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蔗糖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蔗糖业
中国糖协、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
甘蔗糖业

中国糖协、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

安玉兴

双月刊

1005-9695

sugarprc@21cn.com

020-84168724

510316

广州市石榴岗路10号

甘蔗糖业/Journal Sugarcane and Canesugar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国糖业协会、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和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共同主办,是国内制糖行业中创刊最早,覆盖面最广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是甘蔗制糖行业内唯一的全国性的科技期刊,曾获中国轻工总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家糖料体系第6轮甘蔗品种区试崇左点评价

    农永前卢媛苏治友黄梅燕...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适合崇左蔗区生态环境的甘蔗新品种,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在 2019~2021 年组织开展了第 6轮联合区域试验.通过开展田间试验,比较分析参试的 10 个甘蔗品种 1 年新植蔗和 2年宿根蔗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蔗糖分、含糖量、抗病性及抗逆性等.试验表明:在崇左试验点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的品种是桂糖 08-120、桂糖 08-1589,而桂柳 05-19、云蔗 11-3898、云瑞 10-187、福农 09-12206等品种易感黑穗病,且蔗产量偏低.

    甘蔗品种试验农艺性状蔗茎产量蔗糖分抗病抗逆

    季节性干旱下甘蔗新品种在来宾蔗区的新植表现及评价

    冯斌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适应干旱气候的优良甘蔗新品种,在来宾蔗区选择 13 个甘蔗新品种开展自然干旱条件下甘蔗品种筛选及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桂糖 42 号相比,桂糖 11-2011、桂糖 60 号表现优异,应重点关注并加大推广应用,其中桂糖 60 号应注意螟虫防治;桂糖 46号耐旱性能好,蔗糖分表现中等;桂糖 44 号、桂糖 49 号、桂糖 55 号、桂糖 57 号也有较好表现,可继续关注并加大推广应用;桂糖 59号生长表现好,但蔗糖分偏低,还需继续观察其糖分表现,且应注意螟虫防治;桂糖 58 号生长表现略优于对照,早期糖分偏低,可作为中晚熟品种推广.本研究结果可为来宾蔗区及同类型蔗区引进和推广优良新品种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持.

    干旱甘蔗品种生产表现评价

    不同甘蔗品种对潮霉素B耐受性的研究

    何慧怡陈勇生张南南吴嘉云...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探讨不同甘蔗品种对潮霉素 B 的耐受性,为甘蔗遗传转化后的筛选提供参考.以甘蔗品种新台糖 22 号与粤糖 00-236 的胚性愈伤组织与增殖阶段的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分别接入加有潮霉素B 5、15、25、35、45 mg/L的愈伤分化培养基和加有潮霉素B 15、30、45 mg/L的繁殖培养基中.结果表明,2 个品种甘蔗对潮霉素B的耐受性存在差异.新台糖 22 号的愈伤组织在潮霉素B浓度为 45 mg/L时转绿率和成苗率分别为 12.60%和 5.20%;粤糖 00-236 转绿率和成苗率分别为 36.17%和 2.66%,2 个品种绝大部分转绿的愈伤块都不能分化成苗.潮霉素B浓度为 45 mg/L时,新台糖 22 号组培苗的死亡率为76.28%,勉强存活的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苗矮小叶色黄;而粤糖00-236的组培苗死亡率已达92.6%,基本停止生长.因此,在甘蔗愈伤组织分化阶段和组培苗增殖阶段选择潮霉素B浓度 45 mg/L为适合的筛选浓度.

    甘蔗潮霉素B遗传转化耐受性

    干旱条件下甘蔗宿根性评价及其关键影响因子分析

    覃伟杨昆赵丽萍赵勇...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分析干旱条件下影响甘蔗宿根性评价的关键影响因子,以国家第 13 轮区试的甘蔗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宿根力评价方法对来自全国各地的 13 个甘蔗品种 1 新 2 宿试验在自然干旱条件下的宿根性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关键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①干旱条件下,宿根蔗表现不如新植蔗,参试品种间的株高、茎径、单茎重、有效茎数和蔗茎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除参试品种有效茎数宿根力中有多个品种大于 100%和中蔗 1 号茎径宿根力大于 100%外,所有参试品种株高、茎径、单茎重、蔗茎产量 4 个性状的宿根力均小于 100%;②宿根蔗单茎重的降低是影响宿根蔗产量的最关键因素;③由于受环境、气候条件、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采用宿根力评价甘蔗宿根性时不能以宿根力是否大于 100%来直接界定宿根性强弱,而是应设置对照品种,品种宿根力在大于对照的前提下,宿根力的值越大,品种的宿根性越强.

    甘蔗干旱宿根力宿根性评价影响因子

    甘蔗糖厂第一车间生产系统技术构建方法

    陈优强曾巧英冯晓敏吴嘉云...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厂原料蔗生产系统整体技术,需持续在优化砍运榨基础上优化品种配置,消化利用原料蔗生产系统、气候、生态和技术等资源.以持续寻找现有生产品种结构与能产生更大产糖量的品种结构之间的差异缺口为切入点,着力于在糖厂产糖量和产糖率提升中构建可操作的原料蔗生产系统技术方法.方法的建立必须使得原料蔗优化砍运和品种优化布局成为糖厂常规农务工作;将所有品种、技术、投入和管理融入一体化技术中系统评判;研发无投入、投入产出大的效益项消化利用的技术.充分挖掘原料蔗生产系统、品种配置和气候生态资源 3 大效益资源.糖厂全员掌握榨季全时段入榨优质丰产原料甘蔗,与持续筛选、配置不同蔗地优质甘蔗品种及技术 2 项技能,实现糖厂产糖量和总蔗量不断提高.

    甘蔗生产系统技术优化砍运品种布局

    甘蔗糖厂新型硫气净化冷却装置的开发与应用

    徐龙钊房韬文赵梓如陆建英...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硫熏中和是亚硫酸法制糖生产的重要工序,而硫气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硫熏中和清净效果,进而影响生产与产品质量.本文系统介绍新型硫气净化冷却装置的工作原理、组成及技术特征,并总结其实际应用效果.实践表明,应用该装置后,硫气中SO3 和升华硫的去除率分别为 92.67%和 100%,灰分含量降低 97.7%;白砂糖质量全面提升,色值、SO2、灰分、浑浊度等指标明显下降.表明该设备对硫气净化冷却效果明显,在糖厂应用前景广阔.

    糖厂硫气净化冷却亚硫酸法

    高温煅烧生蚝壳制备氧化钙及其在制糖行业应用研究

    谢显华莫柳珍胡双岚张平军...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蚝壳中的碳酸钙成分高,通过高温煅烧可转化为氧化钙;制糖工业生产离不开澄清剂石灰,即氧化钙.若将两者结合,不仅可以解决大量废弃生蚝壳造成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问题,而且可得到高附加值糖用食品级石灰产品.本研究将生蚝壳置于马弗炉中高温煅烧,测定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煅烧产物的失重率和有效氧化钙含量,与参照物进行氧化钙活性度对比评价、扫描电镜对比分析,并且都应用于制糖混合汁澄清和粗糖糖浆上浮澄清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煅烧生蚝壳制备得到的氧化钙,可以用于制糖行业澄清,这为工业化生产应用提供了初步的研究基础.

    生蚝壳高温煅烧氧化钙制糖澄清

    HPLC法测定盐酸催化甘蔗渣水解产物中的糖组分

    牙冬梅王元春张荣立黄志钰...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蔗渣盐酸催化水解液中的糖组分.采用Aminex HPX-87P色谱柱(300 mm×7.8 mm,粒径 9 μm,交联率 8%),以超纯水为流动相,流速为 0.60 mL/min,柱温 75℃,进样量10 μL.以峰面积定量,结果表明:D-葡萄糖、D-木糖、D-半乳糖、L-阿拉伯糖分别在 0.5000~5.000 mg/mL(R=0.9996),2.000~20.00 mg/mL(R=0.9999),0.0260~0.2600 mg/mL(R=0.9991),0.2000~2.000 mg/mL(R=0.9996)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 99.05%、99.53%,98.50%、98.63%,重复性实验中,4种糖含量的RSD(n=5)分别为 0.13%、0.05%、0.86%、0.46%.本试验方法效率高、重现性及回收率好,可有效应用于甘蔗渣盐酸水解液糖组分的检测.

    HPLC甘蔗渣水解液D-葡萄糖D-木糖D-半乳糖L-阿拉伯糖

    2001~2020年我国甘蔗成本收益动态演变与原因探究

    刘晓雪王京周靖昀
    5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的单位面积成本收益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了 2001~2020 年我国及 4 个主产区甘蔗总成本和收益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甘蔗成本收益动态演变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2001~2020 年我国甘蔗总成本逐步提高,2010 年起甘蔗总成本增幅加快,2012 年增幅达到顶峰 21.67%;第二,从甘蔗总成本构成来看,2020 年劳动力成本、物质与服务费用、土地成本分别占甘蔗总成本的 48.3%、36.9%、14.8%,而从 3 种成本的年均增速来看,地租和劳动力成本的增速高于物质与服务费用的增速;第三,从 4 个产区来看,2020 年广西甘蔗总成本最高,云南和海南其次,广东最低;从甘蔗成本内部结构来看,海南人工成本占比最高,广东物质与服务费用占比最高,广西土地成本占比最高;第四,我国甘蔗成本利润率总体呈先增、后降、再低位震荡态势,经历了 3 个周期和 1 个未完成周期,4 个周期的成本利润率均值呈先增后降态势,2020年成本利润率约为 10.9%左右,下滑主要原因是成本增速快于净利润增速;第五,甘蔗成本收益动态演变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作物争地推升甘蔗总成本;受劳动力成本快速攀升且机收率较低,导致甘蔗总成本居高不下;我国蔗区异常气候频发、产业发展面临较高的自然风险;蔗农比较收益较低且甘蔗收购价增长空间有限影响技术提升和模式优化动力;除制糖外,甘蔗资源综合利用对总产值的贡献不高;甘蔗农户和糖企合作模式和利益划分机制影响蔗农生产持续动力.研究结论为推动我国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甘蔗成本收益劳动力成本地租成本利润率异常气候高质量发展

    印度能源政策变化对食糖市场的影响

    王鑫鑫蒙威宇刘晓雪
    7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全球前两大食糖生产国、第一大食糖消费国和第三大能源消费国,印度能源结构转型和生物燃料的发展影响本国制糖和制醇比例,并对全球食糖供应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分析 2018 年后印度新出台的生物燃料政策,探究了政策调整对食糖市场的影响,主要得出几个结论:第一,印度新的生物燃料政策扩大了糖基乙醇的生产原料,并对新能源进行财政补贴,建立碳交易市场,促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第二,印度能源政策新变化,造成印度食糖生产的波动,为了保障国内需求,印度设置食糖出口限制并取消食糖出口补贴;同时生物燃料的生产为糖企提供了新的收入渠道;第三,印度乙醇计划将加大食糖供应的不确定性,挤压全球食糖可出口能力;第四,现行能源政策下,2023/24 年榨季印度食糖产量或将有所下降,国际糖价高位运行可能性较大;第五,印度乙醇计划加大国际糖业供需紧平衡的可能性,食糖的能源化和金融化增加糖价的不确定性,加剧中国糖业不稳形势.对此,短期中国亟需完善全球食糖市场监测预警系统,将糖业的能源因素和金融因素纳入监测范围;长期中国亟需制定以稳定糖农利益为核心、预期稳定而操作清晰的糖业发展政策,以国内供应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

    印度能源政策食糖燃料乙醇清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