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南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南医学院学报
海南医学院
海南医学院学报

海南医学院

刘军保

月刊

1007-1237

hnyxyxb@126.com

0898-66893391

571101

海南省海口市学院路3号

海南医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海南医学院学报》创刊于1995年,现为月刊,年刊登近600篇省内外医(药)学科研、教育工作者和临床医务人员的医学科研论文。近几年发展迅速,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多项奖励,被11个国际检索数据库和12个国际文摘收录,美国《化学文摘》收录中国医学学报频次排名第1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报》影响因子排名第22位,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排名第24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芩苷通过ROS依赖性调节RhoA/ROCK通路保护氯化钴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

    沈艳玲刘承红王世魁徐尧...
    481-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黄芩苷(Baicalin)对氯化钴(CoCl2)诱导H9c2心肌细胞缺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oCl2建立心肌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黄芩苷培养。将正常氧培养设置为对照组,CoCl2培养H9c2心肌细胞设置为CoCl2组;Baicalin、Y27632(Rho激酶抑制剂)预处理的H9c2缺氧心肌细胞设置为CoCl2+Baicalin组、CoCl2+Y27632组、CoCl2+Baicalin+Y27632组。通过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荧光探针测定细胞中活性氧(ROS)的表达;WST-8检测心肌细胞超氧化歧化酶(SOD)活力;TBA法测定丙二醇(MDA)浓度;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RhoA、ROCK1、ROCK2、TNF-α、IL-1β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处理H9c2细胞24 h后,1 000 μmol/L的CoCl2和75 μmol/L黄芩苷对治疗心肌细胞缺氧损伤具有较好的细胞活力。CoCl2 组细胞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加入黄芩苷后可显著提高细胞活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CoCl2组心肌细胞可上调ROS、MDA表达,下调SOD活力,升高RhoA、ROCK1、ROCK2、TNF-α、IL-1β蛋白表达水平,加入Baicalin后可逆转上诉蛋白的表达水平;与CoCl2 组相比,CoCl2+Baicalin可抑制ROS、MDA的表达,上调SOD含量,下调RhoA、ROCK1、ROCK2、TNF-α、IL-1β蛋白表达水平,而加入Y27632(Rho激酶抑制剂)后则可显著增强Baicalin带来的保护作用。结论:Baicalin可减轻CoCl2 诱导H9c2心肌细胞缺氧损伤的炎症、氧化应激反应,其机制与抑制ROS依赖性RhoA/ROCK通路有关。

    黄芩苷RhoA/Rho相关激酶(ROCK)信号通路缺氧损伤模型

    《海南医学院学报》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海南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488页

    一种基于real-time PCR技术的TTV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贾毅博王高玉邓宛心林彩云...
    48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具有更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TTV检测技术,为揭示TTV在多种疾病过程中的作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方法:为了更精确、灵敏的检测TTV,本研究分析了目前公布的所有亚型的TTV基因序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UTR区域的real-time PCR检测方法,并与文献报道应用较为广泛的PCR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在1×107~1×101 copies/μL 标准品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1。000,斜率为-3。446,检测下限为1×101 copies/μL。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组内变异系数为7。22%,表明本方法重复性、稳定性较强。针对30份临床样本,使用本研究建立的real-time PCR检测方法及目前被多个研究所使用的4套引物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显著高于文献中报道的4种方法(P<0。01);Sanger测序结果表明,本方法检测出的30份阳性样本均为TTV,检测特异性为100%。结论:本研究采用基于TaqMan探针的real-time PCR检测方法,检测灵敏性高、覆盖基因型范围广,尤其对于TTV病毒载量较低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定量检测,对于TTV病毒的致病性及作为免疫标志物的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Torquetenovirus基因组扩增测序Real-timePCR检测

    FCN3调控肝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化

    龚旋坤包凌周帅庞青...
    498-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纤维胶凝蛋白3(FCN3)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对HCC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FCN3在HCC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然后通过qRT-PCR、免疫组化进一步检测FCN3在HCC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构建过表达FCN3的Huh7稳转细胞株,通过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FCN3对H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 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表达水平;通过裸鼠皮下成瘤实验,在体内探究FCN3对HCC增殖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FCN3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高表达FCN3的HCC患者具有更长的总体生存时间。qRT-PCR表明,与正常肝细胞相比,HCC细胞株Huh-7、Hep3B和SNU-449中FCN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免疫组化表明,FCN3在HCC组织中染色阳性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癌旁组织。选取FCN3相对表达量最低的Huh-7细胞株进行慢病毒稳转FCN3基因,得到稳定OE-Huh7和空载慢病毒稳转的NC-Huh7。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CCK8实验表明,与NC-Huh7 组相比,OE-Huh7 组的迁移、增殖、侵袭能力显著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OE-Huh7组Vimentin、N-cadherin蛋白表达量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量升高。结论:FCN3在HCC中低表达且影响患者的预后,过表达其水平后可抑制HC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EMT。

    肝细胞癌FCN3上皮-间质转化增殖迁移

    肝癌中环状RNA的表达模式及其编码潜能的研究

    林熊武金才褚凤冉曹智...
    505-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环状RNA作为一类特殊的非编码RNA,近些年多有报道其可以通过编码多肽的方式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演变和进展,然而其在肝癌中的研究是有限的。本研究基于RNA-seq结合在线数据库,探讨肝癌中环状RNA的表达模式并评估其编码潜能。方法:应用Novaseq 6000 PE150高通量测序仪对3对肝癌与癌旁组织行circRNA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差异性表达的circRNA并行序列分析,应用GO、KEGG和Reactome分别进行功能、通路富集分析;联合在线数据库Transcirc和Ribocirc筛选可翻译的circRNA;应用IRES finder识别IRES元件;ORFfinder识别ORF序列;m6A SRAMP识别m6A位点序列;CPAT法评估编码潜能。qPCR检测上述寻找到的差异性表达circRNA表达情况。结果:本研究共发现了416个丰度相对可观的circRNA,包括35个上调和31个下调的circRNA(均P<0。05),序列分析提示这些基因多以小分子量(长度<1 000 nt)、外显子-外显子类型及(2-5)外显子个数构成为主。GO分析显示这些表达差异性的circRNA主要富集在GTP酶活性的调节(P<0。001)、小GTP酶介导的信号转导的调节(P<0。001)、GTP酶活性阳性调节(P<0。001)(生物学过程),核散斑(P=0。016)(细胞成分),GTP酶调节因子活性(P<0。001)、GTP酶激活因子活性(P<0。001)(分子功能)等;KEGG分析显示这些表达差异的circRNA主要富集在补体系统(P=0。002)、mRNA监测通路(P=0。003)和血小板激活(P=0。005)等;Reactome分析显示主要富集在RHO GTP酶周期(P=0。008)、RHOA GTP酶周期(P<0。001)和CDC42 GTP酶周期(P= 0。001)等。进一步联合Transcirc和Ribocirc数据库交集获得 17 个circRNA,其中以hsa_circ_0000231、hsa_circ_0000417、hsa_circ_0000745、hsa_circ_0005455、hsa_circ_0000847、hsa_circ_0005552、hsa_circ_0060849、hsa_circ_0008234、hsa_circ_0075796、hsa_circ_0001742及hsa_circ_0001686共11个基因编码潜能评分最显著且均大于 0。9 分。同时在 10 例肝癌和癌旁组织中qPCR验证提示:hsa_circ_0000231、hsa_circ_0000745、hsa_circ_0005552、和hsa_circ_0000847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hsa_circ_0060849和hsa_circ_0008234呈低表达,差异具有意义(P<0。05)。结论:综合分析了肝癌中cicRNA的表达模式,发现了6个circRNA存在差异性表达且具有高的翻译潜能评分,值得进一步研究。

    环状RNA肝癌RNA-seq翻译

    AIF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高娅娅李妙雨孙文瑞贾双双...
    515-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allograft inflammatory factor 1,AIF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免疫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AIF1在AML中的表达及其与AML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型-组织表达(GTEx)数据分析发现AIF1 可能是AML的潜在癌基因,进一步通过功能富集分析、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分析对AIF1进行功能分析。通过Wilcoxon符号秩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IF1和AM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Cox回归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AIF1的表达与AML患者总生存期(OS)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qRT-PCR和免疫印迹在AML患者的骨髓样本中验证AIF1的表达。结果:AIF1在AML中高表达,且与不良预后相关。AIF1高表达组总生存期比AIF1低表达组缩短。结论:AIF1在AML中的高表达,其表达与AML患者总体生存相关。提示AIF1可能作为AML患者的潜在不良预后标志物。

    AIF1急性髓系白血病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富集分析疾病本体富集分析

    RCN1和GRP78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李灵玉雷程王海江
    526-532,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检测RCN1和GRP78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与临床病理特点的相关性,并探索预后价值。方法:采用TCGA及UALCAN数据库分析RCN1和HSPA5 mRN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收集临床标本进行免疫组化验证两者表达情况,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预后价值。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RCN1和HSPA5 mRNA在结直肠癌中都显著高表达,并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CN1表达与N分期及TP53突变显著相关,HSPA5在黏液腺癌中的表达较高。在结直肠癌组织中,RCN1和GRP78蛋白均高表达并定位于细胞质,GRP78的表达与T分期显著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曲线显示,RCN1高表达组患者DFS明显低于低表达组患者,且有较短的OS趋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神经侵袭、TNM分期及高表达的RCN1是结直肠癌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RCN1和GRP78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呈正相关。结论:RCN1与GRP78表达呈正相关,是结直肠癌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RCN1GRP78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中成药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网状Meta分析

    任梦雪隋娟秦瑜玲毕红...
    533-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不同中成药联合枸橼酸氯米芬(CC)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荷兰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Wanfang)数据库及维普(VIP)数据库,搜集不同中成药联合CC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3年2月,运用Stata 16。0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0篇文献,共2 647例病例,涉及12种中成药。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提高排卵率、提高妊娠率方面,分别是定坤丹、归脾丸、调经促孕丸联合CC的效果最优。结论:纳入的中成药联合CC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均优于单纯使用CC的疗效。由于本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尚需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排卵障碍不孕症中成药枸橼酸氯米芬网状Meta分析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诊疗研究进展

    黄莉雅李琪王丽芳梁海云...
    545-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NTM)肺病为临床多发病,其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态势,其诊疗问题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搜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综述NTM诊断、治疗研究现状,总结研究成果,分析现有研究不足,希望为NTM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并为今后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鉴别诊断治疗效果

    Gremlin-1在骨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周塏杜秀藩杨城阔王广积...
    550-554,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Gremlin-1是一种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拮抗剂,通过与受体直接结合并抑制BMP信号传导而发挥作用,其中BMP参与了骨骼组织正常发育以及维持体内平衡的过程,据研究显示,由Gremlin-1抑制BMP蛋白在骨关节炎(OA)的发生、发展中有着极大的意义,如今,有许多学者研究发现Gremlin-1与OA的进展有密切的联系,值得注意的是,Gremlin-1还参与了相关信号通路干扰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活力以及介导成骨细胞分化的过程,致使OA的进一步恶化。因此本文主要从Gremlin-1基因出发,探讨与OA的关系以及介导的相关信号通路抑制骨形成过程而影响OA进展做一综述。

    Gremlin-1BMP信号通路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骨形成骨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