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蔗糖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蔗糖业
中国糖协、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
甘蔗糖业

中国糖协、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

安玉兴

双月刊

1005-9695

sugarprc@21cn.com

020-84168724

510316

广州市石榴岗路10号

甘蔗糖业/Journal Sugarcane and Canesugar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国糖业协会、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和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共同主办,是国内制糖行业中创刊最早,覆盖面最广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是甘蔗制糖行业内唯一的全国性的科技期刊,曾获中国轻工总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甘蔗新品种广垦2号选育

    郑乾坤陈士伟吴如慧廖锡华...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垦 2 号是广东省湛江农垦科学研究所以粤糖 94-128 为母本,CP72-1210 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从杂交后代中筛选并经组培加繁加速选育出的优良甘蔗新品种.经不同环境多点种植,历年新植、宿根试验结果:平均产量 103.95 t/hm2,含糖量 14.69 t/hm2,比桂柳 05136 增产 10.4%;11~1月平均甘蔗蔗糖分 14.12%,比桂柳 05136 高 0.05 个百分点,含糖量增加 10.8%.该品种早熟高糖,高产稳产,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广,具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

    甘蔗新品种广垦2号含糖量产量品种选育推广

    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早期快速鉴定甘蔗品种的耐旱性

    安东升卢李威黄文甫孔冉...
    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甘蔗新品种耐旱性的早期评价鉴定,加快甘蔗耐旱育种进程.本研究以生产上已有的耐旱品种新台糖 22 号与非耐旱品种新台糖 16 号作为对照,对 2个甘蔗新品种热甘 1号与桂柳 07150 开展盆栽模拟干旱与田间干旱试验,测定叶绿素荧光特性与经济性状.结果表明,在桶栽模拟干旱胁迫下,只有新台糖 16 号的潜在最大光能利用效率 Fv/Fm显著下降,非调节性能量耗散 Y(NO)则表现为:桂柳07150<热甘 1号<新台糖 22 号<新台糖 16 号,而Y(NPQ)和PARsat均表现为:2个新品种>新台糖 22号>新台糖 16 号.上述结果表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rSWC降至 60%时,只有新台糖 16 号出现实质性光损伤,2 个新品种的光保护能力优于新台糖 22 号.综上,将供试品种的耐旱性由强到弱的排序为:桂柳 07150>热甘 1号>新台糖 22 号>新台糖 16 号.田间观测结果表明,相同干旱胁迫程度下,Jmax与单茎重、产量、田间锤度及有效茎数均呈正相关,据此推论较强的光合能力是桂柳 07150 的单茎重与热甘 1 号的有效茎数显著高于新台糖 22 号的重要因素,并最终确定 2个新品种的产量与田间锤度显著高于新台糖 22 号,进一步验证了 2个甘蔗新品种应对干旱的能力优于新台糖 22 号.综上,叶绿素荧光技术能够在甘蔗新品种耐旱性的早期快速鉴定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

    叶绿素荧光甘蔗耐旱性品种

    不同施氮水平下甘蔗糖分的冠层光谱响应特征及估测模型

    黄璐陈燕丽丁美花陈诚...
    1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施氮量对甘蔗糖分的影响以及探索冠层高光谱估测不同施氮条件下的甘蔗糖分的可行性,本研究以桂糖 42 号和桂柳 05136 为研究对象,设置了 4 种施氮水平(N0、N1、N2 和N3),采集了新植蔗成熟前期的冠层高光谱和糖分数据,分析了不同施氮水平对甘蔗糖分的影响及冠层光谱与糖分的相关性,建立了基于冠层光谱特征参数的糖分估测模型.研究结论如下:随着氮肥水平的提高,甘蔗的糖分含量与冠层原始光谱和一阶微分光谱的红边至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的变化趋势一致,先上升后下降.甘蔗糖分与原始冠层反射率在红边至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 345~735 nm 范围内的反射率与糖分的相关性不强.基于植被指数建立糖分的多种函数拟合估测模型,其中RDVI构建的二次项函数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R2 达到了 0.835,具有较强的估测甘蔗糖分能力.研究结果可为甘蔗糖分的快速估测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施氮水平高光谱遥感甘蔗糖分估测模型

    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的广西崇左市甘蔗干旱特征分析

    李华实黄维马智邓媛元...
    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利用气象资料、土壤类型资料和甘蔗发育期数据改进了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的甘蔗干旱指标,揭示崇左市甘蔗全生育期内不同等级干旱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崇左蔗区甘蔗苗期和分蘖期的年际干旱发生频率较低,而茎伸长期和工艺成熟期的年际干旱发生频率较高,其中工艺成熟期内重旱和特旱年际发生频率明显跃增,这与南海夏季风爆发和缓慢撤退导致雨季变化密切相关;各生育期内甘蔗干旱又以 6 a以下的强短周期震荡为主.(2)不同生育期内干旱发生频率不同,在苗期和分蘖期,崇左市各地均不出现重旱、特旱等级干旱情况,而茎伸长期各地干旱发生频率普遍跃升,但仍以轻旱和中旱为主;工艺成熟期各地干旱发生频率有所下降,但各地开始有出现特旱的机率.(3)在甘蔗不同生育期内发生干旱频率较大的地区主要位于受特殊地形影响的左江河谷一带.

    作物水分亏缺指数甘蔗干旱时空特征功率谱分析左江河谷

    切段机收原料蔗含杂率快速检测装置设计与试验

    蒋姣丽支腾梁生邹小平...
    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切段机收原料蔗内蔗叶、蔗蔸、蔗梢、泥沙等杂质含量过高会导致制糖设备磨损增加和高品质糖产出率下降.快速准确检测原料蔗含杂率,按实际含杂率扣除杂质量,有利于平衡糖厂和蔗农双方利益.我国糖厂目前采用人工分离原料蔗样本内所含杂质的方法计算含杂率,该方法耗费人工多、耗时长,难以实现一车一检.针对这一问题,该研究设计并试制了一种切段机收原料蔗含杂率快速检测装置.该装置由称重台、双层振动筛、轴流风机、电机等部分组成.每次检测的样本量为 100 kg左右.上层振动筛分离蔗蔸,下层振动筛分离泥土.物料由上层筛降落到下层筛的过程中,轴流风机吹风去除蔗叶和细碎泥土.以除杂率为试验指标,选取风机转速(A)、振动频率(B)、喂入量(C)为试验因素,每个因素选取 3个水平(A:1250、1350、1450 r/min;B:14、15、16 Hz;C:70、90、110 kg),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除杂率的影响由主到次顺序依次为:风机转速、喂入量和振动频率,最优组合为A3C3B1 即风机转速 1450 r/min、喂入量 110 kg、振动频率 14 Hz,该组合下平均除杂率为 96.1%.该研究的技术与装备可以满足糖厂快速测杂的要求.

    原料蔗含杂率快速检测设计试验

    浅议广西农垦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

    秦初旺张仲宾何姗珊曾媛...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广西农垦集团甘蔗生产为例,解决机械化收割问题,打通全程机械化最后一公里.广西蔗区甘蔗机械化收割率很低,占收割总面积不足 5%,甘蔗收割主要以人工砍收为主.通过对比全程机械化和人工作业在耕、种、管和收中每个生产环节的差异,分析了甘蔗全程机械化作业和人工作业之间的经济效益差异.结果表明:广西农垦每年新植甘蔗 0.53 万hm2,机械化种植较人工节约 240 万元;按甘蔗种植总面积 1.73 万 hm2 计算,追肥和培土机械化较人工施肥节约 1040 万元/年、杀虫和除草较人工节约 910 万元/年;按平均每年甘蔗产量 180 万t计算,机械化收割较人工砍收节约 5400 万元.针对蔗农和糖厂对机械化收割的疑惑和难点,提出要加强宣传机械化收割的重要性,让蔗农和糖厂转变观念,接受和使用适合全程机械化作业的种植模式,尤其是机械化收割;建议糖厂改造和提升榨糖工艺,提高对机械化收割甘蔗的除杂、清净技术改造;将一步法工艺改造为二步法,以提高糖厂国际市场竞争力等对策.

    广西农垦集团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机械化收割

    对广西甘蔗机械化收获发展现状的思考

    鲁华武涛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 2015 年至 2022 年底,广西全区甘蔗联合收获机拥有量从 50 台增加到 3166 台.然而,甘蔗机械化收获量并未呈同比增长,甚至出现下降趋势.本文旨在通过对广西甘蔗机械化收获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影响甘蔗机械化收获推进的原因,提出发展广西甘蔗机械化收获的建议,为甘蔗机械化收获发展提供思路.

    甘蔗机械收获发展建议

    原位生成氢氧化镁的混合汁清净脱色工艺研究

    雷光鸿谭冠晖黄凯任民红...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原位生成氢氧化镁具有较高的 Zeta 电位,呈较强的正电荷特性,对糖汁中大多数色素、胶体等呈负电荷的非糖分杂质,具有较强的吸附电中和作用,本文研究原位生成氢氧化镁的混合汁清净脱色工艺,实验表明:该工艺对混合汁清净脱色具有显著的清净脱色效果,可获得清澈透明、色值为203 IU的清汁,可望产出高质量的白砂糖产品,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氧化镁蔗汁清净色值原位生成

    煮炼工艺因素对甘蔗糖厂白砂糖质量的影响探讨

    柴伟荣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影响甘蔗糖厂白砂糖产品质量的主要理化指标有色值,感官指标有白砂糖黄点、黑点.通过对色值、黄黑点的来源进行技术分析和化验结果统计分析,得出煮炼车间各工艺环节对产品质量都有较大影响,并提出了对应的管理和操作的改进技术措施,通过生产实践进一步验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产品的优级品率由 94.17%提升至 100%,对稳定和提高甘蔗糖厂白砂糖产品质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白砂糖质量色值黄黑点

    蔗糖的功能性质

    保国裕常国炜蓝艳华
    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蔗糖是普遍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二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糖类分子,其提供能量和具有甜味的生理特性是人们最关注的性质.此外,由于蔗糖的结构特点,其衍生物在医药、食品相关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为更好地了解蔗糖在食药领域的应用情况,以期大众能科学认识食糖,介绍了蔗糖的代谢过程、医用历史、药用现状以及食品效用,总结了以蔗糖作为原料生产的药物、药用辅料、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益生元等基本的应用情况.最后,整理了权威机构的糖摄入量建议,旨在引导民众合理消费食糖.

    蔗糖功能性质生理功能医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