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林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林业科技
湖北林业科技

代新平

双月刊

1004-3020

inforhubei@sina.com

027-86659186

430079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森林大道枫林路39号

湖北林业科技/Journal Hubei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由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技术类综合性刊物。面向科研、面向生产、面向基层及各级林业管理工作者。主要刊登林果经营、林木种苗、森林生态、森林保护、园林花卉、林产化工、森林旅游、林业经济、林副产品开发、林业调查等方面的试验研究论文、调查研究报告、经验总结、文献综述等,同时本刊还设有科技推广与信息等基层科研人员、林农、果农喜闻乐见的栏目,以及封面、封底等宣传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武汉城市森林空气环境效应研究——以九峰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黄发新胡文杰崔鸿侠王晓荣...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城市森林空气环境的变化规律,以九峰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以空气负离子浓度为主要监测指标,同步监测空气温、湿度,空气颗粒物浓度等,阐明其季节性变化规律,探索影响空气负离子浓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森林环境可以显著改善空气温度、湿度,春季和秋季各林分的林内环境均达到"体感舒适"等级;与对照相比,各林分类型对PM1.0、PM2.5和PM10有明显净化效果,其中秋季林分净化率高于夏季,春季最低,针叶+常绿阔叶林的颗粒物净化率相对较高;空气负离子浓度总体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春季和秋季各林分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峰值出现时间主要集中在16:00,夏季则是在10:00;影响空气负离子浓度的主要因素在不同季节存在差异,各类型颗粒物浓度、天空开阔度在各季节均与负离子浓度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关系;空气负离子浓度在春季与空气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在夏季与树高呈显著正相关,在秋季则与空气温度、叶面积指数和树高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

    森林公园体感指数颗粒物浓度空气负离子浓度季节性影响因素

    湖北省森林资源单位面积蓄积量区域差异性分布分析——基于森林资源抽样调查方法

    曹爱平肖正利潘自辉黄光体...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摸清湖北省森林资源质量状况和区域之间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差异性,促进区域之间森林质量提高、为制定森林管理提供参考.运用森林资源抽样调查方法,以湖北省林草生态综合监测乔木林地范围为抽样总体,地面调查抽样点测定单位面积蓄积量,借助数理统计方法中的数据检验、集中趋势、离散趋势、聚类分析和空间统计空间自相关,揭示当前时期研究区蓄积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样本数据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区域表现为森林经营发展水平具有平衡一致性、与自然环境相对一致性.(2)单位面积蓄积量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为平均值>中位值,趋势分布在区间中位值~均值,箱形图显示了县区均值之间的比较与置信区间.(3)抽样点在一定尺度距离呈现全局空间正相关,呈聚集性分布,单位面积蓄积量集中趋势向均值与中位值靠拢.(4)聚类分析划分了乔木林蓄积量分布结构相似性或同类型区域.湖北各区域单位面积蓄积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数据的集中趋势值较低,体现出森林质量短板,林地生产力有很大的空间,森林质量空间潜能需提升发挥,需充分考虑资源质量自然区域分布差异特征,加强森林经营措施.

    森林资源单位面积蓄积量差异性湖北省

    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县域森林生态格局分析——以湖南攸县为例

    沈生涛霍坤曾潇曾昭军...
    18-2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以攸县为例,通过不同空间分辨率构建县域尺度森林生态格局,筛选森林生态源地,分析景观连通性特征.结果表明:攸县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景观构成以大型斑块为主且分布集中连片;不同空间分辨率影响全县核心区景观连通性,空间分辨率越小,对周边核心区斑块的连通程度越为严苛和精准;10 m× 10 m空间分辨率分析县域尺度较为适宜.

    森林生态网络县域空间分辨率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湖北秭归核桃优株选择分析

    吴文丰王怡周明玥王安...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选取秭归本地最佳核桃优株,以秭归野外调查36个株系核桃初选优株为基础,采用单项外形理化性质比较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果实品质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ZG08的单果重最大,达到21.62 g;ZG35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达到90.22 mg-g-1;ZG10和ZG03出仁率高达58.47%和57.81%;ZG09和ZG12粗脂肪含量高达82.83%和80.17%;经由36个初选优株主成分分析评价得分排名前十的优株为:ZG33、ZG09、ZG04、ZG05、ZG36、ZG31、ZG08、ZG10、ZG35、ZG18.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核桃油加工为主的优株为ZG09,核桃种仁加工为主的优株为ZG10,食用干果优株为ZG08,综合用途优株为ZG33.研究结论为综合评判核桃坚果品质的优劣,为核桃定向育种和分类经营提供科学的参考.

    核桃品种选育主成分分析秭归

    随县澴潭镇油茶园土壤养分现状及评价

    徐华丽加玉杰白琳杨旭...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随县澴潭镇油茶种植中土壤养分不均、油茶产量不稳等问题,研究其土壤养分和土壤肥力状况,为油茶土壤养分诊断及科学施肥提供依据.采集随县典型油茶园0~40 cm 土层样品,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硼及有效锰的含量,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进行比对评价,并对土壤pH值和养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①土壤pH值总体上偏酸性.②土壤有机质含量中等,全氮含量较缺乏,速效磷、速效钾、有效硼含量极缺乏,有效锰含量非常充足.③土壤pH值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效锰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建议适当增施磷、钾肥及硼肥,并密切关注土壤pH值的动态变化.

    油茶土壤养分评价随县澴潭镇

    基于地空雷达数据的人工池杉林单木信息提取

    周细斌李秀梅杨繁唐志强...
    34-3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的不断推进,森林林分结构信息的数字化、精细化管理也越来越重要,通过激光雷达来快速获取单木信息数据,也成为一种高效便捷的手段.但由于单独使用激光雷达在探测森林时会出现盲区无法形成完整的森林树木三维点云,为此本研究用使用无人机机载雷达与地基雷达融合进行调查,所探测的数据经处理后,即可获得高精度的点云模型与单木信息表.结果表明,池杉样地的单木定位识别精度为94%,每木平均树高相差0.16 m,平均胸径相差0.23 cm,树高、胸径R2分别为0.988 1、0.974 6,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66 3 cm、0.613 6 m.机载激光雷达与地基激光雷达合并点云对于人工池杉林资源调查与监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为林分信息快速提取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无人机Lidar地基Lidar点云融合单木信息提取

    曲靖市中心城区街道林木树冠覆盖与森林结构分析

    周天宇闫哲秦记争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街道的含绿量,直接影响城市的生态功能.本研究对曲靖市中心城区街道森林现状以及建设潜力进行分析,以期找到存在问题及规律,为曲靖市森林城市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Arcgis 10.7和e Congnition Developer 9.0软件,结合实地调查,对沾益区主要街道林木树冠覆盖与城市森林结构进行全面分析.龙华大道南段树冠覆盖率最高,达40.22%;西平路树冠覆盖率最低,仅6.98%.对40条主要街道的森林结构进行全面调查,共记录到植物45种22科32属.优势乔木中云南樟的重要值最高为9.88%,优势灌木中大叶女贞的重要值最高为12.49%.中心城区主要街道优势乔木的优势性明显,其他乔木植物的频度对重要值的贡献基本均衡.整体表现出随着立木层次的升高,树木数量分布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多数树木冠幅偏小.

    城市森林街道沾益区林木树冠覆盖森林结构

    湖北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杜鹃群落调查研究

    曹荣军陈金良田风雷彭刚志...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湖北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杜鹃群落特征,通过设置样方法,对该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34科52属65种,其中乔木14科21属29种,草本15科22属26种,灌木7科7属7种,藤本2科2属3种.样地内四川杜鹃为优势种,共有334株,其中四川杜鹃古树75株,四川杜鹃大小级结构完整,种群相对稳定.该群落垂直结构明显,乔木层优势种为四川杜鹃、灌木层优势种为箬竹、草本层优势种为山酢浆草.对该群落生物多样性分析显示,丰富度指数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

    四川杜鹃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荆门彭场鹭鸟自然保护小区鸟类资源调查研究

    涂俊杰江晴方丽丹曹陈哲...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彭场鹭鸟自然保护小区鸟类资源情况,本研究于2022-2023年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保护区内鸟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彭场鹭鸟自然保护小区观察发现鸟类113种,类属15个目43个科;在群落组成上,雀形目占优势,共有63种占55.75%;区系分析表明,有古北种55种、东洋种40种和跨界种18种.在居留类型方面,有留鸟45种、冬候鸟33种、夏候鸟23种和旅鸟12种;从栖息生境来看,农田及居民点鸟类种类最多,有62种占54.87%,其次为水域及森林;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9种,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33种,有被"B2W"名录列为接近受危的鸟类4种;针对调查分析的结果,为荆门彭场林场鸟类资源提供了基础数据,促进鸟类多样性保护工作地深入开展.

    鹭鸟自然保护小区鸟类调查荆门彭场

    箬竹培育及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周国志王贝利袁波
    61-6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箬竹作为一种重要的竹类植物,在中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本文综述了箬竹的种类及地理分布、繁殖与栽培技术、资源利用及产业化发展现状等研究进展.阐明箬竹在食品加工、化学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食品包装、天然香料提取和多糖饮料生产等方面.然而,当前箬竹产业化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野生箬竹林的衰退、资源利用率低、基地建设滞后等.对此,本文提出了箬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建议,以期为箬竹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箬竹栽培技术资源利用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