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农业科学
湖北农业科学

喻大昭

半月刊

0439-8114

hbnykxzz@126.com

027-87389334

430064

武汉市武昌南湖瑶苑2号

湖北农业科学/Journal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5年,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和黄冈师范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被认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农业核心期刊”,1997~2004年连续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该刊以为科研、生产和“三农”服务为宗旨,以学术性和实用性为特色,面向管理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广大科技人员,报道国内外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和科研动态。主要栏目有:专论、生物技术、栽培?育种、土肥?植保、园艺?特产、药用植物、畜牧?兽医、水产养殖、贮藏?加工、农业工程、检测分析、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长江中下游不同小麦品种淀粉特性及产量的差异性分析

    史丽丽李梦娟李慕嵘KEM SENOU PAVEL DARYL...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长江中下游不同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的淀粉特性及产量间差异,寻找更适宜在该地区生长的优良小麦品种,对15个小麦品种的淀粉特性、沉淀值、蛋白质含量及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小麦品种间的淀粉糊化特性、淀粉冻融稳定性和淀粉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宁麦9号和鄂麦006的糊化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他品种,且这2个品种的淀粉冻融稳定性表现较好、淀粉含量也较高。不同小麦品种间沉淀值存在显著差异,襄麦55和荆麦102沉淀值较高,分别为10。67 mL和 8。00 mL。在15个品种中产量居前三位的依次为荆麦102、鄂麦596和漯麦6010,宁麦9号和鄂麦006产量居中。综上所述,荆麦102、鄂麦596和漯麦6010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区种植可获得高产,而宁麦9号和鄂麦006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区种植淀粉品质较优,故这些品种可以成为后续推广的优良品种。

    小麦(TriticumaestivumL.)品种淀粉特性糊化特性产量长江中下游

    阿耶波多氏芽孢杆菌对盐胁迫下绿豆的促生效果

    刘彩婷叶颖婷范铭丰陈晓逸...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测定了从红树林分离出来的耐盐内生细菌阿耶波多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对植物的促生特性,研究了盐胁迫下其定殖前后对绿豆[Vigna radiata(Linn。)Wilczek]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阿耶波多氏芽孢杆菌对NaCl的最高耐受浓度为110 g/L,最高耐受pH为10。0,产IAA能力为(154。474±1。526)μg/mL、ACC脱氨酶活性为(0。125 6±0。051 2)U/mg、溶有机磷和无机磷能力分别为1。89±0。03和2。27±0。01;基因组DNA里扩增出app A和pho D两个基因,这是该菌具溶磷能力的分子机理。阿耶波多氏芽孢杆菌在绿豆根、茎、叶3个部位的定殖率分别为68。27%、63。48%、50。00%,定殖组的绿豆幼苗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高于对照组,说明阿耶波多氏芽孢杆菌的定殖有助于绿豆幼苗抗氧化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绿豆的耐盐性。

    阿耶波多氏芽孢杆菌(Bacillusaryabhattai)植物促生菌绿豆[Vignaradiata(Linn.)Wilczek]耐盐性

    高活性高含量微生物复合配方肥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

    陈添刘德锐刘祖锋翟豪强...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微生物保护剂包裹菌剂后添加至高养分复合肥的生产技术生产高活性高含量微生物复合配方肥,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其对辣椒(Capsicum annuum L。)、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养分含量为40%的条件下造粒后,微生物有效活菌数可达7。21×109 CFU/g,储存半年后存活率为91。67%;高活性高含量微生物复合配方肥可以显著促进蔬菜生长,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与蔬菜专用配方肥和常规施肥相比,高活性高含量微生物复合配方肥施用于辣椒分别增产8。09%和14。14%,施用于番茄分别增产11。00%和14。44%。综上,添加保护剂的高活性高含量微生物复合配方肥可以有效提高蔬菜果实的品质,增产增收,提高农户经济收益。

    微生物菌剂高活性高养分含量复合肥蔬菜产量品质

    水旱轮作对土壤pH、有机质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邓飞吴阿娜朱梦杰
    18-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水旱轮作模式下分水作和旱作2次采样分析了土壤pH、有机质含量及重金属污染物的分布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旱轮作情形下,水作pH、有机质含量比旱作整体偏高,偏高点位占比分别为85。7%、76。2%;重金属砷、铅、铜、镍、锌含量旱作比水作高,偏高的点位占比分别为61。9%、88。1%、64。3%、76。2%、69。0%,仅铬含量水作比旱作高,偏高的点位占比为71。4%。与旱作相比,水作pH中位值高0。55,增幅为8。0%,有机质含量中位值高9。6 g/kg,增幅为35。6%,砷、铅、铜、镍和锌含量中位值分别下降8。2%、9。2%、11。7%、7。8%、4。8%,而铬含量中位值则增加了14。3%。

    土壤水旱轮作农用地环境监测pH有机质重金属

    袋控缓释铁肥提高梨树铁素利用率

    孙文英张守仕薛丽丰乔宝营...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袋控缓释铁肥改善梨树缺铁黄化的效果,采用硫酸亚铁与柠檬酸混合包装,并在肥料袋中添加生根诱导调节剂6-BA,设袋控缓释铁肥(HF)、撒施铁肥(SF)和不施铁肥(CK)3个处理,分析了其对梨树细根生长状况、叶片SPAD值以及叶片活性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HF梨树根系的细根最长、根体积和根表面积最大,其中在根长和根体积指标上显著高于SF和CK(P<0。05);HF和SF两处理在生长季内细根数量显著高于CK(P<0。05);HF肥效缓慢且稳定,持续维持一定的根系生物量,延长了梨树根系的褐变时间,其中HF褐变时间最长,为54 d,其次是SF,为43 d,CK为 25 d,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HF显著提高了根系活力(P<0。05)。HF叶片SPAD值在7月和8月显著高于SF与CK(P<0。05)。8月各处理间梨树叶片活性铁含量差异显著(P<0。05),以HF的活性铁含量最高,为27。36 mg/kg。袋控缓释铁肥有效提高了梨树铁素利用率。

    梨树袋控缓释铁肥铁素利用率根系生长叶片SPAD值

    基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的香溪河健康评价

    卢世荣谭昭欣冉进东叶琰...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识别河流健康状况、探讨河流受损的可能成因,以三峡库区坝首第一大支流香溪河为研究对象,考虑流域内人类活动分布和自然属性分布特征,将其划分为4个研究评估河段,基于层次关联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开展健康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应优先考虑维持河流自身生态功能的相关指标;香溪河整体评估结果为非常健康,但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计算指标之间的侧重性差异则体现了不同河段评价结果的异质性;整体而言,该方法能较好地评估河流的健康水平,识别重点因子。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指标体系异质性健康评价香溪河

    山西省化肥施用的时空特征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韩小英杨三维李文婷张蕾...
    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0-2020年山西省县(市、区)化肥施用相关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泰尔指数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从多维度研究分析了山西省化肥施用量的时空特征演变、区域差异及化肥施用强度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山西省化肥施用量整体呈"N"形的时间变化和集聚特征的空间分布现象。具体而言,"N"形时间变化的统计学高值为2013年,低值为2019年;集聚特征的空间分布主要表现为热点区域集中分布在晋南地区,冷点区域集中在吕梁山区,且存在明显的空间不均衡特征,晋南地区、忻定盆地、大同盆地等地化肥施用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山西省化肥施用强度整体呈北低南高、逐年递增的现象,施用强度差异主因为区域内差异。具体而言,晋北地区的化肥施用强度最低,其次是晋中地区,而晋南地区的化肥施用强度最高,且处于逐年平稳增长的时间变化趋势;泰尔指数结果表明,区域内的差异是区域总差异的主因,总差异呈波动变化,2018年达最高值;县域化肥施用强度与施用量空间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山西省化肥施用强度主要影响因素中,人均耕地面积、农业种植结构、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化肥施用强度呈显著负向影响,人口数量呈正向影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及农业技术进步无显著影响。

    化肥施用量化肥施用强度时空特征演变驱动因素空间计量模型山西省

    湖北省耕地"非粮化"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阔冬冬渠丽萍
    4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重心转移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湖北省2000-2020年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2000-2020年耕地非粮化率呈现一定波动,总体较为稳定;耕地"非粮化"在空间上由"中部、东部高,西部低"演化为"东部、西部高,中部低"的空间格局;耕地"非粮化"重心整体向西部迁移。耕地"非粮化"程度具有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关系,局部自相关呈现以武汉市为中心的高高集聚以及随时间由西部向中部转移的低低集聚特征。气候生产潜力指数、土壤pH、地均农用柴油使用量与耕地"非粮化"呈负相关关系,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土地生产率与耕地"非粮化"呈正相关关系,影响作用的大小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

    耕地"非粮化"时空分异重心转移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影响因素湖北省

    HIPVs介导的植物与害虫互作机理研究进展

    冯江帅冯长虹唐硕刘永华...
    53-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HIPVs)的种类及其释放特性、生态功能及应用进行了详细综述,并从利用HIPVs防治害虫、探索HIPVs在植物-害虫-天敌三者营养关系中的调控作用和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改造3个方面对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以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开发出更多的害虫防治手段。

    植物挥发物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HIPVs)释放特点生态功能应用互作机理

    十堰市白菜黑斑病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石宪铭何亚慧胡燕萍吴飞扬...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湖北省十堰市当地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品种的黑斑病进行病原真菌鉴定和病害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病叶中分离得到病原真菌,并利用rDNA ITS和Alt-α1基因序列比对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发现1个新的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真菌,推测其是导致十堰市当地白菜黑斑病的致病真菌。此外,确认ITS序列和Alt-α1基因序列的联合分析,能够区分3种常见的链格孢属真菌Alternaria brassicicola、Alternaria japonica、Alternaria brassicae。

    白菜(Brassicapekinensis)rDNAITS黑斑病病原真菌分离与鉴定湖北省十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