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资源环境与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资源环境与工程
资源环境与工程

刘洪峰

双月刊

1671-1211

zyhjygcbjb@yahoo.com.cn;ree@hbdk.gov.cn

027-83592400

430034

湖北省武汉市古田五路9号

资源环境与工程/Journal Resources Environment &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以关注资源、环境与工程,推动地质勘查、工程勘察发展为己任的面向基层生产、科研单位的地球科学综合性科技期刊(双月刊)。《资源环境与工程》主要刊登湖北地区地学以及边缘相关学科方面的研究论文和湖北地学界在省外和国内的学术成果,同时也报导省外、国外学者对湖北地矿业的研究成果。欢迎省内外作者提供基础地质研究、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资源管理与地矿经济、旅游地质、农业地质、岩土工程与勘察、矿产开发利用、矿业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等方面的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疆伊吾县托勒库勒湖生态地质脆弱性评价

    王涛徐明
    728-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伊吾县托勒库勒湖近年来已呈现出生态功能退化的趋势,急需开展生态地质脆弱性评价.基于层次分析法,选择地下水埋深、地下水质量、包气带岩性、土壤含水率、盐渍化程度、大气降水量、湿度、归一化植被指数、地貌类型等9 项评价指标,对托勒库勒湖生态地质脆弱性进行评价,提出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的合理化建议.结果表明,脆弱性高区和较高区主要分布在托勒库勒湖周边的环状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4.96%,区内土壤盐渍化程度较重、地下水质量较差、植被覆盖度较低;脆弱性中等区主要分布在山前洪积砾质平原和托勒库勒湖周边的沼泽湿地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2.60%,各要素较为均衡;脆弱性较低区和低区主要分布在西侧的山前洪积平原和托勒库勒湖东南部的条带状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2.44%,区内植被覆盖度较高、土壤含水率较高、湿度较大.建议逐步开展恢复托勒库勒湖西侧水域的相关工作,改善地貌和微循环条件,为托勒库勒湖后期旅游开发和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生态地质脆弱性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指数托勒库勒湖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武汉都市圈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研究

    方臣陈曦徐玳笠杜翌超...
    736-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双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农业生产、城镇建设协调发展的基础保障.以武汉都市圈为例,利用遥感数据作为主要的数据来源,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结合生态斑块集中度,构建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体系,划分生态保护重要性等级.结果表明,武汉都市圈生态保护极重要区面积为 1.86 万 km2,占武汉都市圈总面积的32.02%;生态保护高度重要区面积为1.94 万km2,占武汉都市圈总面积的33.46%;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和高度重要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大别山脉和南部的幕阜山脉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且生态极敏感的地区.该研究可以为区域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的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对武汉都市圈的绿色发展、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遥感GIS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敏感性生态保护重要性

    基于生态系统保护重要性的生态修复分区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米莹马彦军
    74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矿业活动集中区域,丰富的矿业资源虽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以甘肃省为研究区,选择高程、坡度、水环境、植被覆盖度、人口空间分布、土地利用类型等评价指标,进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采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沙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等定量指标,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结合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的评价结果,运用空间叠加法和子流域分析法,确定研究区生态保护重要性的空间分布,并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环境主要问题以及甘肃省城市规划对研究区的具体发展要求,完成研究区生态保护修复分区的划定.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环境敏感性在东南部地区较高,而在西北部地区则相对较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显著的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核心生态修复区为陇南市,占全省总面积的6.54%;生态严格保护区为甘南藏族自治州,占全省总面积的 8.61%;生态优化协调区为定西市、兰州市、庆阳市、天水市、平凉市和临夏回族自治州,占全省总面积的21.92%;生态景观优化协调区为张掖市、金昌市、武威市和白银市,占全省总面积的23.23%;生态重点管控区为酒泉市和嘉峪关市,占全省总面积的39.70%.

    生态修复生态系统生态保护生态环境敏感性

    大型露天矿区生态修复植被碳储量研究——以重庆铜锣山为例

    刘江严有龙马磊李成...
    754-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露天矿区生态修复通过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与生态恢复等系列工程往往有助于重构区域碳库,特别是植被碳库,但现阶段针对不同生态修复模式的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研究尚存在不足.以重庆市渝北区铜锣山国家矿山公园原损毁矿坑为例,基于GF-6 PMS卫星影像与地面实测数据,通过多种回归模型模拟构建大型露天矿区生态修复植被碳汇模型,对矿区植被生物量与碳储量进行估算,探讨不同修复模式与修复年限的植被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F-6 PMS卫星影像提取植被指数,结合野外实地采样数据可以完成大型露天矿区植被地上碳储量的估算,而且基于归一化绿波波段差值植被指数(GNDVI)构建的二次方程模型相关性较好;铜锣山矿区植被平均碳密度为 1.84 t C/hm2,植被碳储量为 408.68 t C,且不同修复模式与修复年限的植被碳储量存在差异,工程修复、自然恢复与关闭未治理矿区的植被平均碳密度分别为2.54、2.09、0.88 t C/hm2,工程修复完成 1~3 年的矿区植被平均碳密度分别为 2.75、2.45、2.38 t C/hm2,说明工程修复可增加植被固碳效益;不同矿坑类型与修复模式对植被平均碳密度的影响显著,且矿坑类型、修复模式、修复年限均与植被平均碳密度存在显著相关性.研究建立的模型具有一定可靠性,可辅助大尺度植被碳平衡以及评价工作,对于推动中国自主高分卫星数据在生态修复领域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植被地上生物量植被碳储量西南山地丘陵区

    安徽阜阳盆地发现富氦级别的地热水伴生氦气资源

    梅小元
    762-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氦气是中国紧缺的稀有气体矿产,且整体勘查程度较低.近期在安徽省阜阳盆地北部王花园井地热水伴生气中发现了富氦级别的氦气资源,氦气平均含量达 1.471%.通过分析阜阳盆地构造位置、氦源岩、载体气、断裂、圈闭和盖层等控藏因素,认为该盆地具有较好的地热水伴生氦气找矿前景.

    地热水伴生氦气富氦氮气藏成藏条件阜阳盆地

    2023年度湖北省地质局李四光地质科技成果奖获奖项目展示

    封2,封3-封4页

    2024年《资源环境与工程》第38卷总目次

    后插1-后插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