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Medical 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预后营养指数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相关性研究

    周涛宋雨影卡力比努尔·赛买提戴莉莉...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225 例为研究对象,依据诊断试验确定PNI诊断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最佳截断值,分为低PNI组(PNI≤52.2,n=152)及高PNI组(PNI>52.2,n=73).中风发作后 2 周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评估(MOCA),当MO-CA≤22 考虑患者有卒中后PSCI.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评估PNI与卒中后PSCI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PNI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PSCI的预测价值.结果 225 例患者平均年龄(60.74±0.81)岁,2 周时MOCA≤22 患者占比48.9%;PNI≤52.2 是PSCI发生的影响因素(OR=5.3595%CI:1.74~16.43,P=0.003),随着PNI的降低,PSCI发生风险逐步增高.PNI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2 周时 MOCA评分呈正相关(r=0.367,P<0.001),并且PNI预测PSCI曲线下面积为 0.7(95%CI:0.63-0.77).结论 PNI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评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SCI的风险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有助于早期诊断及临床干预.

    卒中后认知障碍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营养指数白蛋白淋巴细胞

    脑梗死与脑出血危险因素关联性对照研究

    李双霍晨露刘安婷朱艳...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梗死(CI)与脑出血(CH)两种疾病危险因素的区别与联系.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2022年 12 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CI或CH患者,采用 1∶1 个体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每 1 例CI患者匹配与其性别、年龄相符合的CH患者),共 300 例研究对象 150 个配对组;同时选取在本院体检中心行常规体检的健康人 80 例作为健康对照组(HC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和行为因素,使用标准化方法获取血清学检测结果.结果 CI组心脏病史异常率、D-D异常率高于CH组,吸烟史、饮酒史和高血压病史异常率低于CH组(P<0.05);三组LP(a)、TC、TG、LDL、Hcy、UA、FIB、D-D、APTT、TT、NEUT、MPV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组LP(a)、TC、TG、LDL、Hcy、UA、FIB、D-D、APTT、TT、NEUT、MPV水平高于HC组(P<0.05);CH组LP(a)、TC、TG、LDL、Hcy、UA、FIB、D-D、APTT、TT、NEUT、MPV水平高于HC组(P<0.05);CI组LP(a)、FIB、D-D水平高于CH组(P<0.05).结论 CI和CH危险因素大多数相同,但在LP(a)、FIB、D-D、心脏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及高血压病史方面存在显著差异,D-D对CI的影响较大.

    脑梗死脑出血危险因素关联性对照研究

    IL-9、IL-2RA和IL-2RB基因多态性在冠心病发生中的预测作用

    刘晓华何笛杨静静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白细胞介素-9(IL-9)、白细胞介素-2 受体α亚单位(IL-2RA)和白细胞介素-2 受体β亚单位(IL-2RB)基因多态性在冠心病发生中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 2023 年 2 月-2024 年 2 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 128 例,按 1∶1 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 128 例为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和对照组 IL-9 基因位点rs55692658、IL-2RA基因位点rs12569923、IL-2RB基因位点rs3218264 多态性频率差异.通过ROC曲线分析IL-9基因位点rs55692658、IL-2RA基因位点rs12569923、IL-2RB基因位点rs3218264 与联合数据预测冠心病发生的价值效能.结果 冠心病组IL-9 基因位点rs55692658 的AA基因型表达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IL-2RA基因位点rs12569923 的CC基因型表达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IL-2RB基因位点rs3218264 的GG基因型表达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L-9、IL-2RA和IL-2RB基因预测冠心病发生的AUC分别为 0.563、0.589、0.579;敏感度分别为 22.7%、49.2%、82.8%;特异度分别为 89.8%、68.7%、34.4%.联合数据预测冠心病发生的AUC为 0.661;敏感度为 55.5%;特异度为 68.7%.结论 冠心病易感性与IL-9 基因的位点rs55692658、IL-2RA基因的位点rs12569923、IL-2RB基因的位点rs3218264 多态性频率存在相关,IL-9、IL-2RA和IL-2RB基因多态性可作为临床预测冠心病发生风险生物学指标.

    冠心病IL-9IL-2RAIL-2RB基因多态性

    疔疮源流考

    欧静曾楚华张婧凡王曦...
    76-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梳理历代书籍,对疮的病名、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进行考证.因其临床表现各异,遂病名不同,故以形态、五色五脏、发病部位、病因对其进行病名溯源.病因分正气不足、外感邪气、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四类;治法包括调补气血扶正气、清疔解毒祛邪气、注重日常防护三个方面,其中清疔解毒祛邪气包含发汗解毒法、攻下解毒法、清心解毒法、消瘴解毒法、针刺排毒法五类.考证查其学术源流,以期指导临床诊治.

    疔疮病名病因病机治疗源流

    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不同中药剂型的特点与选择

    徐新宇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具有纷繁的剂型,不同剂型中药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及适应症,对其治疗特点进行明确,有助于提升药物选择上的判断力.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于我国恶性肿瘤首位的疾患,非小细胞肺癌是较为常见的肺癌类型,基本病机为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所致肺脾气虚、气阴两虚,脏腑运化功能失调或外感六淫邪气所致痰、热、瘀蕴积等,日久化为癌毒,变为有形之积块,病性属本虚标实.中药治疗该病广泛且优势明显,常见的剂型包括汤剂、颗粒剂、丸剂、散剂、膏剂、胶囊剂、片剂、注射液、口服液 9 种,重视扶正祛邪,发挥剂型优势,在该病的治疗上收获良效.兹将 9 种不同剂型中药的治疗特点进行总结,并阐述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剂型选择.

    非小细胞肺癌肺积本虚标实扶正祛邪中药剂型

    宣白承气汤在痰热壅肺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

    李瑜璠李金菊阮诺冰许奇...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宣白承气汤出自清代著名医家吴鞠通《温病条辨》,是其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思想,创制的一张用于治疗腑气不通,肺气不降的经典名方.随着现代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宣白承气汤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调节肠道菌群等诸多药理作用,并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本文通过整理近年来宣白承气汤的临床研究现状,对宣白承气汤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进行综述,为宣白承气汤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临床证据.

    宣白承气汤呼吸系统疾病肺与大肠相表里

    槲皮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朱保红柴喜平徐斌李帅...
    89-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槲皮素是广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以及药用植物中的类黄酮,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发现槲皮素可通过抗炎、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抑制软骨细胞凋亡、促进自噬、调节成骨/破骨细胞、抑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等机制保护软骨细胞,延缓病情进展.但目前仅局限于细胞及动物实验,槲皮素投入临床使用还需更多实验研究证实.本研究对槲皮素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相关机制与进展作一综述,为槲皮素的临床使用奠定基础.

    膝骨关节炎槲皮素炎症软骨细胞

    热毒理论下清热解毒方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调节作用研究

    杨韵琪何柳慧田维毅于红红...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脉粥样硬化(AS)是由脂质代谢紊乱,在动脉内膜形成斑块导致管腔狭窄的慢性进行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中医学认为外邪热毒及内生毒邪,扰乱机体气血运行,长期则影响脏腑功能,致使生理或病理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蕴积体内,以致邪气亢盛,败坏形体而化生.本文基于"热毒理论"选取几味清热解毒中药和方剂,从干预AS相关信号通路入手,探讨了虎杖、金银花、穿心莲、黄连等从减轻氧化应激、减少炎症反应、降脂、稳定斑块、保护血管、抗血栓等方面抑制AS,以期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清热解毒方药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

    跗骨窦入路与外侧延长切口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效果观察

    瞿国峰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跗骨窦入路与外侧延长切口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3 月-2023年6月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跗骨窦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外侧延长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恢复指标,踝关节功能,术前、术后6 个月影像学指标水平,术前、术后2d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5,P>0.05);术后 6 个月两组Bohler角、Gissame角、跟骨(宽、长)水平高于术前,跟骨高水平低于术前(P<0.05),术后 6 个月两组Bohler角、Gissame角、跟骨(宽、长、高)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观察组CRP、ES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400,P<0.05).结论 跗骨窦入路与外侧延长切口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均能有效恢复跟骨解剖结构,促进跟骨功能恢复,但是跗骨窦入路可减轻创伤,降低出血量,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跗骨窦入路外侧延长切口入路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抗真菌药物眼表灌洗联合局部点药治疗中重度真菌性角膜炎疗效观察

    罗艳金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抗真菌药物眼表灌洗联合局部点药治疗中重度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2023 年 8 月诊治的 54 例中重度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 组,对照组给予局部点药治疗,实验组给予抗真菌药物眼表灌洗联合局部点药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 6d后自觉症状评分、角膜溃疡面积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χ2=4.418,P<0.05),治疗 6d后两组自觉症状评分、角膜浸润面积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自觉症状评分、角膜浸润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眼表灌洗结合局部点药可提高中重度真菌性角膜炎临床疗效,改善症状,促进恢复,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抗真菌药物眼表灌洗局部点药真菌性角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