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李延涛

季刊

1008-4185

hbjgxb@hebiace.edu.cn

0313-2050809

075024

河北省张家口市建国路33号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ebe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建筑工程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施工、给水排水、环境工程、暖通工程、建筑机械、工业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建筑经济与管理等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及科技开发领域的学术论文、报告、综合评述等。读者对象是从事建筑工程科研、设计、施工等方面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及教育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泥基气泡轻质土冻融耐久性的研究

    朱晨张立群马江平王雅超...
    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泡轻质土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因其具有轻质性、自密实、保温等优良特性,在寒区路基工程中有更加广泛的应用趋势.为了降低气泡轻质土的工程造价、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分别采用0%、20%、30%、40%粉质黏土和10%的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制备水泥基气泡轻质土,并开展了500 kg/m3、600 kg/m3、700 kg/m3、800 kg/m3湿密度下水泥基气泡轻质土的冻融耐久性试验.评价了不同粉质黏土掺量和湿密度对水泥基气泡轻质土冻融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从质量损失率分析,掺量为20%、30%试件的质量损失率相对较小,冻融耐久性较好.②通过相对动弹模损失量分析,粉质黏土掺量40%和湿密度为500 kg/m3试件的冻融耐久性较差,不宜使用.因为粉质黏土消耗了水泥水化作用需要的水分,且泡沫越多,试件内部越稀疏.③建立了以冻融循环次数、粉质黏土掺量为因子的相对动弹性模量预测模型公式,该模型验证结果较好且公式结构简洁,便于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水泥基气泡轻质土粉质黏土冻融循环相对动弹性模量

    软弱地层下穿盾构施工隧道对既有铁路路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吕良玉王海龙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长春地铁2号线某盾构区间下穿长双烟铁路工程研究软弱地层下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引起上部铁路路基沉降的影响规律,采用FLAC3D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研究铁路路基在不同施工工况下的沉降分布规律,并分析了土仓压力、注浆压力及深孔注浆加固作用下铁路路基的沉降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盾构左线施工对铁路路基的扰动大于盾构右线施工;既有铁路路基的沉降量不受土仓压力的影响,但随着注浆压力的增加而降低;采用深孔注浆加固后铁路路基的最大沉降量满足《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中的规定.分析结果可为软弱地层条件下盾构下穿铁路路基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软弱地层下穿施工施工参数数值模拟铁路路基沉降

    冀西北地区高速公路防雪网板数值模拟研究

    李少刚张立群石玉鑫王雅超...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路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确保公路的正常运行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冀西北地区特殊的地形特征和气候条件,使得该地区公路极易形成风积雪灾害,造成交通瘫痪,道路封闭,影响居民正常出行,给该地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针对冀西北寒冷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借助Fluent软件,对不同形状、不同孔隙率的防雪网板前后风速流场变化进行数值模拟,得出防雪网板设计的最佳参数,并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对改善冀西北地区高速公路风积雪灾害,保障公路正常通行具有重要实际意义.为冀西北地区高速公路风积雪的防治措施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孔隙率为20%和30%的网板防雪效果优于其他孔隙率网板;有折角的蝶形网板在相同孔隙率情况下比平面网板防雪效果好.

    风积雪高速公路防雪网板截面形状

    粉粒含量对风积砂-水泥接触面冻结强度影响试验研究

    胡峻晖崔宏环谢直树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体与结构接触面的冻结强度是寒区基础抗冻拔设计的主要参数.为研究粉粒含量对风积砂-水泥接触面冻结强度的影响,对不同粉粒含量、法向应力和土体初始含水率条件下的界面进行了一系列直剪试验,并引入土体体积含冰量参数,来间接衡量界面冰胶结力的大小,结合摩尔库伦强度理论,定义界面强度参数,来研究不同粉粒含量下界面峰值剪切强度、界面冰胶结力以及界面强度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粉粒含量的增加,界面应力应变曲线硬化明显;冻结强度与粉粒含量呈现出正相关线性趋势,土体的初始含水率不会影响粉粒对冻结强度的增强效果.同时,在同一初始含水率条件下,随着粉粒含量的增加,界面冰胶结力不断减小,界面摩擦角不断变大,而界面粘聚力变化幅度不大.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得出粉粒含量对冻结强度的增强效果主要是其风积砂与界面摩擦力的增大造成的.

    粉粒含量接触面冻结强度影响因素

    基于Fluent软件的风向夹角对高速公路半路堑风吹雪影响研究

    李元博张立群石玉鑫王雅超...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高速公路两种半路堑路况进行Fluent数值模拟,分析风向夹角对半路堑积雪浓度的影响,得到半路堑积雪分布规律,为高速公路选线设计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随风向夹角增大,背风半路堑积雪浓度整体为增加趋势,风向夹角为90°时积雪浓度最高,达到79.18 kg/m3,形成严重的风积雪灾害;迎风半路堑整体浓度浮动趋势在5 kg/m3以内,且积雪浓度在20 kg/m3以下,不足以形成风积雪灾害.在风吹雪灾害频发地区进行高速公路选线设计时,应减小公路与主风向之间夹角,减少风吹雪灾害的发生.

    风吹雪迎风半路堑背风半路堑数值模拟积雪分布规律

    浅析民宿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美学原则

    赵睿侯凤武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升,但这也对乡村人文环境和形式美学的结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生态美学视角下的乡村建设为民宿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考,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充分平衡人文、环境、生态、价值、审美等需求.归纳分析生态美学原则和策略,从文化传承、意境营造、生态价值三个层面探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统一关系,旨在为未来乡村民宿景观设计和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生态美学民宿景观景观设计

    基于拓扑结构分析的地景建筑外部空间特征研究

    陈瑾朱子君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拓扑结构分析方法与Depthmap软件数据分析,探索地景建筑外部空间特征和设计优化策略.运用拓扑关系将建筑空间转化为拓扑节点,并以深圳万科云城设计公社为案例,建立地景建筑外部、内部、交通等空间之间的拓扑关系图解,基于图解探究其空间的关联、同构特征和规律,揭示了地景建筑外部空间拓扑关系构型特征.在拓扑结构与软件数值分析的基础上,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总结了地景建筑中地上、地表和下沉三类外部空间特征与设计优化策略,为地景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拓扑结构地景建筑外部空间优化策略

    循证设计下的乡村康养旅游景观营建研究——以阳原县澡洗塘村为例

    李想李磊王嘉鸣
    10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循证设计理论、环境心理学、康养旅游的理论为依托,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分析归纳法,结合乡村空间内康养旅游景观研究现状,分析乡村康养旅游景观的发展趋势.其次提出乡村康养旅游景观的设计原则及营造策略.再次通过循证设计理论指导,构建循证设计下乡村康养旅游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权重.最后通过阳原县澡洗塘村康养旅游开发工程,开展研究成果实践,以期验证循证设计下乡村康养旅游景观营建策略的科学性.

    循证设计乡村康养旅游景观营建澡洗塘村

    "首都两区"建设背景下湿地公园生态修复规划策略研究——以张家口鸳鸯河湿地为例

    忻益慧杨青王力忠邓亚倩...
    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我国城市河湖生态系统的保护效能,更好地完成水景观规划项目中的生态修复工作,以"首都两区"建设为视角、生态修复为切入点,张家口鸳鸯河湿地为研究范围,依托GIS平台,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湿地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结合该区域独特的地理、气候等特点,探讨如何更好的将生态修复理论融入到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当中,从而得出一套适合张家口湿地公园生态修复的规划模式.以期解决当前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为相似环境区域的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湿地公园生态修复生态敏感性层次分析法规划策略

    文化基因视角下桑干河流域山西段传统村落色彩特征探析

    张可心郭晓君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是历史留给我们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其色彩是文脉传承与特色延续的重要因子.目前,大部分传统村落色彩仅停留在静态保护阶段,实现由静态向动态传承转变,是色彩研究重要着力点.以桑干河流域山西段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借助文化基因分级系统,从外部表征、生产生活、精神感知三方面解读色彩特征,探寻色彩间衍生关系,根据不同文化基因类型梳理色彩谱系,提出保护路径,以期为传统村落色彩动态传承提供参考.

    文化基因传统村落色彩特征桑干河流域山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