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eiBei University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宿州市农业"三生"空间碳排放与脱钩效应

    赵伟李辉李安全陈鸿...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Tapio模型和碳排放系数法将宿州市 2011-2022 年农业碳排放划分为生产、生活、生态3 个空间进行测算并分析其脱钩状态.研究表明:宿州市整体碳排放量呈现波动式增长,埇桥区碳排放量年均最高.宿州市"三生"空间中,生产空间碳排放量呈现缓慢增长,其中畜牧养殖碳排放最大;生活空间在2017 年碳排放量超过生产空间且在不断增加,生活空间碳排放量主要以农村的食品消费和用电用水为主.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状态呈现"弱脱钩—扩张负脱钩—强脱钩"的变化,农业碳排放量环比增速在波动式下降,宿州市农业经济发展保持稳定增长.

    农业碳排放脱钩效应宿州市三生空间

    论惩罚性赔偿制度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适用

    张瑞萍马瑞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贯彻绿色发展的理念,我国《民法典》第 1 232 条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在环境侵权诉讼领域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进一步原则性地规定了惩罚性赔偿适用于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存在构成要件不明确、惩罚性赔偿金金额不统一、归属及使用具有模糊性、相关责任竞合的难点.因此需要在环境司法领域须积极找寻法律的适用路径,解决惩罚性赔偿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适用难点,实现对环境侵权人的警示功能,进而实现对环境公共利益的保护.

    惩罚性赔偿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金审慎适用

    我国环境警察执法困境及因应之策

    孙巍李倩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警察执法作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应重视和提升环境警察执法效能.目前,我国环境警察的执法依据、执法专业性、执法协作机制和执法监督机制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环境警察执法效能的充分发挥.结合我国环境警察的执法现状,及其在生态文明环境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分别从规范执法依据、提升执法专业性、完善执法协作机制、健全执法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提升环境警察执法效能,助力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警察权环境警察环境执法环境犯罪

    基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施困局与破局策略探析

    张建勋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适应新时代的一种环境管理方式.当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在基层实践中还存有一些问题,有必要分析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意义,讨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适用、启动、调查评估、磋商诉讼、资金管理、修复与效果评估等相关问题.并探析宣传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目标、制定生态环境受损程度判定标准、提升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水平,推进生态环境损害综合认定,畅通生态环境职责部门间信息共享渠道,提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使用效率,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及修复效果评估等破局策略,为相关部门制定细化政策提供实践参考.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基层实践问题讨论策略探析

    巢湖流域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与多情景模拟研究

    智菲周振宏赵铭高超群...
    32-3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PLUS模型模拟巢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耦合InVEST模型探究多情景下生境质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0-2020 年耕地为建设用地扩张提供贡献度最高.自然发展情景下,耕地、林地减少;经济发展情景下,耕地流失最严重,达 410.45 km2;绿色发展情景下,林地面积增加.2000-2020 年生境质量平均值分别为 0.243、0.236、0.231,低质量区是影响生境质量的主要等级类型.各情景下生境质量指数均值为 0.228、0.226、0.229,自然发展情景中,较低、低质量区是生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区域;经济发展情景下,较低、低质量区转移剧烈;绿色发展情景下,耕地向林地转移是生境质量提升的关键,是最具生境优化潜力的发展情景.

    巢湖流域InVEST模型PLUS模型生境质量

    淮河流域安徽段生态脆弱性时空分析与预测

    何刚吴婷
    3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经济-社会-自然"模型,构建淮河流域安徽段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CRITIC赋权和综合指数法测算安徽段生态脆弱性指数;借助Sen+MannKendall检验、标准差椭圆、GM(1,1)-Markov模型,分析 2012-2022 年安徽段生态脆弱性时间趋势及其空间特征,预测2023-2027 年淮河流域安徽段的生态脆弱性指数.结果表明:淮河流域安徽段2012-2022年生态脆弱性指数呈下降趋势,生态脆弱性指数突变点处于 2016-2017 年.淮河流域安徽段生态脆弱性指数呈中间高四周低的格局,各地区生态脆弱性重心空间集聚态势有所增强,且在重心的迁移范围上,南北方向的收缩态势要强于东西方向.安徽段 2023-2027 年生态脆弱性等级处于第Ⅱ等级,并且有向第Ⅰ等级发展的趋势.

    生态脆弱性MannKendall突变检验标准差椭圆GM(1,1)-Markov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城市生态景观空间布局优化方法

    陈晔林仕熙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布局优化过程多采用粒子群算法,但由于缺少对景观因子综合权重的计算,优化后景观的生态阻力阈值较低,优化效果较差.为此,基于改进蚁群算法提出城市生态景观空间布局优化方法.通过对城市生境质量的分析与评测,计算生态景观环境适应度,求取城市生态景观格局指数,构建生态景观空间网络,结合筛选出的核心生态源点,计算生态源点之间的最小累积阻力距离和所有斑块之间的最小路径,构成潜在生态景观廊道.根据生态景观的敏感性,确定景观因子的综合权重,以景观斑块的最大闭合度、最大连接度以及最高连通率为目标函数,构建优化模型,引入改进蚁群算法对其求解,以此获取最佳优化方案.实例论证分析结果显示,所提方法优化后得到的景观生态阻力阈值较高,空间布局优化效果较好.

    改进蚁群算法城市生态景观空间布局景观生态阻力阈值

    安徽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评价及障碍因素诊断

    李晴晴杨亚柳王园王翠...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评估资源型城市转型状况,构建涵盖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产业科技及社会生活4 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量化评估了 2013-2022 年安徽省 9 个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绩效水平,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开展子系统耦合协调评价和障碍因素诊断.结果显示:2013-2022 年安徽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水平呈稳定上升的趋势,由2013 年的0.240 5 上升至2022 年的0.428 2,由初级转型过渡到中级转型阶段;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整体提高,由2013 年的0.347(轻度失调)提高至2022 年的0.892(良好协调);各子系统的转型障碍度由大到小为资源环境转型、社会生活转型、产业科技转型、经济发展转型.

    资源型城市转型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障碍诊断

    安徽省资源型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朱艳娜齐林孔玉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安徽省资源型城市为样本区域,建立"人口-水质-水量-社会"评价体系;采用秩和比综合评价法,分级评价安徽省资源型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借助标准差椭圆和地理探测器分析研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空间分异性及驱动因子的解释力大小.结果表明:2011-2021 年,安徽省资源型城市的水资源承载力指数整体相对较低,2011-2015 年以Ⅱ级(超载)状态为主,2015-2021 年逐渐改善为Ⅲ级(临界)或Ⅳ级(不超载);安徽北部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比南部城市更低,但增速较快,不均衡的水资源承载力分布格局正逐步改善;对各市水资源承载力空间分异性解释力最大的因子为生态补水用水量,其次为水污染次数和采掘业从业人员数.

    资源型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秩和比综合评价空间分异性地理探测器

    厨余尾液对叶用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何鑫靳广城罗月彤陈敬娜...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并减少厌氧发酵对环境的污染,采用好氧发酵工艺制备厨余尾液,以叶用甘薯为材料,设置不同厨余尾液和化肥用量,探究厨余尾液对叶用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减量配施适量厨余尾液可以提高叶片蛋白质、黄酮和多酚含量,改善其品质;提高叶用甘薯的株高和产量,其中,A4 处理组的叶用甘薯的株高和产量最高,A5 处理组的蛋白质和黄酮含量最高,A4 处理组次之,A3 处理组的叶用甘薯叶片多酚含量最高.厨余尾液对叶用甘薯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有负面影响,对VC和亚硝酸盐含量没有影响.化肥减量20%+全程厨余尾液浇灌可以有效提高叶用甘薯产量并改善用甘薯品质.

    厨余尾液叶用甘薯好氧菌,微生物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