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合成技术及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合成技术及应用
合成技术及应用

戴钧明

季刊

1006-334X

ycsta@sina.com

0514-83233547

211900

江苏仪征市仪化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合成技术及应用/Journal Synthetic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二氧化碳发泡制备低介电聚酰亚胺/POSS复合泡沫

    李新澳李文娟叶长怀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满足快速发展的通讯行业对低介电材料的需求,多孔材料因其低介电的特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二氧化碳发泡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多孔材料,其制备过程使用物理发泡剂,经济环保.为了制备低介电聚酰亚胺(PI)材料,我们使用二氧化碳发泡方法制备PI泡沫,研究无机粒子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的添加对复合泡沫孔结构的影响.系统研究了在不同浸润条件和发泡条件下泡沫形貌的变化规律,制备出平均孔径最小为 0.46 μm的复合泡沫以及最高孔隙率为 45%的复合泡沫.POSS的引入以及内部空气的存在降低了PI/POSS复合泡沫的介电常数,当PI/POSS复合泡沫的孔隙率为45%时,介电常数为2.35.在1~106 Hz的频率范围内,PI/POSS复合泡沫的介电常数保持稳定,同时可以保持发泡前 30%的拉伸强度.

    聚酰亚胺二氧化碳发泡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孔隙率介电常数

    聚对苯二甲酸-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共聚酯的结晶性能研究

    郭颖王树霞黄洛玮司虎...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DMF)、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DMT)和乙二醇(EG)为原料,采用酯交换-熔融缩聚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 DMF 含量的聚对苯二甲酸-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共聚酯(PEFT).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 150~180℃预结晶 10~40 min的PEFT和聚 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的熔点和结晶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EFT和PEF在不出现黏连的情况下,都保持较快的结晶速率,预结晶温度 170℃为最佳.DMF共聚单元比例不高于15%或不低于 95%时,PEFT具有一定的结晶性能,当DMF共聚单元比例在 15%~95%之间时,PEFT结晶困难;当DMF共聚单元比例不高于 15%时,PEFT 与 PET 晶体结构相同,当 DMF 共聚单元比例为 95%时,PEFT与PEF晶体结构相同,共聚单体的少量引入不会改变共聚酯的晶体结构.

    PEFT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预结晶结晶度

    十四烷二酸共聚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流变及可纺性研究

    常玉周倩夏峰伟朱兴松...
    16-2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改性单体十四烷二酸添加量对共聚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流变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共聚酯表观黏度(ηa)、黏流活化能(Eη)和非牛顿指数(n)与剪切温度及剪切速率的关系,并研究了不同共聚酯的熔融纺丝性能.结果表明:共聚酯属于典型的假塑性非牛顿流体,ηa和Eη随十四烷二酸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着温度升高,非牛顿指数n值变大,在 270、275、280℃时共聚酯n值均略低于空白PET;在 285℃,十四烷二酸添加量为4%的共聚酯n值与空白PET相当.共聚酯的结构黏度指数(Δη)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285℃时,十四烷二酸添加量为 4%的共聚酯与空白PET的Δη值相当.随着十四烷二酸添加量增加,组件压力下降,纺丝机负荷下降.与常规聚酯相对比,十四烷二酸改性共聚酯纤维基本能够符合服用纤维的强伸性能指标,表现出较好的可纺性,并且纤维的柔软程度得到一定提升.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十四烷二酸共聚改性流变性能非牛顿指数

    PBT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领域的应用

    刘亚迪张建杨钟李庆男...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在充电桩的设计和制造中,材料的选择对产品的安全性、耐用性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作为一种高性能工程塑料,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领域展现出较大的应用潜力.本文旨在探讨PBT材料在充电桩领域的优势、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工程塑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高分子量聚丙烯腈聚合工艺研究进展

    王佳慧赵亚奇李佳慧苏文聚...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丙烯腈是制备高性能碳纤维的重要前驱体材料,其分子量对最终碳纤维的力学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不同的聚合工艺会影响聚丙烯腈的分子量.针对不同聚合方法选择的共聚单体和引发剂,结合其聚合工艺特点和产物特性,对高分子量聚丙烯腈的制备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合适的共聚单体和引发剂是制备高分子量聚丙烯腈的必要条件.混合溶剂沉淀聚合是制备碳纤维用聚丙烯腈前驱体过程中较具潜力的方法.

    高分子量聚丙烯腈聚合工艺共聚单体引发剂

    湾位双键官能化苝酰亚胺的合成及其溶液自组装行为研究

    赵浩儒鄂曾泽顾丹丹桑伟慧...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苝酰亚胺的改性,合成了湾位双键官能团化、侧链为燕尾链的苝酰亚胺衍生物 1,7-vinyl-PDI-EH.通过控制变量、优化合成反应条件,以反应浓度3.5 mg/mL 在色谱纯级别(HPLC)四氢呋喃中反应2 h时,目标产物产率最高.进一步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荧光光谱以及浓度依赖光谱对其光物理性能和自组装行为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1,7-vinyl-PDI-EH在氯仿溶液中浓度达到 1.1×10-4 mol/L后随着浓度增大荧光淬灭,7.0×10-4 mol/L时分子产生明显自组装.通过氯仿和甲醇体系的双扩散晶体培养,得到 1,7-vinyl-PDI-EH晶体,其在结晶状态下仍有一定荧光性能.

    苝酰亚胺湾位取代双键官能团化合成表征溶液自组装

    CHDM/ISB改性PET共聚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景旋胡利如孙玉洁王余伟...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合成兼具耐热性能和良好机械性能的共聚酯材料,以异山梨醇(ISB)、1,4-环己烷二甲醇(CHDM)为改性单体,与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EG)通过直接酯化-熔融缩聚法制备 CHDM/ISB 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共聚酯(PEICT).在固定醇酸物质的量之比和ISB添加量的条件下,研究CHDM与ISB不同配比对共聚酯性能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重分析仪对共聚酯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ISB和CHDM成功引入到共聚酯分子链中,共聚酯的数均分子量(Mn)在 29 000~30 000 g/mol之间,多分散系数为1.99 左右.当ISB添加量一定时,随着CHDM添加量的增加,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提高,热稳定性略微降低,拉伸强度逐渐降低,但冲击强度得到提高.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异山梨醇热性能力学性能

    《合成技术及应用》编委招募

    《合成技术及应用》编辑部
    46页

    电力系统稳定器在PTA装置空压机组的仿真应用分析

    黄从洋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大型余热发电机组受工艺生产波动影响,系统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引入电力系统稳定器(PSS)作为励磁调节器的附加控制.介绍了PSS的类型与特点,并选择PSS4B作为控制模型,基于 300 万吨PTA项目空压机组实际参数,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模拟发电机在不同工况与扰动条件下的运行情况,仿真结果验证了PSS4B的有效性.

    电力系统稳定器PTA装置余热发电空压机组仿真分析

    水冷型高温屏蔽泵故障监测及数据分析

    张灵修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水冷型高温屏蔽泵结构、介质流向、常见故障类型和对应保护方式.通过对某聚酯项目中三台同规格屏蔽泵的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设备在故障不断加剧过程中轴承磨损、定子腔压力和定子绕组温度等关键监测指标的变化趋势和相关性.在运行数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合理设置监测报警阈值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现场巡检和DCS监控报警设置建议.

    高温屏蔽泵轴承磨损监测故障分析设备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