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学
河北省医学会
河北医学

河北省医学会

孟庆仁

月刊

1006-6233

hbyxzzs@heinfo.net;hbyxbjb@heinfo.net

0314-2155002

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翠桥路河北医学杂志社

河北医学/Journal Hebei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1997年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9年入编中国期刊网,主要报道全国各省市医疗、卫生、科研、管理的成果和进展以及新经验。以全国卫生技术人员为主要对象。本刊辟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中医中药、预防保健、调查报告、临床护理、卫生及医院管理、专家讲座、文献综述、技术交流、病例报告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槐耳多糖调节SPHK1/S1P/S1PR3信号通路对宫颈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李丽品马素艳安入征
    41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槐耳多糖(HP)调节 SPHK1/S1P/S1PR3 信号通路对宫颈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MTT检测槐耳多糖(0、25、50、100、200、400μg/mL)处理的宫颈癌细胞活力,筛选最佳药物浓度。实验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槐耳多糖低、中、高浓度组(HP-L、HP-M、HP-H 组)和槐耳多糖高浓度+SphK1 激活剂 K6PC-5 组(HP-H+K6PC-5 组),观察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PHK1、S1P、S1PR3、Snail、N-cadherin、E-cadherin蛋白水平。结果:处理24、48、72h 后,与0μg/mL比较,50μg/mL、100μg/mL、200μg/mL 和 400μg/mL 的 HP 处理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HP-L组、HP-M 组和 HP-H 组细胞 Edu 阳性率、侵袭细胞数、划痕愈合率及 Snail、N-cadherin、SPHK1、S1P、S1PR3 水平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5),E-cadherin 水平显著升高(P<0。05)。HP-H+ K6PC-5 组细胞Edu 阳性率、侵袭细胞数、划痕愈合率及 Snail、N-cadherin、SPHK1、S1P、S1PR3 水平显著高于HP-H 组(P<0。05),E-cadherin 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HP 可能通过抑制 SPHK1/S1P/S1PR3 信号通路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槐耳多糖SPHK1/S1P/S1PR3信号通路宫颈癌恶性生物学行为

    TRIM25通过EZH2介导巨噬细胞M2极化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张诗彤田新春花海洋刘洪运...
    416-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TRIM25 和EZH2 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相关巨噬细胞浸润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佛波酯诱导THP-1 为M0 巨噬细胞,将其与转染处理后的KYSE510 细胞共培养,收集共培养巨噬细胞,分为Ctrl组、sh-NC 组、sh-TRIM25 组、sh-NC+oe-NC 组、sh-TRIM25+oe-NC组、sh-NC+oe-EZH2 组和sh-TRIM25 +oe-EZH2 组。收集共培养上清液,将其加入KYSE510 细胞中,分为Ctrl组、TAM组、sh-NC+TAM组、sh-TRIM25+TAM组、sh-NC+oe-NC+TAM组、sh-TRIM25+ oe-NC+TAM组、sh-NC+oe-EZH2+TAM组和sh-TRIM25+oe-EZH2 +TAM 组。qPCR 法和 WB 法检测细胞中TRIM25、EZH2 和Arg-1 表达,放线菌酮蛋白合成抑制实验检测细胞EZH2 蛋白稳定性,FCM检测F4/80+CD206+巨噬细胞比例,CCK-8 法、克隆形成实验和 Transwell 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KYSE510 细胞中 TRIM25 和 EZH2 mRNA 和蛋白表达均高于人食管鳞状上皮细胞HET-1A(P<0。01)。与sh-NC组和sh-NC+oe-NC组相比,sh-TRIM25 组和sh-TRIM25+oe-NC 组F4/80+CD206+巨噬细胞比例和Arg-1 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sh-NC+oe-EZH2 组则升高(P<0。05)。与sh-NC+TAM组和sh-NC+oe-NC+TAM 组相比,sh-TRIM25+TAM 组和 sh-TRIM25+oe-NC+TAM 组KYSE510 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均降低(P<0。05),sh-NC+oe-EZH2+TAM 组则升高(P<0。05)。敲低TRIM25 可通过抑制 EZH2 蛋白半衰期,降低 EZH2 蛋白稳定性。过表达 EZH2 可部分逆转sh-TRIM25 对巨噬细胞和KYSE510 细胞的影响。结论:TRIM25 通过促进 EZH2 蛋白稳定性诱导巨噬细胞M2 极化,从而促进E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食管鳞状细胞癌TRIM25EZH2KYSE510细胞巨噬细胞

    CXCR4 MFAP2 KLF4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顾占国李军梁金屏石福民...
    423-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趋化因子 4 受体(CXCR4)、微纤维相关蛋白 2(MFAP2)、Krüppel 样因子 4(KLF4)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 2019 年 7 月至 2020年7 月收治的113 例DTC患者,术中留取其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DTC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 CXCR4、MFAP2、KLF4 表达水平,分析 CXCR4、MFAP2、KLF4 表达水平与 D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对DTC患者进行3 年随访,统计3 年总生存情况,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CXCR4、MFAP2、KLF4 表达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 CXCR4、MFAP2、KLF4 对 DTC 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 Cox回归模型进行DTC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DTC 组织 CXCR4、MFAP2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KLF4 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TNM分期Ⅲ期、发生淋巴结转移、肿瘤低分化者CXCR4、MFAP2 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TNM分期Ⅰ+Ⅱ期、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肿瘤中高分化者(P<0。05),TNM分期Ⅲ期、发生淋巴结转移、肿瘤低分化者 KLF4 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 TNM分期Ⅰ+Ⅱ期、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肿瘤中高分化者(P<0。05)。113 例 DTC 患者随访 3 年期间失访 8例,最终获得随访者105 例。死亡组患者CXCR4、MFAP2 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KLF4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绘制 ROC 曲线发现,CXCR4、MFAP2、KLF4 单独或联合预测DTC预后的AUC(95%CI)分别为0。692(0。562~0。823)、0。729(0。590~0。869)、0。766(0。622~0。910)、0。832(0。690~0。975),联合预测的效能显著优于单项检测(P<0。05)。Cox 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期、肿瘤低分化、CXCR4 表达升高、MFAP2 表达升高、KLF4 表达降低是 DTC 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 CXCR4、MFAP2 呈高表达,KLF4 呈低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3 年总生存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

    趋化因子4受体微纤维相关蛋白2Krüppel样因子4分化型甲状腺癌表达水平预后预测价值

    BIS指导下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和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

    朱磊磊邬薇薇高武赵仙雅...
    429-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下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和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依据患者接受的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即接受BIS指导下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TCI麻醉的髋关节置换患者纳入观察组,接受BIS指导下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的同类患者纳入对照组,建立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构建倾向性评分匹配模型分析得出观察组获取 56 例病例资料,对照组获取 49例病例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入室后(T0)、麻醉后(T1)、骨水泥后(T2)、术毕(T3)、出室后(T4)、术后3h(T5)及术后5h(T6)时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手术一般情况、丙泊酚用量、BIS值维持情况,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术前及术后1h、6h、1d、3d、7d 时刻)谵妄评分[谵妄量表分析系统(CAM-CR)],记录两组术后谵妄发生率,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术前及术后1d)的血糖(Glu)及血浆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在T1 时刻MAP 值相比T0 时刻有显著性降低(P<0。05),两组均在 T2 时刻 MAP 值相比 T0 时刻有显著性降低(P<0。05),其中对照组在T5、T6 及T7 时刻HR值相比T4 时刻出现显著性降低(P<0。05);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IS值目标范围维持时间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 1h、6h、1d、3d、7d,两组CAM-CR评分可见先升高后降低,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1h、6h、1d、3d的 CAM-CR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d的上述评分较术前和组间同时间点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谵妄发生率为5。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7%(P<0。05);术后1d,两组Glu及血浆E、Cor水平相比术前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IS 指导下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TCI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能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围手术期指标,并减少丙泊酚用量,改善BIS值维持情况,并促进患者麻醉恢复,减少术后谵妄发生风险,同时能减轻机体应激反应。

    髋关节置换术脑电双频指数指导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

    急性胰腺炎继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凝血功能及外周血TIM-3 TAT ACE2水平变化分析

    李军魏国峰蔡兆辉李海山...
    436-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急性胰腺炎继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并分析外周血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水平的变化。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20 年8 月至2022 年8 月,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诊疗的118 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亚特兰大分级标准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并据此进行分组:轻度组(n=72)和重度组(n=46),对两组患者间的凝血功能指标及外周血 TIM-3、TAT、ACE2 水平进行比较,并探究患者继发器官功能衰竭与各指标的联系。结果:重度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PT、INR、APTT和FIB)和外周血中TIM-3 和TAT水平均高于轻度组,ACE2 水平低于轻度组(P<0。05);继发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PT、INR、APTT 和 FIB)和外周血中 TIM-3 和 TAT 水平均高于未继发组,ACE2 水平低于未继发组(P<0。05);经多因素分析可知,PT、INR、APTT、FIB、TIM-3、TAT、ACE2 均会影响患者继发器官功能衰竭,其预测患者继发器官功能衰竭的AUC值分别为0。846、0。926、0。819、0。862、0。751、0。847、0。858。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凝血功能异常以及外周血中 TIM-3、TAT 的升高和ACE2 的降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急性胰腺炎继发器官功能衰竭风险有潜在的预测价值。

    急性胰腺炎器官功能衰竭凝血功能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OASIS评分联合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指数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情的相关性及对预后评估价值

    常琳琳代子艳周亚柏王桂周...
    441-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OASIS)评分联合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PALBI)指数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B)患者病情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165例AUGB患者资料,根据《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 2020》危险分级将患者分为高危组(n=44)、中危组(n=63)和低危组(n=58),比较三组入院OASIS 评分和PALBI指数,采用Spearman 相关分析OASIS评分和PALBI指数与AUGB疾病危险程度的关系,所有患者均进行临床治疗,根据治疗后是否发生再出血、重症监护、死亡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114)和预后不良组(n=51),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UGB 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OASIS评分和PALBI指数对AUGB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高危组OA-SIS评分、PALBI指数均显著高于中危组、低危组(P<0。05),中危组 OASIS 评分、PALBI 指数均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OASIS评分和 PALBI 指数与 AUGB 疾病危险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AUGB次数、呕血、幽门螺杆菌感染占比、心率、呼吸频率、OASIS评分、PAL-BI指数值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HBG、ALB、PLT值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性别、年龄、BMI、既往史、晕厥、黑便、心力衰竭占比、病因、血清 TBIL、ALT、AST、Ser、UA、BUN 水平、PT、TT、APT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AUGB 次数、呕血、OASIS 评分、PALBI指数是影响AUGB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OASIS评分、PALBI指数单独及联合预测 AUGB 患者预后的敏感度为 88。24%、70。59%、90。20%,特异度为 80。70%、78。95%、84。21%,AUC为0。897、0。806、0。929,联合诊断预测价值更高。结论:OASIS 评分、PALBI指数与AUGB患者病情相关,且对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指数预后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Chi3L1 NEFAs与糖脂代谢及骨密度的相关性

    朱瑞马洪川陈华玲杨进红...
    448-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2 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壳多糖酶3 样蛋白1(Chi3L1)、游离脂肪酸(NEFAs)与糖脂代谢及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4 月在我院收治的110 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发生骨质疏松,将 T2DM 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38 例)和非骨质疏松组(72 例)。收集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骨质疏松组中 Chi3L1 水平显著低于非骨质疏松组,而 NEFAs 水平显著高于非骨质疏松组(P<0。001)。骨质疏松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高于非骨质疏松组(P<0。05),骨密度显著低于非骨质疏松组(P<0。05)。血清Chi3L1 水平与HbAlc及HOMA-IR均呈现负相关性,与骨密度呈现正相关性(P<0。05);NEFAs水平与HbAlc及HOMA-IR均呈现正相关性,与骨密度呈现负相关性(P<0。05)。与非骨质疏松组相比,骨质疏松组 T2DM 患者握力水平低患者比例升高(P<0。05)。NEFAs、Chi3L1 均是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 Chi3L1 水平降低、NEFAs 水平升高与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有关,且与糖脂代谢及骨密度存在显著相关性。

    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壳多糖酶3样蛋白1游离脂肪酸糖脂代谢骨密度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增生的效能及影像特点分析

    李迁蒲敬泽蒋华庭宋建军...
    453-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良恶性增生的鉴别诊断效能和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 年3 月至2023 年3 月于本院行前列腺常规MRI检查和DWI检查患者126例,分析前列腺良恶性增生患者DWI 影像特点,比较常规 MRI 检查、DWI 检查对前列腺良恶性增生诊断情况及诊断效能。以前列腺良、恶性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将患者分为恶性组、良性组,比较两组患者DWI的ADC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DC值对前列腺恶性增生的诊断价值。结果:经前列腺组织病理确诊前列腺恶性病变(前列腺癌)89 例(70。63%),前列腺良性病变(前列腺炎性增生结节)37 例(29。37%)。当扩散敏感因子(b)值分别为0s/mm2、1000s/mm2、2000s/mm2 时,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列腺中央腺体表现为等、稍高、高信号,ADC 图出现稍低信号;而前列腺恶性增生患者前列腺右侧中央腺体及移行区表现为稍低、高、亮信号,ADC 图出现明显低信号。常规 MRI 检出列腺恶性增生 104例、前列腺良性增生22 例,其中准确率为84。92%、阳性预测值为 83。65%、阴性预测值为 90。9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97。75%、54。05%,kappa 值为 0。588;DWI 检查前列腺恶性增生 94 例、前列腺良性增生32 例,其中准确率为91。27%、阳性预测值为91。49%、阴性预测值为 90。63%,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6。63%、78。38%,kappa值为0。781。恶性组患者的ADC 值为(0。91±0。28)×10-3mm2/s,明显低于良性组患者的ADC值(1。59±0。33)×10-3mm2/s(t=11。769,P<0。001)。ADC值对前列腺恶性增生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895(95%CI:0。836~0。954),最佳临界值为1。20610-3mm2/s,灵敏度为86。52%,特异度为78。38%。结论:前列腺恶性增生组织DWI 信号强度较前列腺良性增生显著增强,但 ADC 图信号明显降低,DWI检查对前列腺恶性增生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强,ADC值对前列腺恶性增生表现出良好的诊断价值。

    前列腺恶性增生良性增生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效能影像特点

    动态床旁超声IVC及变异率联合CVP在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监测价值

    刘志远杨桂才王春顾奕...
    457-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床旁超声下腔静脉(IVC)及变异率联合中心静脉压(CVP)在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监测价值。方法:选取脓毒症休克患者9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 例)。对照组以CVP 监测为依据指导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以动态床旁超声 IVC 及变异率联合CVP 监测为依据指导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 72h 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MAP、CVP、乳酸(LAC)],病情程度[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统计患者24h复苏液体量、ICU住院时间,治疗6h、24h、72h复苏达标率,28d病死率。结果:治疗后,两组HR、LAC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MAP、CVP 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苏液体量、ICU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 72h 时,观察组复苏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28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动态床旁超声IVC及变异率联合CVP 监测下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复苏液体量,缩短ICU住院时间,提高复苏达标率,促进病情转归。

    脓毒症休克液体复苏床旁超声中心静脉压

    裤形吻合与RY吻合方式在胃癌全胃切除后的应用价值比较

    王亮赵军汪兵史良会...
    462-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裤形吻合与 Roux-en-Y(RY)吻合方式在胃癌全胃切除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3 年5 月我院收治的行全胃切除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08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RY吻合组54 例、裤形吻合组54 例,两组均接受全胃切除术治疗,RY 吻合组、裤形吻合组分别于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以RY吻合方式、裤形吻合方式行消化道重建。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营养指标[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及预后营养指数(PNI)]、生命质量(QLQ-C30)及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无意义(P>0。05)。RY吻合组术中 1 例由于肠管尺寸原因更换吻合器,RY吻合组术中吻合器更换率高于裤形吻合组,但两组比较无意义(P>0。05)。裤形吻合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RY吻合组(P<0。05)。裤形吻合组远期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RY吻合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 3 个月、6 个月营养评价指标 TP、Hb、ALB、PNI 均升高,且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P<0。05),在两组术后指标比较中,裤形吻合组 TP、Hb、ALB、PNI高于RY吻合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个月、6 个月生命质量QLQ-C30 评分均升高,且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P<0。05),在两组术后指标比较中,裤形吻合组生命质量QLQ-C30 评分高于RY吻合组(P<0。05)。结论:与RY吻合的胃癌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比较,裤形吻合所带来的并发症较低,且裤形吻合在抗胆汁反流、反流性食管炎、食物排空障碍方面优于RY吻合,患者术后可获得更好的营养支持,患者生命质量显著提高,应用价值较高。

    裤形吻合Roux-en-Y吻合胃癌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