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食品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食品科技
华南理工大学
现代食品科技

华南理工大学

李琳

月刊

1673-9078

xdspkj9@qq.com

020-87112373

510640

广州五山华南理工大学13号楼

现代食品科技/Journal Moder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现代食品科技》是由国家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的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全国知名的食品科技类期刊,具体事务依托建有国家和广东省重点学科的轻工与食品学院运行,1985创刊,月刊。主编为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李琳教授,副主编为轻工与食品学院院长于淑娟教授和副院长吴晖教授(兼任常务副主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辣木籽蛋白酶解物对小鼠肠道黏膜炎的改善作用

    杨晓丽李丽杨静娟田洋...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辣木籽蛋白酶解物(Moringa oleifera Seed Protease Hydrolysate,MSPH)对小鼠肠道黏膜炎的改善作用.提取辣木籽蛋白并进行酶解,冷冻干燥得到MSPH;随机将雄性BALB/c小鼠分为空白对照(Con)组、模型(Mod)组和MSPH组(800 mg/kg·BW),每组 6 只,腹腔注射 5-FU诱导小鼠肠道黏膜炎,MSPH灌胃干预.每天记录小鼠体质量;通过HE染色观察肠道组织形态学并计算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酶联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清(INF-γ、SIgA、ROS、G-CSF、ET、D-LA)和小肠组织(IL-1β、IL-6、MDA、MPO、TNF-α)含量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小肠组织ZO-1 和Occludin mRNA表达量.与Mod组相比,MSPH组小鼠在实验后期体质量显著提高(P=0.001 1),脾脏和胸腺指数分别增加 16.22%和 34.69%,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增加 25.88%,血清中INF-γ、ROS、G-CSF、ET、D-LA含量分别降低 16.85%、17.50%、14.22%、8.28%、9.27%,SIgA含量升高23.07%,小肠组织中IL-1β、IL-6、MDA、MPO、TNF-α含量分别降低 9.72%、11.23%、9.74%、7.29%、5.17%,肠道组织ZO-1 和Occludin mRNA表达量增加 121.64%和 29.35%.因此,MSPH可以通过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及降低肠道通透性改善5-FU诱导的小鼠肠道黏膜炎.

    辣木籽蛋白酶解物5-氟尿嘧啶肠道黏膜炎缓解改善

    当归挥发油对小鼠抑郁行为的影响

    谢云亮张博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建立慢性轻度不可知应激刺激(CUMS)诱导的小鼠抑郁模型,研究当归挥发油对抑郁行为的影响及机制.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当归挥发油组(15、30、60 mg/kg)及盐酸氟西汀组(2.1 mg/kg).干预4周后发现,与模型组比较,当归挥发油各剂量组小鼠中央穿越次数、中央区活动时间及糖水偏好度升高(P<0.01),悬尾不动时间下降(P<0.05,P<0.01),海马CA1 区病理变化减轻,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 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降低(P<0.01),而IL-10 含量增加(P<0.01);除低剂量当归挥发油组小鼠脑组织多巴胺(DA)含量及神经营养蛋白-3(NT-3)表达无明显变化外(P>0.05),剩余各组小鼠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含量及神经生长因子(NGF)、NT-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均升高(P<0.05,P<0.01).上述结果表明,当归挥发油具有改善CUMS诱导的小鼠抑郁行为作用,该作用与抑制神经炎症、上调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及促进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有关.

    当归挥发油抑郁炎症单胺类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

    鼠尾草酸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改善作用

    焦鑫鑫许敏吴华刘梓萱...
    1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鼠尾草酸(CA)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改善作用.小鼠自由饮用含 3%DSS的蒸馏水,连续 7 d造模.将 60 只小鼠随机分为 5 组:空白对照组(CK)、DSS模型组(DSS)、鼠尾草酸低剂量组(CAL)、鼠尾草酸高剂量组(CAH)、美沙拉嗪组(PC).通过小鼠体质量变化、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组织病理学和肠道通透性变化评估CA对UC小鼠的干预作用.通过测定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紧密连接蛋白ZO-1 和Occludin的表达及肠道菌群组成的变化探讨可能的影响机制.与DSS组相比,CA干预降低了UC小鼠的质量损失和DAI评分、改善了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同时,CAL和CAH组结肠组织MPO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分别降低了 13.75%、70.00%(P<0.05),SOD活性分别升高了 6.12 倍、9.62 倍(P<0.05),肠道通透性显著降低、ZO-1 和Occludin蛋白的表达得到恢复.50 mg/kg mb的CA灌胃提高了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丰度比值,恢复了DSS诱导的UC小鼠中Akkermansia等有益菌属的丰度下降,降低了Alistipes等有害菌属的相对丰度.CA对UC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保护肠屏障和调控肠道微生物组成有关.

    鼠尾草酸溃疡性结肠炎氧化应激肠道通透性肠道菌群

    具有抗氧化活性青稞酒糟蛋白酶解液对H2O2诱导HepG2细胞的保护作用

    陈丽花陈少华荣玉芝冯声宝...
    2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青稞酒糟的高值化利用,该研究在提取青稞酒糟蛋白基础上,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为指标优化了青稞酒糟蛋白酶解液的制备工艺,并对该酶解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细胞保护作用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青稞水酒糟和青稞白酒糟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 31.46 g/100 g和18.47 g/100 g;超声纤维素酶法辅助碱提酸沉法对青稞水酒糟的蛋白提取率高达 76.10%(m/m),白酒糟的为 29.88%;碱性蛋白酶最适合用于青稞水酒糟蛋白的酶解,其最佳酶解条件为:料液比 1:60(m/V),超声时间 15 min,酶添加量 3.7%(m/m)及酶解时间3.5 h,此条件下制得的青稞水酒糟蛋白酶解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高达95.02%;不同浓度的青稞水酒糟蛋白酶解液对HepG2细胞活力没有负面影响;随着青稞水酒糟蛋白酶解液浓度的升高,对经H2O2诱导的细胞内ROS逐渐降低,酶解液浓度为 5.0 mg/mL(m/V)时可使受损细胞内的ROS比损伤组低约 50%.该研究成果可为青稞水酒糟蛋白酶解液的制备及其在保健食品、化妆品中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青稞酒糟蛋白酶解液抗氧化活性细胞活性

    发酵祛湿汤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秀丽隐杆线虫抗衰老作用

    利树婵陈扬李雅琪曾文燊...
    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发酵祛湿汤(Fermented Qushi Decoction,FQD)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与未发酵祛湿汤(Qushi Decoction,QD)相比,高剂量FQD组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其中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能力分别提高了 24.38%、11.98%、11.76%.FQD对线虫总产卵量无显著影响,并能促进线虫的运动;与QD相比,FQD干预后线虫平均寿命延长了 8.02%~26.36%;在热应激条件下,FQD组最长存活时间提高了 25%,在氧化应激下,FQD组线虫的生存时间较QD提高了 16.67%.此外,FQD作用后,线虫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强(P<0.05),脂褐质的堆积水平降低.综上,FQD通过提高体外抗氧化能力,延长线虫寿命,提升抵抗应激能力和抗氧化酶活性来延缓线虫的抗衰老作用.该研究初步表明发酵祛湿汤具有抗衰老作用,为保健品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发酵祛湿汤秀丽隐杆线虫抗衰老抗氧化

    原儿茶醛对链脲佐菌素诱导小鼠糖尿病心肌病的改善作用

    丁萍叶志明刘冰张陆勇...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原儿茶醛(Protocatechualdehyde,PCA)对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小鼠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成功构建DCM小鼠模型后给予PCA干预治疗.记录小鼠心脏与体质量比值,测定心功能,检测心肌组织中促炎症因子、肌钙蛋白I、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的表达水平,并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Eosin,HE)和马松染色观察了心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检测心肌组织和大鼠心肌细胞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od 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等蛋白的表达,并评估了PCA对心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PCA干预DCM小鼠中心脏与体质量比值、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距分别增加为 5.42 mg/g、54.91%和 28.07%,血清中LDH、CK和肌钙蛋白I分别降低为 538.51 U/L、885.93 U/L和 221.87 pg/mL,同时降低了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 1β和白细胞介素 6 的水平(P<0.05).同时,PCA也能有效抑制高糖引起的心肌细胞毒性和NLRP3 炎症小体的激活.PCA具有保护DCM小鼠心肌的作用,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可能是发挥心脏改善作用的途径.

    原儿茶醛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心肌病NLRP3

    白块菌多糖理化特性分析及对运动疲劳小鼠肝脏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王焕燃朱轶龙孙萍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白块菌多糖(Tuber panzhihuanense Polysaccharide,TPP)的理化特性,研究其对运动疲劳小鼠肝脏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超声辅助热水提取粗多糖,柱层析分离纯化并测定其分子量和单糖组成,构建小鼠运动疲劳模型,测定相关生化指标以探究TPP对运动疲劳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TPP分离纯化得到TPP-A和TPP-B两个主要组分,其分子质量分别为 23.74 和 46.81 ku,TPP-A含有甘露糖和葡萄糖,TPP-B含有甘露糖、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与过度运动模型组(E-CK)相比,TPP组明显减少了小鼠肝细胞中的炎症因子,降低了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以及肝组织中活性氧、丙二醛含量(P<0.05),提高了肝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其低、中、高剂量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升高了 18.15%、39.73%、59.06%(P<0.05),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升高了49.91%、86.40%、127.80%(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升高了16.00%、24.01%、38.87%(P<0.05).研究表明TPP具有提高小鼠肝脏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其对运动疲劳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白块菌多糖理化特性运动疲劳氧化应激

    腺苷酸环化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初步应用

    宋捷郑穗平
    6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AC)对酶法合成环单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至关重要,它催化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生成cAMP和焦磷酸(PPi).本研究将Thermomonospora echinospora来源的AC(TeAC)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经过亲和层析纯化蛋白后进行酶学性质的分析,并进一步将其用于cAMP的催化合成.在 16℃下诱导重组大肠杆菌表达TeAC后,利用Ni柱亲和层析纯化TeAC,经过SDS-PAGE分析表明目的蛋白条带为40 ku,与预期蛋白大小一致.重组TeAC酶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10.5.经酶动力学分析,测得该酶对底物ATP催化的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Km)=115.1 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64.52 μmol/(mg·min),催化常数(Kcat)=8.13 s-1.用TeAC催化底物ATP反应 11 h后cAMP产量可达 19.1 g/L.该研究成功表达了一种具有高效催化性能的TeAC,并将其应用于cAMP的催化合成时有较高的产量和生产效率,为酶法合成cAMP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腺苷酸环化酶环单磷酸腺苷大肠杆菌

    不同比例黑青稞麦芽汁中酵母的发酵性能及啤酒品质

    刘皓陈烨曾英杰陈炼红...
    7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青稞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开发价值.该文探究了不同配比大麦芽与黑青稞麦芽(10:0、8:2、6:4、4:6、2:8、0:10 m/m)麦汁(HA、HB、HC、HD、HE、HF)中酵母的发酵特性及其啤酒的营养成分、品质和感官特性.结果表明:黑青稞麦芽的增加影响了酵母的发酵性能,其中显著降低了pH值、发酵度和乙醇产量(P<0.05);随着黑青稞麦芽比例的增加,啤酒的β-葡聚糖、浊度、花色苷和色度显著增大(P<0.05),而HB啤酒中多酚含量最高 105.31 mg/L;HD和HE啤酒的起泡性最好;HB、HC、HD和HE啤酒持泡性均较好;6 组啤酒样品中共检出 54 种风味物质,黑青稞麦芽的添加导致啤酒中醇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有所减少,但增加了酯类物质的种类,HB和HC啤酒中酯类最多有 32 种;PCA分析显示各组风味成分呈现明显差异,表明黑青稞麦芽的添加可显著改变啤酒的风味组成;感官分析中HB和HC展现出较好评分.综合来看,黑青稞麦芽占比20%~40%(m/m)时,啤酒展现出较好的品质、风味和感官特性.

    黑青稞麦芽啤酒发酵性能理化特性泡沫特性风味物质感官评价

    健康婴儿粪便中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与体外安全性评价

    桑微李国花赵馨马雨哲...
    8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符合安全要求的粪肠球菌,该研究以采集的 1 月龄健康婴儿粪便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MRS分离纯化和 16S rRNA测序进行菌种鉴定,共鉴定出 64 株粪肠球菌.该研究对其中 16 株菌进行体外安全性评价,分别考察其溶血性、抗生素敏感性和6种毒力基因.结果发现16株粪肠球菌均未出现β溶血现象;药敏试验发现菌株对四环素(56.25%)、红霉素(43.75%)耐药率较高,青霉素(37.50%)和环丙沙星(31.25%)次之,未发现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受菌株;继上述实验获得的 8 株相对安全菌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共检出 5 种毒力基因:ace、asal、efaA、cylA、gelE,以ace+efaA+gelE+为主要携带模式;综合评价后最终得到4株粪肠球菌候选菌株,编号为:LX29、LX31、LX41、LX50,可为后续的功能性研究和产品开发奠定基础.

    粪肠球菌抗生素耐药性毒力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