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领导科学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领导科学论坛
领导科学论坛

黄世新

月刊

1674-9650

ldkxlt@sina.com

027-50769328

430079

湖北武汉洪山区珞瑜路78号长江传媒大厦23楼

领导科学论坛/Journal The Science of Leadership ForumCHSSCD
查看更多>>《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杂志(双月刊)是反映我国教育界研究领导科学理论、实践科学领导最新成果的综合性期刊。中国高校领导科学第一刊,名列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由湖北教育报刊传媒有限公司、湖北省高等学校领导科学研究会主办。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宣传领导科学理论,传递领导科学学术信息,推进领导科学学科建设,提供领导实践的经验教训,研究领导工作的文韬武略,探索领导人才的成败得失,提高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努力实现科学领导。既有前沿理论探讨,又使读者喜闻乐见。注重时代性、前瞻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实践性,力求办出特色,办出水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行政文化创新赋能数字治理革新的实践思考——浙江省"一件事一次办"的经验分析

    黄慧丽荆玲玲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治理是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实现有效治理的革新模式,但仅凭技术维度的刚性推进,缺乏组织结构升级、组织制度规范以及数字领导力培养等行政文化的软支撑,数字治理难以真正发挥其赋能作用。浙江省在推动"一件事一次办"治理革新过程中,摒弃了传统行政文化中僵硬、保守、不合时宜的部分,并创新性赋予了行政文化新内涵,有效推动了数字治理革新的进程。从而得出,行政文化创新与数字治理革新两者相互促进的逻辑,在推动我国实现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中,可从行政文化创新角度出发,通过创新行政文化理念提供内在动力、创新行政文化制度提供规范化保障、创新行政文化行为提供外在动力,有力激发数字治理革新活力,实现有为政府建设。

    数字治理行政文化创新"一件事一次办"

    新时代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

    上官莉娜郭昕欣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需要的必要举措。新时代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对湖北省武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其在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专业人才、供给侧结构等方面仍存在短板,据此,建议从制度建设、设施建设、队伍建设、数字建设等方面协同发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水平。

    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武汉市

    乡贤文化融入现代乡村治理探析

    张冰洋白现军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塑乡村社会价值观念、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扩大乡村公共服务供给、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乡贤群体流失严重、乡贤文化影响范围有限、乡贤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和趋利性增强,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贤群体和乡贤文化作用发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现代化,需要完善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平台建设、创新乡贤文化传播途径、塑造乡贤文化特色品牌、注重在乡村治理实践中弘扬乡贤文化。

    乡贤文化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

    数字经济视域下智慧养老服务优化研究——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

    窦全勇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如何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推动养老服务领域的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提升养老服务的智慧化水平是当前各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围绕智慧养老不断进行探索,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智慧养老模式,满足了老年人的生活需求,适应了潍坊市老龄化发展的趋势。但也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构建多方共担机制,拓展智慧养老场景,加快智能产品适老化开发,搭建智慧养老标准体系,促进智慧养老持续健康发展。

    数字经济智慧养老潍坊市

    可及性理论视域下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探究——以江苏省南京市"十五分钟服务圈"为例

    曹雯洁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是顺应新发展理念、回应群众公共服务需求的核心要义。"可及性"作为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评判标准,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新要求。文章以江苏省南京市"十五分钟服务圈"建设为例,探讨了"可及性"嵌入公共服务的契合性与实践路径。基于"服务资源可获得性、服务半径可接近性、服务内容可接受性、服务品质可适应性"的可及性理论分析框架,需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资源可获得性;提倡协调发展,促进各地区服务均等化;提升服务效能,增强服务内容可接受性;构建反馈机制,实现服务品质可适应性,以助力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可及性理论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精康融合行动"背景下社区精神康复驿站的实践探索与反思——以S市F街道社区精神康复驿站服务项目为例

    陈欣张晓兰张欣欣
    116-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驿站以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回归和融入社会为宗旨,通过组建跨专业服务团队,为康复者提供医疗康复、社会支持和就业指导等多元服务内容。当前,社区康复驿站在实践中仍面临一些挑战,未来社区精神康复服务可从两方面完善:在体系构建上,要进一步细化部门间的职责范围,规范统一服务流程;在专业服务上,要发挥社会工作专业特长,打造"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促进康复者更好回归和融入社会。

    "精康融合行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康复驿站

    驻村第一书记激励政策执行偏差的表征、原因及政策建议——以云南省Y县为例

    马一源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举措,驻村第一书记制度能有效地将我国的制度优势逐步转化为治理效能。文章以云南省Y县的驻村第一书记激励政策的实践为例,研究得出,虽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激励和保障驻村第一书记开展工作,但并未完全发挥效用,反而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政策执行差异化、政策悬浮和考核设计有偏差等现象,从而让第一书记产生职业倦怠、能动性不高和工作抵触情绪。这一激励政策偏差的根源在于条块分割导致激励资源差异化、重形式轻结果的监督机制趋向和压力型体制下政府避责行为。避免政策执行偏差,应建立多元化的激励形式,提升精准考核能力,健全监督反馈制度。

    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激励政策

    政治系统理论视角下社区协商民主的现实样态及适然路径

    马一鸣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协商民主与社区居民利益的维护与实现密切相关,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城市社区的微观实践。作为一种高效的决策参与机制,已被地方政府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社区治理实践,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同时也面临协商权力主体培育不力、协商议题的代表性不强、协商制度供给不足等困境。文章基于政治系统理论,对推进社区协商民主发展的适然路径提出多元渠道输入协商诉求、多元主体转化协商意愿、多措并举推动协商成果落地见效的建议。

    社区协商民主社区治理政治系统理论

    新时代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内蕴解构与策略优化

    马振清张格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在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培育堪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育人成效,但也面临着文化多元交融而主流价值引领不足、网络开放无界而育人阵地有界、强势文化渗透而学生应对本领欠缺等现实困境。高校要不断提升主流价值引领力、掌握和遵循网络发展规律、重点推进行为自律与道德教育、加快建设系统化维稳机制,真正增强网络文化育人的时效性与实效性。

    新时代高校网络文化文化育人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谢爱华张栋贤
    13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是建设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更是推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由于劳动价值认知的偏颇和不足、劳动教育主体意识的淡薄以及劳动教育体系尚未构建完善等导致高校劳动教育未得到有效开展。因此,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要从理念层面守正创新、文化层面厚植崇尚劳动精神、实践层面创新协同育人等方面着手,共同推动高校劳动教育的新发展。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