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张奋勤

月刊

1671-0975

430205@163.com

027-81973959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查看更多>>《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一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成为我校教学、科研的主要阵地和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本刊主要刊登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哲学、语言与文学、史学、法学、文化、教育学等学科的论文。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师生及从事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译介策略研究

    张丽
    125-12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中国文学和文化走出去,既是拓展世界文化交流和丰富文明多样性的需要,也是彰显中华文化世界责任的需要.论文指出,优秀传统文化的译介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但是翻译过程中不能迎合西方更不能削足适履,要坚定文化自信,为此,首先要增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认同和热爱,铸牢文化自信意识;其次要揣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意蕴的阐释表达,进行创造性转化;再次要尊重中外文化差异,注重对话交流,彰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当代价值.

    文化自信阐释优秀传统文化译介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优化探析

    高惠敏朱浩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构成要素之一,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意味着新的话语语境.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包括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两部分的基础上,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的现状及其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进而针对语言性语境提出了创造与话语体系相匹配的语言性语境,提高教育者对利用声音创设语境的重视程度等优化路径;针对非语言性语境提出了改善高校思政课堂的空间设置,将学校与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顺应非语言性语境的时代变化趋势等优化路径,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达到更好的中介效果.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话语语境优化

    运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SWOT分析

    霍达李仕波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书籍报刊作为常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年代,广播和电视也会被称为"新媒体".时至今日,新媒体的传播速率和覆盖面全面超越了传统载体.新媒体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学习、社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运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以期利用新媒体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SWOT分析

    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现状与提升

    曾梦玲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德育"本就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与关键.专业课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专业课教师身为"课程思政"的实施者,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力量,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本文将首先阐述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必要性,然后立足于对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的调研,探索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优势与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的演变与优化: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分析

    杨晓龙贺琛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学生管理系统符合耗散结构理论的运用条件.将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系统,可以为高校学生管理系统衍生一种量化的研究路径,为高校学生管理系统提供一种基于数理的理论根据,可以阐释高校学生管理系统的演进特性,并对高校学生管理系统的优化有所启迪.

    耗散结构高校学生管理系统演变与优化

    论高校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欧姣姣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包括学习规划、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在高校学生"软实力"的培养和提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大多数高校的课程培养体系中尚显不足,主要表现为意识性不足、专业性尚缺、实践性不够和持续性不强等.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树立正确意识、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培训、细化过程考核和加强师资培养等方式加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建议

    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困境、成因及对策研究——以广西N大学为例

    梁惟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困境集中体现为"三缺"——缺基地、缺经费、缺师资.教材内容重复交叉过多等内因导致思政课不受重视,社会实践教学跟着遭受连累,是困境形成的根本原因.认识不足、缺乏制度、缺乏监管等是困境形成的外因.走出困境的治本之策在于处理好思政课自身存在的问题,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广受欢迎的、有地位的、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当前的具体措施在于提高认识、多渠道建立社会实践教学基地、设立社会实践教学专项经费、引进人才充实思政教师队伍.

    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困境

    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理念指导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展开路径

    谭绍江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理念指导高校思政课教学从"解惑""授业""传道"三个层次展开教学路径.思政课教学"解惑"是吸引学生"亲其师"的首要因素,主要涉及解答学生的心理预期之惑、生活之惑、理论之惑三方面内容.思政课教学"授业"是激励学生"亲其师"的必要内容,主要涉及为学生传授职业的"硬"能力与"软"能力两方面要求.思政课教学"传道"是引导学生"信其道"的关键途径,主要包含引导学生把握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肩负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坚定个人奋斗的理想信念三方面内容.

    亲其师信其道高校思政课教学

    新时期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李小霞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成为衡量高校外语教师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尺,通过对新时期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研与剖析,提出高校外语教师需从牢筑思想政治素养,夯实专业素养,培养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提升信息素养四个维度稳步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从而推动高校外语教学真正与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同向同行.

    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性及教学效果研究——基于322份样本的问卷调查数据

    李林刘媛媛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以某本科高校为例,从教师承担在线教学的准备情况、教师在线教学适应性情况、教师在线教学效果、教师在线教学遇到的主要困难和疑惑、复学后的在线教学活动安排等方面对322名教师开展了问卷调查,分析了教师在线教学的现状,收集了教师对在线教学的及意见建议.研究发现,在线教学给教师们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挑战,绝大多数教师的适应性较快且在线教学效果较好.基于此研究探讨了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高校复学后,疫情防控期间积累的在线教学经验对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最后,从教学理念、信息化手段、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学生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进一步提高在线教学效果的实施建议.

    在线教学适应性教学效果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