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游清泉

月刊

2096-711X

xuebao137@163.com;xuebao736@163.com

027-87509971,18963997561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院路15号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江苏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调研

    李扬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定位就是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强国提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内28所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调研,在领导组织制度、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保障激励制度与资金支持、双创平台载体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问题及成因分析,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提升方向。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调研

    网媒专业思政教育创新探究——以吉利学院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例

    杨漾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吉利学院的网媒专业思政教育创新为例,探索新闻传播学科思政教育的创新模式。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坚持知行合一,通过实践赋能新闻传播学科教育,坚定科学的新闻教育实践观,促进学科建设与学生培养的融通融合。尝试从课程体系设计、实践平台搭建等多个角度阐述新文科视角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思政教学体系,并通过学习、探索、复盘力求创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政教育融合创新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黄妩
    7-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乡村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结构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也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一环。新时期针对大学生返乡创业困境的分析,将以政府层面的创业政策为引导,针对创业发展问题与创业需求进行分析,并明确新时期大学生返乡创业思路,进一步结合对强化政策支持、加强资源供给与深化教育保障等对策,提升大学生返乡创业发展水平,满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多方面需求。

    乡村振兴大学生返乡创业发展困境

    黄炎培职教理念下的高职建工专业产教融合模式创新研究

    齐念沈胜强陈扬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深化产教融合,对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结合高职院校建工专业产教融合模式的现状与困境,基于黄炎培职业教育理念,分别从转变思想、健全相关制度、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及完善产教融合模式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构建出一种新的政校行企四方协同育人产教融合新模式,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提质增效、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参考。

    黄炎培高职院校职教理念产教融合建筑工程技术

    新文科背景下工艺美术专业"产教融合"教学改革创新方法研究

    吕敬煌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教融合"在近年来已经渐渐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式之一,且在很多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有效的应用与发展,培养了大量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而在新文科概念提出的背景下,工艺美术专业教学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为了满足当今社会的实际需求,推动工艺美术专业发展,本文探讨了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所遇到的问题,并构建"产教融合"的全新理念,对教学模式创新展开进一步研究。研究认为应提升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的契合度,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强化实践教学的实操性并展开对新体系的进一步探索。

    新文科工艺美术产教融合

    新常态下高校数字化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理论创新探微

    程毅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高校数字教育日益普及的新常态,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转向远程在线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模式。为了应对这种新常态下的新挑战,高校除了需要为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提供技术保障外,还要在提高教师适应新常态在线教学模式的能力,建立师生之间新型的教学关系,帮助学生建立新型的学习模式,为学生尽快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教学方式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

    高校数字化教学模式学习模式

    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高校"双创"教育路径探索

    曹露晨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实施人员,也是高等院校中双创教师队伍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的双创教育质量,有必要从高校辅导员的角度转变思想认识,加强职业技能促进理论提高,让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发挥独特作用。因此要求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产生正确认识,也能够自觉学习国家新颁布的政策文件,为高校中的学生提供实践方面的指导,让高校辅导员的作用从中体现。

    职业能力高校辅导员双创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高校公共基础课研究

    张庆庆
    21-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基础课作为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基础教育活动,对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有着较强的促进作用。面对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公共基础课需要通过学科融合,强化人才培养的力度,从不同的角度,提升学生创新创造能力,辅导学生创新的人格。基于此,具体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公共基础课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存在的不足,积极探索解决的措施,并在教学实践层面阐述相应的策略,以期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效果。

    创新创业教育公共基础课人才培养

    创业就业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研究

    王少华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业就业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缓解,大学生就业渠道越来越宽。高校应拓展大学生职业发展空间,促使大学生就业、创业。高校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利用创业就业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优化学生的就业质量。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当前学生就业情况并不理想,不能体现出复合型人才的优势,无法为经济市场发展助力。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文章以创业就业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对创业就业背景下毕业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发现高校大学生在就业能力、薪资待遇、个人发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基于问卷调研,深入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水平低的原因,对如何解决问题,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出几点建议,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创业就业就业质量就业综合能力科学就业观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路径探究

    贾聪聪刘琪
    26-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地位日益凸显,要厘清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场域和教学模式等方面深化认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重视不够、覆盖面较窄、资源有限、评价不健全、师资不足等问题。要积极破解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创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推行"五化"举措,实现教学定位"课程化"、教学内容"菜单化"、教学资源"立体化"、考核评价"多元化"、师资队伍"协同化"。

    大思政课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