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科学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科学探索
教育科学探索

杨鲜兰

双月刊

2097-0757

ddjxjy@hubu.edu.cn

027-88664282

430062

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湖北大学内)

教育科学探索/Journal The Scientific Exploration of Educa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3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她深入成人教育第一线,宣传国家成教方针政策,探讨成人教育理论,交流成人教育信息,指导成人学习,跟踪成教学员现状,透视成教热点,提供就业指导。她是成教同仁思想交流的阵地,是展示成人教育的窗口,是社会学习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民族地区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在机理、现实牵绊与行动理路

    谭天美谭惠铃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地区乡村学校数字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是"大数据"背景下制约民族地区乡村教育数字化发展的症结所在,也是数字资源作为外生力量服务乡村教育数字化发展需要突破的关键.外部资源主要以自上而下的路径干预乡村学校发展,抑或是单方面将乡村学校数字化建设聚焦于地方教育局主导、自下而上的内生发展视角,都难于满足乡村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多元需求.新内生发展模式作为一种整体性视角的发展思路,旨在消解内生与外生的"二元"对立格局.在此思路下,基于新内生发展理论论述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教育数字化建设的内在机理,揭示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教育数字化建设的现实牵绊,进而对所存在的现实牵绊提出可行的行动理路.

    教育数字化民族地区乡村教育

    教育数字化转型下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价值、困境与路径

    吕艳娇姜君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培养数字化卓越教师,建设数字化教师队伍;培养数字化创新型人才,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化赋能课堂教学创新,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然而,当前存在理念迟滞、课程单一、评价困难、制度异化等现实困境,阻碍了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进程.为此,探寻破解困境的实践路径:理念先行,增强中小学教师数字化意识;课程培育,基于循证开展跟踪式培训指导;评价引领,数字化赋能评价提升精准度;制度优化,构建多方联动的全方位保障机制.

    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

    大数据赋能师德评价:价值、困境与进路

    薛俊丽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通过人机协作、多维数据和智能算法等手段,对师德评价的主体、依据、方式和反馈进行了全方位革新,展现出了巨大的时代价值.然而,在实践中,数据获取与处理的难度、指标构建与权重分配的复杂性以及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保障的挑战等限制了大数据在师德评价中的应用.因此,应打通数据源头、融通数据资源、强化技术与制度双重保障,以便推动师德评价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师德评价

    高校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

    段戴平高思琦丁林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适切、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是推动理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依据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结合理工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要素,选取新华网全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服务平台的优秀案例作为样本,运用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建构的体系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四个设计维度,涵盖家国情怀、科学精神等九个要素层和科学伦理、高阶科学思维训练等二十个实践指标.旨在引导理工科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高校理工科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熵权法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国防教育育人模式的构建研究

    张瑞徐泽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兵者,国之大事".国防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大计,与每一个中华儿女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对"国防教育"事业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论述,要求"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防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国防教育"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为高校国防教育育人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基于此,"课程思政"视域下在深刻把握高校国防教育育人模式构建内在价值的基础上,深入探究高校国防教育育人模式构建的现实困境、实践进路,对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发挥新时代青年在国防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进而使"国防教育"成为全社会和全体中华儿女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国防教育青年

    《教育科学探索》2024年总目录

    110-112页

    征稿启事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