;B2:135 kg/hm2;B3:195 kg/hm2;B4:255 kg/hm2)和播期(C1:秋播;C2:春播;C3:夏播)3个栽培因子为处理因素,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栽培因子对饲料油菜生物量、植株营养品质及刺梨园杂草抑制率的影响(P>0.05).[结果]各栽培因子组合处理饲料油菜的平均生物量(鲜重)为 1 966.79~4 243.92 kg/hm2,刺梨园杂草抑制率为 60.03%~90.23%.刈割时期、施氮量和播期 3因素互作、2因素互作对油菜生物量和杂草抑制率均无显著影响,单一因素对生物量和杂草抑制率影响极显著(P<0.01).油菜平均生物量和刺梨园杂草抑制率均表现为随刈割时期推后呈显著增加趋势,随施氮量增加呈增加趋势,播期上表现为秋播>春播>夏播.秋播条件下饲料油菜的营养品质较高,粗蛋白含量 12.83%~19.86%、粗脂肪含量 2.17%~3.44%、粗纤维含量 21.60%~32.08%、钙含量0.76%~1.26%、总磷含量 0.25%~0.45%.[结论]在贵州省黔西市及相似生态区,幼龄刺梨园套种饲料油菜可实现周年种植,通过适当增加施氮量,可提高饲草鲜重和营养品质及杂草抑制率.若以杂草抑制为主兼顾饲草收获,在终花期刈割、施尿素 195 kg/hm2 的栽培因子组合最佳;若以种草养畜为主,初花期和盛花期刈割、施尿素195~255 kg/hm2 的栽培因子组合均可.

    油菜饲料油菜刺梨套种生物量营养品质杂草抑制率

    烤烟根区一次性施肥对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

    陈文敏彭玉龙万军邓羽...
    3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烤烟根区一次施肥对遵义烟区烤烟生长发育和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为烤烟优质高产与机械化根区施肥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依据.[方法]利用可降解玉米纤维布袋制成袋装肥料,在减施氮磷钾肥前提下进行烤烟根区一次性施肥.以当地施肥模式为对照(CK,纯氮肥 132.00 kg/hm2+磷肥95.25 kg/hm2+钾肥 298.50 kg/hm2),设置 2个减施氮磷钾肥的肥料组合处理(XDF1,纯氮肥 102.00 kg/hm2+磷肥 79.50 kg/hm2+钾肥 247.50 kg/hm2+生物有机肥 375.00 kg/hm2,其中,缓控释肥以替代纯氮肥总量 30%的用量施用;XDF2,纯氮肥 102.00 kg/hm2+磷肥 79.50 kg/hm2+钾肥 247.50 kg/hm2+生物炭 12.87 kg/hm2,其中,缓控释肥以替代纯氮肥总量 50%的用量施用),分析减施氮磷钾肥处理烤烟的生长发育和上部烟叶品质.[结果]与CK相比,XDF1 和XDF2 处理对烟株的生长发育影响不明显;XDF1 和XDF2 显著提高烟叶的外观质量评价得分,增幅分别为 5.23%和 12.79%;提高烤后上部烟叶上等烟率,增幅分别达 49.39%和 38.53%;提高烤后上部烟叶的糖碱比、钾氯比和两糖比,3项指标的增幅分别达 29.13%和 4.43%、8.23%和 35.99%、4.17%和1.39%;降低烟碱和总氮含量,2项指标的降幅分别为 13.19%和 1.17%、9.43%和 3.69%.[结论]利用可降解玉米纤维布袋小袋肥改变烤烟种植施肥位点进行根区一次性施肥,在减少氮磷钾肥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可明显提高上部烟叶品质.

    袋装肥根区一次性施肥烟叶品质

    氮素水平对雪茄烟苗期干物质积累及氮素营养的影响

    袁国议孔光辉张光海赵高坤...
    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氮营养水平对雪茄烟幼苗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提升雪茄烟产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 2个雪茄烟品种(云雪 38、云雪 39)为供试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法,比较缺氮(N0)、正常供氮(210 mg/L,N1)、超量供氮(420 mg/L,N2)对雪茄烟幼苗生长状况、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缺氮和超量供氮烟苗均表现出典型症状,正常供氮处理在生长指标及长势长相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处理;正常供氮干物质积累量均不同程度高于缺氮和超量供氮处理,且云雪 39干物质积累速率整体上均高于云雪 38;超量供氮烟苗总氮积累量高于其他处理,且云雪 39总氮积累量整体高于云雪 38;正常供氮处理烟苗氮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超量供氮处理,且云雪 39较云雪 38对施氮量的响应更敏感.[结论]缺氮和超量供氮条件下,烟苗干物质积累及氮积累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正常供氮水平(210 mg/L)有效促进烟苗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利用效率,不同雪茄烟品种对氮素供应水平的响应存在差异.

    雪茄烟氮素供应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氮素利用率

    油茶壳-蚕沙不同碳氮比堆肥的腐熟效果

    蒋越华范稚莲时鹏涛李鸿...
    5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油茶壳-蚕沙不同碳氮比(C/N)堆肥的腐熟效果,为油茶壳和蚕沙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油茶壳与蚕沙为堆肥原料进行好氧堆肥试验,研究不同碳氮比油茶壳-蚕沙堆肥处理(CK:纯油茶壳 50 kg,C/N=100;T1:油茶壳 50 kg,蚕沙 45 kg,C/N=20;T2:油茶壳 50 kg,蚕沙 31 kg,C/N=25;T3:油茶壳 50 kg,蚕沙 23 kg,C/N=30;T4:油茶壳 50 kg,蚕沙 18 kg,C/N=35)堆肥过程中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的变化.[结果]与CK比,不同C/N油茶壳-蚕沙处理pH呈中性或弱碱性,且最高温度和高温持续时间均较高,其中,C/N=20和C/N=25的油茶壳-蚕沙处理高温持续时间分别为 17d和 13 d,达《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 1168-2006)要求.不同C/N油茶壳-蚕沙处理的C/N、有机质、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均随发酵进程而逐渐降低,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均有所增加,堆肥发酵结束时,C/N=20和C/N=25油茶壳-蚕沙处理的总养分含量较高,分别为 5.10%和 4.28%,符合《有机肥料》(NY/T 525-2021)要求;有机质、纤维素、木质素的降幅较大,分别降 17.1百分点、11.2百分点、8.4百分点和 15.8百分点、6.8百分点、6.3百分点;GI均稳定在 70%以上,对植物毒性小.不同C/N油茶壳-蚕沙处理堆肥后的重金属(Pb、Cd、Cr、As、Hg)含量较堆肥前均有所提高,但均低于标准限量值.[结论]添加适量比例的蚕沙可有效促进油茶壳腐解,调节堆肥初始C/N在20~25有利于油茶壳-蚕沙堆肥的腐熟.

    油茶壳蚕沙碳氮比堆肥腐熟有机质纤维素木质素

    不同绿肥掩青下增施有机肥对烤烟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程培军李翔唐培培张翔...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不同绿肥掩青下增施有机肥对烤烟及土壤性状的影响,为烟田绿肥掩青最佳施用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烟 87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绿肥掩青(大麦、油菜和黑麦草),副处理为施肥种类(硝基腐殖酸、蚯蚓粪和生物有机肥),分析不同处理组合对烤烟及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大麦、油菜和黑麦草掩青下,移栽后 30d硝基腐殖酸处理的烤烟株高显著高于生物有机肥处理,土壤细菌显著高于蚯蚓粪、生物有机肥处理;生物有机肥处理的有效磷显著高于蚯蚓粪处理,增幅分别为 7.3%、20.1%和 11.1%.大麦和油菜掩青下,硝基腐殖酸处理烤烟的总干物质量显著高于蚯蚓粪处理,增幅分别为 10.3%和 8.5%.大麦、油菜和黑麦草掩青下,硝基腐殖酸处理烤烟的产量和产值优于蚯蚓粪和生物有机肥处理.[结论]综合烟叶的生产和经济性状,不同绿肥掩青下增施硝基腐殖酸、蚯蚓粪和生物有机肥等肥料能提高烟田土壤养分,促进烤烟生长发育,提高烤烟产量和产值.其中,以大麦掩青增施硝基腐殖酸烤烟的产量和产值最高,分别达2.48 t/hm2 和65667元/hm2,建议在豫南烟区推广施用.

    绿肥掩青有机肥硝基腐殖酸烤烟产量产值土壤性状

    4种化学药剂对红火蚁的室内毒力测定

    陈姜连汐黄浩吴荣泽张念念...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防治药效好且致死率高的药剂,为红火蚁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研究 4种化学药剂(40%呋虫胺、10%多杀霉素、15%茚虫威和 70%吡虫啉)对红火蚁的毒杀效果,分析时间、剂量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4种化学药剂对红火蚁工蚁的毒杀作用随时间变化呈升高趋势,随浓度下降呈降低趋势,其中,40%呋虫胺在各稀释倍数下对红火蚁均具有较强的毒杀效果,其对红火蚁的致死率大部分显著高于其余药剂.室内毒力测定显示,4种化学药剂的毒力大小排序为 40%呋虫胺>10%多杀霉素>15%茚虫威>70%吡虫咻,其LC50 值分别为2.652 mg/L、25.987 mg/L、33.980 mg/L和 358.474 mg/L.40%呋虫胺、70%吡虫啉、10%多杀霉素在工蚁致死作用最强的时间段为喷施药剂后 3~12 h.[结论]40%呋虫胺对红火蚁具有较高毒力,在红火蚁防治中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潜力.

    红火蚁化学药剂毒力致死浓度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宽鳍鱲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覃宁张桂蓉马徐发魏开建...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2b-RAD)宽鳍鱲(Zacco platypus)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有效开展宽鳍鱲品种间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分子育种,挖掘和利用宽鳍鱲种质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限制性内切酶 EcoR Ⅰ打断基因组DNA,每个样本分别进行物理打碎,选取 300~700 bp插入片段文库,利用Illumina HiSeq PE150测序平台进行双末端(Paired-End)测序获得海量遗传多态性标签序列.[结果]2b-RAD筛选宽鳍鱲的微卫星位点得到两端各留 100 bp作为引物的SSR数量为 41018个,带有引物片段的SSR数量为 1522个,片段引物的设计率为 37.1%,构建的文库质量较高,测序深度达高准确度下的分型标准.在筛选的 64个微卫星位点中,有 14个位点(21.88%)具有多态性,由于存在无效等位基因,有 3个位点(Zpla08、Zpla09和Zpla10)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因此选用其中的11个微卫星位点分析宽鳍鱲群体遗传多样性.基于 11个微卫星DNA位点的分析表明,宽鳍鱲 7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 3.66,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 0.689,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 0.315,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 0.35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 0.409.[结论]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2b-RAD)开发宽鳍鱲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可用于评估野生宽鳍鱲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物种鉴定.宽鳍鱲基因组DNA 14个微卫星位点中有 11个微卫星位点具有中高多态性,3个位点(Zpla08、Zpla09、Zpla10)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在群体遗传研究中应慎用.

    宽鳍鱲简化基因组测序微卫星分子标记微卫星位点遗传多样性等位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