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游清泉

月刊

2096-711X

xuebao137@163.com;xuebao736@163.com

027-87509971,18963997561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院路15号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思政+乡村振兴"视域红色文化育人研究

    李智刘造新
    116-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广大乡村孕育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中国乡村,有许许多多优秀的革命烈士和英雄,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甚至宝贵的生命。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先进文化,是立德树人的优质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能够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形成文化自信。文章以"思政+乡村振兴"为视域,进行了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必要性与路径研究。

    思政乡村振兴红色文化育人路径

    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古村落公共文化建设策略研究

    胥璟李奔鸣周宏菊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聚焦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古村落公共文化建设的意义、面临的困境以及实施策略。研究指出,古村落公共文化建设对于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传承、增强乡村社区认同感与凝聚力、促进乡村旅游和经济发展以及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资金投入不足、人才流失与专业人才缺乏、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以及村民参与度不足等问题成为制约因素。为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了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建立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创新传统文化传承方式和增强社区参与与合作等策略,旨在为古村落的文化振兴提供可行的路径。

    古村落公共文化建设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社区乡村旅游

    法治社会建设视域下司法促进道德建设的方法论

    扶庆松
    121-12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司法具有弥合价值分歧、凝聚价值共识功能,对弘扬社会主流的道德价值观,引领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生成具有重要价值。司法作为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促进道德建设中具有权威性、具体性、有限性特点。司法促进社会的道德建设,应加强审判过程的释法说理、守住判决结果的公平正义、司法审判引导社会舆论、加强司法宣传机制建设、支持社会公众参与司法等。同时,社会的道德建设成效,反过来也会促进司法价值的实现。

    法治社会司法道德建设方法

    文化镜像视角下国际中文教育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丁蕾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拓和丰富语言国际传播途径,实现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国家文化发展与推进的必然战略选择,也是展示民族文化价值与文明成果的契机。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利用文化类课程教学这一平台,展示中国形象,越来越多的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领域的中国学者开始将视角转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资源的挖掘。"国际中文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和一项事业,可尝试在"文化镜像"理论的指导下,形成摆脱过去汉语教学的局限、走向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并进的实施路径,探索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语言国际教育中国学派的可行途径。

    文化镜像国际中文教育文化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赵敏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立足新媒体的便捷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征,对红色文化如何更好地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深入挖掘,有利于贴近学生生活且符合时代要求、促进红色文化资源共享、提高价值引领的有效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针对目前存在的师生认识不到位、融入形式单一、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缺乏融入长效机制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分析问题存在的症结,并从全面提高师生认识、创新融入模式、组建专业化师资队伍、构建融入长效机制等四个方面探寻解决路径。

    红色文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力提升路径探析

    左倩倩赵争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教师党支部是高校党组织的基本组织单元和坚强战斗堡垒,肩负着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提升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力是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内在需要,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客观要求。通过分析新时代高校党支部组织力的内涵,剖析教师党支部组织力提升亟待突破的困境的基础上,探索"3+X党支部党建共建互促"模式提升高校教师党支部组力的创新实践,为提升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高校教师党支部支部共建组织力

    "第二个结合"的实践逻辑探析

    李文
    132-13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关键在于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体"就是要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达用"就是要坚持实践本位,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转化和发展,在现实问题的求解中彰显"第二个结合"的思想伟力。实践基础上的体用贯通不仅体现在现实的实践为两者的结合提供物质基础和问题指向,也体现在实践本身成为结合效用的检验标准。

    "第二个结合"实践逻辑体用贯通

    "四史"涵育新时代青年的三重意蕴

    徐晨光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史"是新时代青年的必修课,是铸魂育人的重要资源和载体。"四史"教育体现了精神意蕴、价值意蕴、实践意蕴的有机统一。在精神意蕴上,"四史"引导青年把握历史脉络,得出历史经验,夯实他们对坚定"四个自信"政治认同的信念支撑;在价值意蕴上,"四史"唤醒青年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忧患意识,彰显他们对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认同的现实考量;在实践意蕴上,"四史"掀起青年持久奋斗的热潮,成为他们对实现"中国梦"思想认同的行动指引。三重意蕴共同涵育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行动观念。

    "四史"新时代青年精神意蕴价值意蕴实践意蕴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探究

    宋亚静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不仅是基于高校思政课政治属性的要求也是培养新时代人才和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的需要。基于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契合点,可以将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融入大学生的青春梦想,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融入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品质,将法治中国建设融入大学生的学习法治思想和提升法治素养。为使党的二十大精神能够很好地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要注重提升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完善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改善教育教学环境。

    二十大精神大学生高校思政课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

    基于智媒体环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及策略研究

    孙宇婷于聪聪张媛钟凤宏...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科学技术更新迭代的前提条件,也是人工智能体系全面应用的基础。智媒体环境作为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发展的环境体系,是媒介体系发展的最终愿景,将其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通过技术实现教育升级,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符合预期发展目标。在智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思想结合技术手段能够最大限度为大学生提供理论资源,保证教育主体融合融通,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本文旨在研究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及策略,以期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智媒体大学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特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