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合成技术及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合成技术及应用
合成技术及应用

戴钧明

季刊

1006-334X

ycsta@sina.com

0514-83233547

211900

江苏仪征市仪化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合成技术及应用/Journal Synthetic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ET-PTMG聚醚酯降解行为研究

    潘小虎李乃祥王雪盼庞道双...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熔融缩聚法,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聚四氢呋喃(PTMG)为原料,合成了不同PTMG组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四氢呋喃聚醚酯.通过热失重分析法(TGA),在氮气和空气中对聚醚酯的热降解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聚醚结构的引入降低了聚醚酯的热稳定性,并且对氧气敏感.应用Kissinger方法计算了 PET及其聚醚酯在空气中降解的表观活化能,发现PET降解分为两步,活化能分别为179 kJ/mol和148 kJ/mol;而聚醚酯降解为三步,活化能范围为66~97 kJ/mol、196~197 kJ/mol和135~142 kJ/mol.应用Flynn-Wall-Ozawa方法研究显示,聚醚酯在降解初期活化能较低,热稳定性较差;但在反应后期,其活化能高于PET,显示出相对较高的热稳定性.

    聚醚酯热氧降解降解动力学

    PCDL-PBT热塑性弹性体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杨钟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聚碳酸酯二元醇(PCDL)为软段,对苯二甲酸(PTA)和1,4-丁二醇(BDO)共聚物为硬段,合成了一系列PCDL-PBT型热塑性弹性体.通过红外光谱仪表征了弹性体的化学结构,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以及热重分析仪测试了弹性体的热性能,并测试了其流动性能、动态热机械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聚碳酸酯型弹性体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随着弹性体中PCDL含量的增加,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熔点(Tm)逐渐降低;弹性体的断裂强度呈现下降趋势,断裂伸长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弹性体的储能模量下降,损耗因子升高并且向低温方向移动,tanδ峰值由0.157 升高至 0.284.

    热塑性弹性体聚碳酸酯二元醇热性能动态热机械性能

    锑系和钛系聚酯的固相缩聚研究

    周倩朱兴松常玉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乙二醇钛对聚酯固相缩聚反应及聚酯切片性能的影响,采用小型固相缩聚装置研究了分别以乙二醇钛与乙二醇锑为催化剂制备聚酯的固相缩聚反应动力学,并对两种催化剂制备的增黏切片进行注塑试验.结果表明乙二醇钛制备的聚酯固相缩聚反应活化能为74.6 kJ/mol,高于乙二醇锑制备的聚酯的56.7 kJ/mol.采用乙二醇钛制备的增黏切片和注塑加工的瓶坯热稳性能都优于乙二醇锑制备的增黏切片和瓶坯.

    钛催化剂瓶用聚酯固相缩聚反应动力学

    仪征化纤引领绿色包装新潮流—BG805与BG806两款绿色新材料正式投放市场

    夏峰伟
    17页

    二苯并14-冠-4双链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陈依娜冯训达
    18-2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冠醚表面活性剂由冠醚作为亲水基团连接亲脂性的长链烷基构成,因其离子络合能力广泛应用于相转移催化、金属离子萃取以及膜分离领域.相比于单链的表面活性剂,双链表面活性剂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具有独特的界面性质.为了制备一种冠醚双链表面活性剂,利用邻苯二酚和1,3-二溴丙烷通过亲核取代反应生成中间体二苯并-14-冠-4,通过酰基化和氧化重排反应在冠醚中间体的苯环上引入酯基,水解后得到羟基再与酰氯反应成功制备了冠醚双链表面活性剂D12-DB14C4.通过核磁氢谱和红外光谱对D12-DB14C4和中间体进行了表征,确认了反应产物的结构正确性.产物D12-DB14C4的纯度较高,产率为70%,为其在更多领域中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

    冠醚双链表面活性剂合成

    MarTECH环管淤浆法生产聚乙烯的工艺技术发展及应用

    苏廷李栋李传峰
    23-2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CPChem公司的MarTECH环管淤浆法聚乙烯生产工艺技术,目前已经成为工艺成熟、操作灵活且适配多种催化剂的先进工艺之一.通过Ziegler-Natta催化剂、Phillips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的应用,以及其独特的"后加氢"双峰高密度聚乙烯(HDPE)生产工艺,MarTECH可以生产多种高性能聚乙烯.本文综述了其工艺流程、适用催化剂、聚乙烯树脂产品,以及国内应用情况等,为国内聚乙烯工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提供参考.

    聚乙烯环管淤浆法工艺后加氢催化剂

    含联苯结构双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在齿科修复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黄清琳任志伟张绮月吕梦婷...
    2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齿科修复材料的研究领域内,广泛使用了有机单体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TEGDMA),该单体显著提升了材料的加工与成型性能.然而,利用TEGDMA所制备的材料普遍面临强度不足以及聚合收缩率大的问题.以3,3',5,5'-四甲基联苯二酚(TMBP)为原料,通过醚化和成酯两步反应,合成了一种含联苯结构的双丙烯酸酯单体(GTMBP).在筛选较优的材料配方前提下,将其部分替代传统齿科修复材料的稀释单体TEGDMA,采用旋转流变仪、红外光谱仪和万能试验机等探究其对齿科修复树脂材料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含有双丙烯酸酯基团和联苯结构的GTMBP分子被成功合成且具有低剪切黏度(0.29 Pa·s)以及高折射率(1.54)特性;与相同含量配比的TEGDMA体系相比,GTMBP作为有机单体构筑的齿科修复材料体系既可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弯曲强度为125.27 MPa,也实现了较低的聚合收缩率(2.23%).这类有机单体的研究,有望为后续新型高强低收缩齿科复合材料的产业化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联苯结构有机单体齿科修复材料强度性能聚合收缩

    对位芳纶/炭黑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陈金豪彭家璇庄燕刘娜...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对位芳纶纤维结构规整,表面改性困难,功能相对单一,通过干喷-湿法纺丝工艺,向对位芳纶前驱液中引入炭黑进行功能化改性,制备出对位芳纶/炭黑复合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其形貌以及结构进行表征并采用热重分析仪、电子单纤维强力机、热红外成像仪探究对位芳纶/炭黑复合纤维的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未引入炭黑的对位芳纶纤维,对位芳纶/炭黑投料质量比为95∶5的复合纤维断裂伸长率增长了97.13%,而断裂强力保留率为73.82%,仍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此外在红外灯辐照7 min后,温度变化高达34 ℃,展示出良好的光热转换性能.

    对位芳纶炭黑干喷湿法力学性能光热性能

    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的热性能研究

    吴华志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的热性能,制备了不同聚四氢吷喃(PTMG)添加量的TPEE样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仪(TG)研究了 PTMG添加量对TPEE熔点、熔融热焓、熔融结晶温度、熔融峰型和熔融结晶峰型等热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不同PTMG添加量对TPEE的非等温结晶行为,不同PTMG添加量对TPEE弹性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软段PTMG添加量的增加,TPEE共聚酯的熔点逐渐下降,熔融峰及熔融结晶峰逐渐变宽,TPEE的非等温结晶峰向低温方向移动,且半结晶周期变长,结晶速率下降.通过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确认了少量PTMG的引入改变了 PBT分子链的结晶生长方式,降低了结晶速率常数;但PTMG添加量进一步增加,不会对结晶生长方式产生影响,仅降低结晶速率.TPEE熔点、熔融结晶温度与PTMG添加量成线性关系,且相关性较好.随着PTMG添加量的增加,TPEE的起始分解温度Ti相差不大,但其最大降解速率对应的温度Tmax呈逐步上升趋势,TPEE弹性体的热稳定性逐渐增强.

    热塑性聚酯弹性体聚醚软段熔融结晶非等温结晶热降解

    棉涤/PBT/PET包芯纱细纱工艺研究

    李娜陈海燕刘伟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弹性包芯纱是以氨纶作为芯丝的,但氨纶纤维易变黄、强力低.以棉涤(40/60)混纺粗纱为包覆纱,PBT/PET复合长丝为芯丝,制备棉涤/PBT/PET包芯纱.以细纱环锭纺为基础工艺路线,研究了弹性包芯纱捻系数和预牵伸张力对包芯纱成纱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捻系数为350时,预牵伸张力为1.90时,包芯纱强伸性较好,断裂强度为20.8 cN/tex;捻系数280,预牵伸张力1.90时,条干CV值最优,为12.09%;捻系数280,预牵伸张力2.00时,5%定伸长下1次、3次和5次弹性回复性能较高.

    PBT/PET包芯纱细纱工艺弹性回复率条干强伸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