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田巨平

双月刊

1673-3878

xuebao1578@163.com

027-87174570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民院路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Adult Education Institute
查看更多>>本刊为成人教育、职业教业和民办教育的理论研究服务,为宣传国家有关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的方针政策作政策指导服务,为广大教育科学研究人员、行政管理部门干部和教育工作实践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人工智能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重构与实现路径

    张宏
    49-5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是当今世界一项具有颠覆性的新技术,必然会带来高校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为高校课程教学的数字化变革提供助力.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融合发展,既带来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升级、学习方式的跃迁和教学效能的提升,但也存在"技术至上"倾向、"数据万能"主义和"智能应用"不足的现实困境.因此,应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从教学理念、环节、方式、环境、评价五个维度,来重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推进思政课教学模式向着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并坚持采用内容为王、教师为主、管理先行、效能为重等措施,不断完善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的路径策略.

    人工智能思政课教学模式

    高校思政课堂学情分析的研究进路和应用逻辑

    游琴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大数据和新媒体方式逐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助力思政课的建设和完善.通过高校思政课堂精进学情分析,深入了解受教育对象,并差异性对待其特点,最终能实现赋能教师提高思政课的德育实效,凸显教育平等的拉平效应,促进受教育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高校思政课的整体性效应.

    高等院校思政课堂学情分析差异性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探析

    刘雨萌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和渠道,依托共青团组织,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政府支持、学生参与、活动形式、经费保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困境,应该通过加强宣传引导、第二课堂管理、链接专业资源、建立长效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培育特色项目等方式推进实践的组织开展.高校大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将所学得以运用,助力乡村振兴,增强社会责任感,展现青年的价值与担当,培养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从而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

    大学生实践育人"三下乡"

    生命美育融入儿童文学课程的路径探索——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王卓婧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命美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教育工程,它需要跟课程紧密结合才能得以实现.儿童文学作为人文学科之一,是能够有效地把生命美育融入课程的:一方面,儿童文学课程本身孕涵着生命美育的宝贵资源;另一方面,儿童文学课程是实现生命美育的重要途径;再者,生命美育可以丰盈儿童文学课程本身.把生命美育融入儿童文学课程,具体实现路径为:以作品为依托,让学生在审美中体悟生物生命美;以理论为框架,让学生在参与中发展社会生命美;以实践为目标,让学生在创造中弘扬精神生命美.

    生命美育儿童文学学前教育专业

    浅析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教学策略

    赵晖曹毛若竹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弹唱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较强的学科,良好的弹唱能力需具备较高的音乐素质和音乐基础.儿歌弹唱技能是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教学技能,它关乎幼儿音乐教育的质量,对幼儿音乐素质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调查,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儿歌弹唱能力普遍都比较薄弱,在即将从事的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存在着较大的困难.构建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教学的训练方法,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效,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水平的提升.

    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教学策略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供需矛盾及对策研究

    谢红菊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获得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现实反映,也体现了这一学科发展成果以及育人使命的落实情况,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全媒体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的需求面、需求度以及对思政课的获得感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强弱,关键在于思政课供给侧与学生需求侧契合度的高低.全媒体时代,回应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新需求是高校思政课供给端面临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供需矛盾

    网络亚文化下新媒体对思政教育的影响研究

    张松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亚文化的出现与新媒体的应用,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网络亚文化下新媒体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并创新工作方式,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加强了针对性.分析当前网络亚文化下新媒体应用于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通过营造良好思政教育环境、提升思政教育人员素质,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多渠道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实现网络亚文化下新媒体技术的高效应用,让信息传播与获取的渠道更加灵活多元,内容更加丰富生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认知需求,保障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网络亚文化新媒体思政教育

    老年护理学思政示范课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以"跌倒"教学为例

    张敏冯利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及促进健康中国行动为教学背景,以把弘扬孝亲敬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跌倒"思政示范课进行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该案例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弘扬孝道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老年护理技术技能型人才.

    老年护理学思政示范课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跌倒

    经济统计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金融统计模型与方法"为例

    孟雪井卢米雪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现育人和育才的有效渠道.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充分挖掘课程具有的思想价值和文化理念,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养和全面知识架构的人才.经济统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不断创新学科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实现课程思政教育价值的最大化.基于经济统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因素,以"金融统计模型与方法"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案例、实践环节、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和路径,为经济统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课程思政经济统计教学改革

    高职高专辅导员"新六艺"之"礼"的探析

    赵新乐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树立"新六艺"之"礼"的工作理念对于做好新时代高职高专辅导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该工作理念以把握学生个性需求为前提,以建构学生理想信念为核心,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抓手,以加强学生工作研究为保障.高职高专辅导员工作的具体开展应坚持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的要求,以"礼"为前提,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以"礼"为出发点,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育人环境;以"礼"为手段,转变学生管理工作观念;以"礼"为切入点,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高职高专辅导员新六艺工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