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学
河北省医学会
河北医学

河北省医学会

孟庆仁

月刊

1006-6233

hbyxzzs@heinfo.net;hbyxbjb@heinfo.net

0314-2155002

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翠桥路河北医学杂志社

河北医学/Journal Hebei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1997年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9年入编中国期刊网,主要报道全国各省市医疗、卫生、科研、管理的成果和进展以及新经验。以全国卫生技术人员为主要对象。本刊辟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中医中药、预防保健、调查报告、临床护理、卫生及医院管理、专家讲座、文献综述、技术交流、病例报告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NLR IL-6 CRP与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史梦蔡雪芹李琼
    2054-2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机体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介素-6(IL-6)、C 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联性。方法:纳入 2019 年 1 月至2023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98 例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观察患者 NLR、IL-6、CRP 水平变化,分析这些因子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联性。结果:预后不良组 NLR、IL-6、CRP 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LR、IL-6、CRP 水平与休克指数呈正相关,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412、0。381、0。354,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休克指数、SOFA评分及合并营养不良与预后不良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显示:NLR、IL-6、CRP、休克指数、SOFA评分及合并营养不良是影响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 分析显示:NLR、IL-6、CRP 评估患者预后不良的 AUC 为 0。757、0。743、0。708,NLR+IL-6+CRP 评估的AUC最高为0。84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0。774、0。836;再结合休克指数、SOFA 评分、营养不良共六项指标联合评估的AUC为0。90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71、0。806。结论: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机体NLR、IL-6、CRP 异常升高,这三项指标结合休克指数、SOFA 评分、营养状态对患者预后情况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预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白介素-6C反应蛋白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β-hCG水平TNF-α/IL-10比值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研究

    朱玲曾令芳
    2059-2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比值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纳入 2020 年 1月至2023 年1 月本院收治的GDM患者102 例,检测患者血清β-hCG、TNF-α/IL-10 比值,分析其水平变化与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关联性。结果:不良妊娠结局孕妇血清 β-hCG、TNF-α/IL-10 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不良孕产史、细菌性阴道病、年龄、HbA1c与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良孕产史及年龄、HbA1c、β-hCG、TNF-α/IL-10 比值是影响 GDM 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β-hCG、TNF-α/IL-10 评估 GDM 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 AUC 分别为 0。804(95%CI:0。695~0。912)、0。729(95%CI:0。614~0。844),二项指标联合评估 GDM 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 AUC为0。867(95%CI:0。787~0。947),最大约登指数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0。786、0。811。结论:GDM孕妇血清β-hCG、TNF-α/IL-10 异常升高与不良妊娠结局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二者联合评估对不良妊娠结局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清25-(OH)D FABP4 sVEGFR-1水平变化及与病情进展的关系探究

    孟晓辉于媛媛黄睿
    2064-2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血清25 羟维生素D[25-(OH)D]、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VEGFR-1)水平变化及与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 年10 月至2023 年10 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HDP 患者 120 例作为研究组,120 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将研究组患者根据病情进展情况分为妊娠期高血压(GH)亚组(79 例)和子痫前期(PE)亚组(41 例)。比较研究组、对照组入院时血清25-(OH)D、FABP4、sVEGFR-1 水平,并比较两亚组入院时血清 25-(OH)D、FABP4、sVEGFR-1 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分析入院时血清 25-(OH)D、FABP4、sVEGFR-1 水平与 GH 进展至 PE 的关系,比较不同妊娠结局患者入院时血清 25-(OH)D、FABP4、sVEGFR-1 水平,分析各指标评估GH进展至PE 的价值及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价值。结果:研究组入院时血清25-(OH)D 水平低于对照组,FABP4、sVEGFR-1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 亚组入院时血清 25-(OH)D 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 GH 亚组,FABP4、sVEGFR-1 水平高于GH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低血清25-(OH)D水平和高血清FABP4、sVEGFR-1 水平均为GH进展至P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35。83%(43/120),不良妊娠结局患者入院时血清25-(OH)D水平低于妊娠结局良好患者,FABP4、sVEGFR-1 水平高于妊娠结局良好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血清 25-(OH)D、FABP4、sVEGFR-1 评估GH进展至P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93、0。813、0。835,各指标联合评估的AUC为0。937,大于单独评估的 AU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血清 25-(OH)D、FABP4、sVEGFR-1 预测HDP 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AUC分别为0。810、0。757、0。772,各指标联合评估的AUC为0。930,大于单独评估的AU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P 患者血清25-(OH)D水平降低,血清FABP4、sVEGFR-1 水平升高,且是 GH 进展至 PE 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评估GH进展至PE及预测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方面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25羟维生素D脂肪酸结合蛋白4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基于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良分娩结局的预测价值

    王敏张小菜朱丽红徐珊...
    2069-2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妊娠期高血压(HDP)患者不良分娩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 年4 月至2023 年6 月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 203 例HDP 患者为研究对象(HDP 组),同期纳入100 例无流产史的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所有孕妇均在孕中期进行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检测。比较HDP 组和对照组入院时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流速比值(S/D)。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不良分娩结局相关的独立预测因素。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ogistic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HDP 组PI、RI和S/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3 例HDP 患者中,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有135 例,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66。50%。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PI、RI、S/D比值均为HDP 患者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不良分娩结局的 AUC 为 0。952,SE 为 0。324,95%CI 为 0。913~0。977(P<0。001),敏感度为0。896,特异度为0。956,约登指数0。852。结论: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在预测HDP 患者不良分娩结局风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临床风险评估的有效工具。

    妊娠期高血压子宫动脉血流参数Logistic回归模型不良分娩结局预测模型

    Hp感染胃癌组织ALK BRAF Her-2表达及预测不良预后价值

    吴敏敏陈明光刘继英
    2073-2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癌组织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同源体B1(BRAF)、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表达,并分析其对 Hp 感染胃癌预测不良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 年10 月至 2022 年 11 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 106例Hp感染胃癌患者,比较Hp感染胃癌组织、癌旁组织 ALK、BRAF、Her-2 表达阳性率差异,分析胃癌组织ALK、BRAF、Her-2 表达与Hp感染胃癌临床特征、病理表现的关系。随访1 年,根据患者术后复发或病亡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61 例)、预后不良组(45 例),比较不同预后 Hp 感染胃癌组织 ALK、BRAF、Her-2 表达;分析Hp感染胃癌组织ALK、BRAF、Her-2 表达对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及预警价值。结果:Hp感染胃癌组织ALK、BRAF、Her-2 表达阳性率(17。92%、67。92%、25。47%)高于癌旁组织(2。83%、7。55%、4。72%)(χ2=12。984、82。230、17。814,P<0。05);Hp 感染胃癌组织 ALK、BRAF、Her-2 表达阳性率在组织分化程度、浸润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中比较差异明显(P<0。05);106 例 Hp 感染胃癌患者经随访统计,纳入45 例预后不良组(32 例复发,13 例病亡),61 例纳入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Hp感染胃癌组织ALK、BRAF、Her-2 表达阳性率(35。56%、93。33%、46。67%)高于预后良好组(4。92%、49。18%、9。84%)(χ2=16。523、23。172、18。504,P<0。05);Hp 感染胃癌组织 ALK、BRAF、Her-2 表达阳性联合评估不良预后的AUC最大,为0。901(95%CI:0。827~0。950)(P<0。05),敏感度为 86。67%,特异度为93。44%,预测效能优于ALK、BRAF、Her-2 表达单独检测。ALK、BRAF、Her-2 阳性所致 Hp感染胃癌不良预后的RR值分别为 2。526(1。771~3。604)、6。611(2。205~19。821)、2。560(1。733~3。781)(P<0。05)。结论:Hp感染胃癌组织 ALK、BRAF、Her-2 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程度、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联系密切,对Hp感染胃癌不良预后有较高预测效能与预警价值。

    胃癌幽门螺杆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同源体B1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血清雌激素铁调素t-PINP/β-CTX比值联合预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骨折风险的价值

    吴旭磊刘坤王承良刘丹...
    2078-2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雌激素(E2)、铁调素(Hepcidin)、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比值联合预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OP)患者骨折风险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3 年 6 月老年女性OP 患者 205 例,根据随访 1 年期间是否发生骨折分为骨折组与未骨折组,两组均于患者入院当日清晨采集静脉血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E2、Hepcidin、血清t-PINP、β-CTX 水平,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血清 E2、Hepcidin、t-PINP/β-CTX 比值水平,分析血清E2、Hepcidin、t-PINP/β-CTX对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1 年,失访4 例,共201 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63 例发生骨折,138 例未发生骨折,骨折发生率为31。34%,将发生骨折与未发生骨折的患者分别纳入骨折组与未骨折组。骨折组年龄、绝经年限、脆性骨折史、雌激素使用史高于未骨折组,髋部、腰椎、Wald三角区骨密度低于未骨折组(P<0。05);骨折组血清 E2、Hepcidin、t-PINP/β-CTX 比值分别为(25。65±4。63)pg/mL、(76。16±15。82)ng/mL、(126。50±15。25),低于未骨折组(32。71±5。09)pg/mL、(102。43±18。90)ng/mL、(152。68±20。10),t-PINP、β-CTX 分别为(60。72±6。57)ng/mL、(0。48±0。10)ng/mL高于未骨折组(56。49±5。03)ng/mL、(0。37±0。08)ng/mL(t=9。378、9。600、5。007、8。342、9。196,P 均<0。001);血清E2、Hepcidin、t-PINP/β-CTX比值与髋部、腰椎、Wald三角区骨密度呈正相关(r=0。622、0。641、0。658、0。609、0。617、0。634、0。710、0。729、0。746,P 均<0。001);在控制年龄、绝经年限、脆性骨折史、雌激素使用史等其他因素前后,血清 E2、Hepcidin、t-PINP/β-CTX 比值仍是老年女性 OP 患者骨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血清E2、Hepcidin、t-PINP/β-CTX 比值预测老年女性 OP 患者骨折的AUC分别为0。810、0。789、0。760,最佳截断值分别为 27。77pg/mL、88。49ng/mL、142。52,敏感度分别为68。25%、76。19%、73。02%,特异度分别为76。81%、74。64%、74。64%;三者联合预测老年女性OP 患者骨折的AUC为0。918(95%CI:0。871~0。952),敏感度为87。30%,特异度为83。33%,明显优于三者单独预测(P<0。05)。结论:血清E2、Hepcidin、t-PINP/β-CTX比值与老年女性OP 患者骨密度显著相关,是发生骨折的独立影响因素,联合预测骨折风险的价值可靠。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雌激素铁调素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骨折风险

    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风险Nomogram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关艳徐文硕付莹孙铭霞...
    2084-2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TE)风险 Nomogram 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旨在为患者术后防治VTE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 年6 月至2023 年2 月我院收治 25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14d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根据是否发生 VTE 分组,分为 VTE 组(n=43)、非VTE组(n=209)。统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LASSO-Logistic 回归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VTE 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用校准曲线、ROC 曲线评估该模型。结果:VTE 组≥60 岁、高脂血症、全麻、腰背部筋膜损伤、骨密度≥-2。5g/cm2 患者比、体重指数高于非 VTE 组,骨折至入院时间、骨折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均长于非 VTE 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低于非 VTE 组(P<0。05);LASSO回归筛选变量为年龄、腰背部筋膜损伤、合并骨质疏松、体重指数、骨折至入院时间、ALB、Hb、手术时间;年龄、腰背部筋膜损伤、合并骨质疏松、体重指数、骨折至入院时间、ALB、手术时间、Hb 是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VTE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LASSO-Logistic回归获得结果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ROC曲线在训练集、验证集中该模型预测患者术后VTE具有良好预测价值,校准度结果显示在训练集、验证集中预测术后 VTE 发生率与实际情况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胸腰椎骨折术后VTE发生影响因素分别为年龄、腰背部筋膜损伤、合并骨质疏松、体重指数、骨折至入院时间、ALB、Hb、手术时间,根据所获得的因素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该模型在预测患者术后VTE发生具有良好一致性和预测效能。

    胸腰椎骨折静脉血栓栓塞风险Nomogram模型

    血清CTRP3 BGLAP及sCD44水平与创伤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骨折愈合的关联性研究

    何金海邹国友纪秉青丁亚军...
    2091-2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创伤性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FNA)术后血清补体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 3(CTRP3)、骨钙素(BGLAP)、可溶性吞噬细胞糖蛋白-1(sCD44)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骨折愈合效果的关联性。方法:纳入2019 年1 月至2023 年12 月本院收治112 例创伤性IFF患者进行研究,通过测定患者PFNA术后血清CTRP3、BGLAP 及sCD44 水平变化,并分析这些指标水平与骨折愈合效果的关系。结果:112 例患者接受 PFNA 治疗后有 23 例出现愈合不良,且PFNA术后愈合不良组血清CTRP3、BGLAP 均明显低于愈合良好组,sCD44 水平明显高于愈合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吸烟、手术时间与 PFNA 术后愈合不良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及 sCD44 水平是影响 PFNA术后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 CTRP3、BGLAP 水平是影响 PFNA 术后愈合不良的保护因素,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 曲线显示:CTRP3、BGLAP、sCD44 评估PFNA术后愈合不良的AUC分别为 0。703、0。743、0。724,而 CTRP3+BGLAP+sCD44 三项联合评估 PF-NA术后愈合不良的AUC为0。803,最大约登指数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0。957、0。528。结论:创伤性IFF患者PFNA术后血清CTRP3、BGLAP 及sCD44 水平降低与骨折愈合不良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并对骨折愈合效果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骨折愈合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骨钙素可溶性吞噬细胞糖蛋白-1

    头颅3.0T MRI评估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损伤的价值及预测出血转化的临床研究

    张楠史智超王菁王进才...
    2096-2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头颅3。0T磁共振成像(MRI)评估急性脑梗死(ACI)神经功能损伤的价值,并分析对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改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104 例ACI患者,入组后均接受头颅3。0T MRI检查,根据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分为轻度组(<7 分,34 例)、中度组(7~14 分,44 例)、重度组(>14 分,26 例)3 个亚组,又依据发病 7~10d后头颅3。0T MRI检查评估结果分为HT组(31 例)、未HT组(73 例)2 个亚组。比较不同各亚组ACI患者头颅3。0T MRI参数,并分析与神经功能损伤、HT情况的关系,进一步评估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预测HT风险。结果:VRA、FA比较,轻度组(0。15±0。03、0。30±0。08)>中度组(0。13±0。03、0。24±0。06)>重度组(0。06±0。02、0。12±0。03)(F=82。774、63。120,P<0。05);Vp、Kep、Ve、ktrans比较,轻度组(0。19±0。06、0。57±0。17、0。29±0。08、0。43±0。13)<(0。32±0。09、0。78±0。22、0。47±0。14、0。69±0。18)中度组<重度组(0。45±0。11、0。93±0。24、0。75±0。17、0。83±0。20)(F=65。855、22。384、88。892、43。605,P<0。05);HT组VRA、FA(0。08±0。02、0。19±0。06)低于未HT组(0。13±0。03、0。31±0。09)(t=9。972、7。978,P<0。05);HT组Vp、Kep、Ve、ktrans(0。38±0。11、0。85±0。25、0。56±0。14、0。72±0。21)高于未 HT 组(0。16±0。05、0。52±0。16、0。28±0。08、0。44±0。21)(t=14。065、8。063、12。881、6。220,P<0。05);头颅 3。0T MRI参数VRA、FA与ACI患者神经功能损伤、HT情况均呈负相关(r1=-0。641、-0。627,r2=-0。625、-0。611,P<0。05),Vp、Kep、Ve、ktrans与ACI患者神经功能损伤、HT情况均呈正相关(r1=0。701、0。579、0。754、0。688,r2=0。673、0。589、0。670、0。583,P<0。05);VRA、FA、Vp、Kep、Ve、ktrans联合预测神经功能重度损伤的AUC 最大,为 0。913(95%CI:0。841~0。959),敏感度为 84。62%,特异度为 87。18%(P<0。05),上述头颅 3。0T MRI 参数联合预测 ACI 患者 HT 发生的 AUC 最大,为 0。925(95%CI:0。857~0。968),敏感度为90。32%,特异度为79。45%(P<0。05)。结论:头颅3。0T MRI检查参数与ACI患者神经功能损伤、HT密切相关,VRA、FA、Vp、Kep、Ve、ktrans联合对于神经功能重度损伤、HT发生均有较高预测价值,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急性脑梗死3.0TMRI神经功能损伤出血转化

    血尿酸SHG比值TyG指数与AMI患者MACE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伍超胡学俊刘冰龚天奎...
    2102-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血尿酸、应激性高血糖(SHG)比值、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 年11 月至 2023 年 11月宣城市人民医院收治234 例 AMI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 MACE 发生情况分为 AMI 组(未发生MACE患者,n=182)和 MACE 组(发生 MACE 患者,n=5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指标,分析影响AMI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血尿酸、SHG比值、TyG指数对AMI患者MACE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梗塞至再灌注时间、血尿酸、SHG 比值、TyG 指数、Scr、cTnT、LVEF 均是影响AMI患者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血尿酸、SHG比值、TyG指数水平曲线均对AMI患者MACE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AUC>0。5),其敏感度分别为 86。54%、76。92%、67。31%,特异度分别为45。60%、67。58%、67。58%,cut-off 值分别为 337。31μmoL/L、1。16、4。21。结论:血尿酸、SHG 比值、TyG指数与AMI患者MACE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其水平越高,患者发生 MACE 风险越大,临床可将血尿酸、SHG比值、TyG指数作为AMI患者术后发生 MACE 的预测指标,以便早期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尽可能改善患者预后。

    急性心肌梗塞血尿酸应激性高血糖比值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心血管不良事件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