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农业科学
湖北农业科学

喻大昭

半月刊

0439-8114

hbnykxzz@126.com

027-87389334

430064

武汉市武昌南湖瑶苑2号

湖北农业科学/Journal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5年,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和黄冈师范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被认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农业核心期刊”,1997~2004年连续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该刊以为科研、生产和“三农”服务为宗旨,以学术性和实用性为特色,面向管理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广大科技人员,报道国内外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和科研动态。主要栏目有:专论、生物技术、栽培?育种、土肥?植保、园艺?特产、药用植物、畜牧?兽医、水产养殖、贮藏?加工、农业工程、检测分析、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UPLC-MS/MS法同时快速检测有机肥中55种抗菌药物

    张柏铭秦立得王淑婷刘迎春...
    175-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同时检测有机肥中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3类55种抗菌药物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将有机肥研磨、过筛制成试验样品后,使用HLB固相萃取柱净化,上样后依次用去离子水、5%乙腈水溶液淋洗,甲醇/乙酸乙酯溶液(体积比7∶3,含5%氨水)洗脱,氮吹吹干,0。1%甲酸水/乙腈(体积比=9∶1)复溶;在多反应检测模式下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4批有机肥中55种药物在1。0~100 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0 0),该方法的检出限为2。0~7。5 μg/kg,定量限为5。0~25。0 μg/kg,各种药物的回收率为60。2%~118。7%,批内相对标准偏差(n=5)为0。5%~15。0%,批间相对标准偏差(n=20)为4。3%~24。1%。该方法简单可靠,净化效果好,适用于有机肥中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脂类药物的同时检测。

    有机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快速检测抗菌药物

    HPLC法同时检测陕西平利绞股蓝中13种酚酸含量

    王珂周琼李建科
    182-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同时检测陕西平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中13种酚酸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利用甲醇水溶液(80%)常温涡旋,超声波提取,色谱柱为Dimensions C18(4。6 mm×150 mm,5 μm,P/N:227-30011-07,C/N:18C03033),流动相为甲醇(100%)和磷酸水溶液(0。5%),洗脱方法为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进样体积为5 μL。结果表明,13种酚酸在浓度为5~100 mg/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8;在样本加标回收试验中,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1。8%~131。0%。该测定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好,适用于陕西平利绞股蓝中酚酸含量的测定。

    陕西平利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酚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含量

    基于改进BiSeNet的葡萄黑麻疹病害程度分级预测

    白春晖陈健郜鲁涛
    187-193,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准确对葡萄(Vitis vinifera L。)黑麻疹病害程度进行分级预测,通过语义分割模型将叶片部分和病斑部分分割出来,以同一叶片上病斑面积与总叶面积的比值作为疾病严重程度分级的依据,对葡萄黑麻疹病害程度进行分级预测。精确标注了PlantVillage公开数据库中的419张葡萄疾病图像,细分为背景、叶片和病斑3个类别,并应用了数据增强技术增加样本多样性。以BiSeNet作为基准模型,引入GhostNet作为上下文路径的主干提取网络,不仅保持了较小的模型参数量,而且在精度上实现了明显提升,满足病害程度分级预测的需求。提出了累加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CASPP)模块,用来替换BiSeNet模型中单一的上下文嵌入模块,以增强BiSeNet模型的多尺度上下文信息提取能力,提高了模型的分割精度。经过测试,本研究模型在测试集中的平均交并比为94。11%,在对葡萄黑麻疹病害程度进行分级预测时,准确率达98。21%,能够精确地对葡萄黑麻疹病害程度进行分级预测。

    BiSeNet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病害程度分级预测葡萄(VitisviniferaL.)黑麻疹

    基于改进U-Net的冬季休眠期矮化苹果树修剪枝条分割方法

    宋振帅宋龙周艳何磊...
    194-200,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冬季休眠期矮化苹果树果园修剪中人工修剪及半自动化修剪作业效率低的问题,在U-Net网络模型基础上,通过VGG16与U-Net结合构建改进的U-Net网络模型,采用VGG16作为上采样特征提取网络,运用注意力机制SEnet增强图像特征提取能力,提升分割精度,进而与下采样提取的图像特征进行融合,实现端到端图像分割效果。结果表明,测试集上SE2网络模型(改进U-Net网络模型)的MIoU、MPA均大于原始U-Net网络模型;在SE2网络模型中,当r=8时测试集的MIoU、测试集的MPA、训练集的Fscore、测试集的Fscore均最大,分别为89。59%、94。17%、0。942 806、0。944 506;在试验台上对SE2网络模型(r=8)进行性能验证,表明SE2网络模型(r=8)分割性能较好。

    改进U-Net网络模型冬季休眠期矮化苹果树修剪枝条分割方法

    陕南千枚岩地区护坡基材优化及抗侵蚀性能

    李卫红周秀武郭向兵李海潮...
    201-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探究适宜于陕南千枚岩地区的边坡生态防护基材,以陕南当地废弃的千枚岩碎石为主要基材,添加秸秆、硅酸盐水泥、有机肥、草炭土和保水剂,组成护坡基材。设计正交试验,选取陕南地区的乡土草本植物高羊茅作为试验草种进行盆栽种植。运用综合评分法和极差分析法分析护坡基材的最佳配比和各因素对高羊茅生长影响的重要性程度,最后用室内模拟降雨侵蚀试验来验证基材的强度。结果表明,在陕南地区,适合高羊茅生长的最优基材配比为秸秆含量4%、水泥含量4%、有机肥含量5%、草炭土含量8%、保水剂含量0。25%。根据极差结果分析可知,各因素对高羊茅生长因素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水泥、秸秆、草炭土、保水剂、有机肥。室内模拟降雨侵蚀试验表明,本研究的护坡基材具有较好的抗侵蚀能力,实用性较强。

    千枚岩护坡基材正交试验抗侵蚀性能陕南

    基于SSR荧光标记的121份野生枸杞种质遗传结构解析

    戴国礼刘娜秦垦张波...
    207-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采集的 121 份野生枸杞(Lycium barbarum L。)种质为材料,用 9 对SSR引物进行扩增,采用GeneALEX、Power Marker软件进行多态性分析,利用NTSYS、STRUC-TURE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9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08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12个、4。620个、0。678、0。651、0。629、1。568;聚类结果显示121份野生枸杞种质可划分为5个亚群,群体遗传结构表明当K=5时,121个种质划分为5个亚群,来自宁夏的NXGY-02、NXGY-03 2个种质与来自内蒙古的6个种质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远,亲缘关系较远,来自青海省、新疆、甘肃省及内蒙古的其余野生枸杞种质之间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现象;宁夏、内蒙古的野生枸杞种质具有独立起源进化的可能,而新疆、甘肃省、青海省的种质与宁夏种质亲缘关系较近,很可能属于同一起源。

    野生枸杞(LyciumbarbarumL.)种质SSR荧光标记遗传结构

    美味猕猴桃MYB家族鉴定及其对水淹胁迫的响应

    乐有章王建军戢小梅迟文超...
    215-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二代转录组测序数据,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手段鉴定和分析了AcMYB家族基因。结果表明,在美味猕猴桃转录组数据中共获得64个具有完整ORF序列的AcMYB家族成员,将其分成4个亚族,其中亚族Ⅰ共34个成员,亚族Ⅱ共18个成员,亚族Ⅲ共10个成员,亚族Ⅳ共2个成员。水淹处理前后表达分析显示,AcMYB_214187、AcMYB_25788等AcMYB成员美味猕猴桃根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快速响应水淹胁迫,而叶中的表达水平差异不明显。AcMYB_19450、AcMYB_30021等AcMYB成员根中的表达水平差异不明显,但叶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可能原因是根接收到低氧胁迫信号后,将其传递到地上部并发挥作用,通过转录水平调控美味猕猴桃对低氧胁迫的响应。研究结果为后续开展美味猕猴桃MYB转录因子研究、促进抗逆境育种、提高产量提供了依据。

    美味猕猴桃(Actinidiadeliciosa)AcMYB鉴定水淹胁迫响应

    京津冀沙化治理生态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协调机制研究

    刘丝语秦涛郑雨洁景观小雨...
    223-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京津冀地区为样本,选取京津冀地区2004-2018年生态、社会、经济方面的相关数据,确立沙化治理的指标权重体系,引入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以及熵值法测量耦合系统协调状况。结果表明,2004-2018年京津冀地区的综合发展指数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状态,耦合协调度处于波动上升态势。北京市、河北省的耦合协调度一直处于优质协调发展类;天津市的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中度失调衰退类到严重失调衰退类再到中度失调衰退类,相较于北京市、河北省的耦合协调度较低。京津冀地区在一体化进程中存在一定波动性,且京津冀综合一体化发展慢于经济、社会、生态子系统一体化发展。

    沙化治理生态社会经济一体化协调机制京津冀地区

    基于用途与级别的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研究

    袁晨光王令超宋艳华王自威...
    229-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影响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的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其中外部影响因素分为政府影响因素和集体影响因素,政府影响因素反映政府对增值收益的贡献,集体影响因素和内在因素共同反映集体对增值收益的贡献。以集体建设用地、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的过程数据为基础,计算影响因素分值,建立增值收益与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依据政府、集体对增值收益的贡献,测算分用途、分级别的分配比例。结果表明,不同级别增值收益分配比例有较大差异,政府分配比例随级别的降低而减少,集体分配比例则随级别的降低而增加,每降低一个级别商业服务业用地、工矿仓储业用地,政府分配比例平均分别减少2。66%、2。34%,集体分配比例则平均分别增加2。66%、2。34%;政府在商业服务业用地增值收益中的平均分配比例为31。58%,远高于在工矿仓储业用地增值收益中23。68%的平均分配比例。

    集体建设用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影响因素用途级别

    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剪刀差形成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肖月琦谢云王奕凯
    236-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农地的高价流转和低价流转两种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剪刀差进一步扩大的原因在于农村熟人社会自发形成的土地流转价格相对较低;以村委会引导的土地规模化流转,其价格高位运行,两者呈现出剪刀差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提出政府要创建统一的流转信息平台,促进土地流转市场的公开化;降低恋土情结,弱化人情经济;构建完善的定价机制以及价格指数的动态调整机制;采取股份制换取农民土地,警惕炒地行为。

    农地经营权农地流转价格剪刀差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