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王全金

双月刊

1005-0523

ecjtuxb@qq.com

0791-7046855

330013

中国南昌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华东交通大学学报》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综合类学术理论双月刊,刊登本校师生以及相关院校、企事业单位的反映教学科研最新成果及高新技术发展成就稿件。学报坚持立足学校,面向社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促进学术交流,为学校教学、科研及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社会发展服务。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主要刊载数理化、土木建筑工程、机电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电气与电子工程、信息工程、经济学、管理学、文史哲、法学、外国语言文学、体育学、艺术学、艺术设计等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综合性学术评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借用对向车道通行的高速公路施工控制区梯级限速研究

    吕路丁天郭忠印侯福金...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使车辆平稳快速地通过借用对向车道通行的高速公路施工控制区,对施工控制区梯级限速方案进行了研究.[方法]首先,采集并分析不同施工控制区断面交通流速和车头时距变化;其次,根据车辆轨迹特征计算末级限速值,基于车辆减速运动特征和驾驶人注视特点制定施工控制区梯级限速方案;最后,构建驾驶模拟实验场景,通过安全与效率协调优化的评价指标对所建立的限速方案进行评价.[结果]结果表明:中分带开口区平均车速和车头时距最小.当中分带开口长度为70m的两车道时,形成以40 km/h为最终限速值、以20 km/h为降速幅值、以过渡区起点上游50m为最终限速标志位置的变间距高速公路施工控制区限速系统.[结论]驾驶模拟实验表明,同《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中的两级限速方案相比,所建立的梯级限速方案可使施工控制区综合效率指数提高9.15%,综合安全指数提高27.62%.

    高速公路施工控制区借用对向车道通行交通特性安全与效率限速

    基于改进Unet模型的混凝土裂缝分割研究

    潘远周双喜杨丹
    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桥梁、隧道等环境下产生的混凝土裂缝情况复杂、干扰因素多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Unet模型(A-Unet)的裂缝检测方法.[方法]以Unet网络为基础,研究了编码器的深度如何影响模型训练时间、检测精度.在解码过程中设计一种融合空间和通道注意力模块,将高分辨率的浅层特征与上采样获得的深层特征信息赋予不同权重,进一步增强裂缝特征.同时,增加dice损失函数对模型进行评价,减少因检测目标与背景数量相差较大,导致评价不准确的问题.[结果]在测试数据集中进行评价,精确度,MIou,召回率分别达到94.70%,86.16%,91.34%.A-Unet模型检测效果明显优于其他5种模型.[结论]利用该方法检测混凝土裂缝精度得到较大提升,且节约了模型训练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混凝土裂缝深度学习注意力机制裂缝识别语义分割

    钢桥面板顶板-U肋焊缝裂纹萌生特征及扩展规律

    白文畅袁周致远吉伯海傅慧...
    2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轮载作用下钢桥面板顶板-U肋焊缝裂纹的萌生特征及扩展规律.[方法]通过有限元方法建立钢桥面板节段模型,分析了不同轮载位置下构造的变形特征,明确了轮载位置与典型变形特征的对应关系,相应建立了3种局部简化模型.在局部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应力分布确定了裂纹萌生特征,并基于断裂力学进行裂纹扩展三维数值模拟.[结果]模拟结果表明,在以顶板为主的变形条件下,顶板焊趾和顶板焊根的最大主应力明显大于U肋焊趾处,裂纹产生后Ⅰ型应力强度因子远高于Ⅱ型和Ⅲ型;在以U肋为主的变形条件下,顶板焊根和U肋焊趾处的最大主应力垂直于U肋厚度方向,裂纹产生后Ⅱ型和Ⅲ型应力强度因子占Ⅰ型应力强度因子K的20%~30%.[结论]实桥中轮载偏离焊缝正上方时,疲劳裂纹易从顶板焊根和顶板焊趾处萌生且沿顶板厚度方向扩展,以Ⅰ型裂纹为主;当轮载位于焊缝正上方时,疲劳裂纹易从顶板焊根和U裂焊趾处萌生并大致垂直U肋腹板扩展,属于Ⅰ-Ⅱ-Ⅲ复合型裂纹,且扩展速率较快.

    钢桥面板顶板-U肋焊缝疲劳裂纹轮载作用萌生特征扩展规律

    无封装FBG应变传感器在不同布设方式下的标定试验研究

    朱怀龙王其标朱碧堂邱松...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光纤光栅(FBG)应变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测量应变的仪器逐渐运用到土木工程领域中,其能运用的关键在于传感器的布设以及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和环境对灵敏度系数进行标定.为了确定表面直接粘贴和开槽植入两种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布设方法的测量精度.[方法]提出了一种用于沉桩试验的无封装FBG灵敏度系数的标定方法,并通过采用圆形无缝钢管作为基体对两种布设方法进行标定试验研究.[结果]在逐级加载阶段,开圆形凹槽植入粘贴法所得到的标定系数比表面直接粘贴更小,而表面直接粘贴法更接近理论值,开槽植入和表面粘贴法所得到的标定系数与理论值相比最大误差分别为2.84%和0.33%;在逐级卸载阶段,两种布设方法光纤的中心波长存在一定的滞后,但标定系数与加载阶段相差不大.[结论]在FBG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试验环境情况以及在试验允许误差范围内选择合理的光纤光栅布设方案及标定方法.

    光纤光栅布设方法沉桩试验标定试验灵敏度系数

    再生陶瓷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试验研究

    王伊黄宏帅子坤胡文斌...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研究不同再生陶瓷骨料类型和取代率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利用再生陶瓷细骨料以0、10%、20%、30%、40%、50%、60%、70%、80%、90%和100%取代率等质量替换天然河砂制作再生陶瓷细骨料混凝土(CRFC).[方法]在再生陶瓷细骨料全取代(100%)天然细骨料的基础上,采用再生陶瓷粗骨料等质量替换天然碎石制作再生陶瓷粗细骨料混凝土(CRC),研究CRFC和CRC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分析废弃墙地砖陶瓷作为混凝土再生骨料的可行性.[结果]研究表明:采用再生陶瓷细骨料取代天然细骨料配制的CRFC在和易性、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性能方面与普通混凝土相差不大;CRC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再生陶瓷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结论]废弃陶瓷砖可以作为粗、细骨料用于制备混凝土.采用再生陶瓷粗骨料时需要根据其吸水率加入附加用水以确保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界面过渡区的粘结强度和粗骨料类型是分别影响CRFC和CRC破坏形态的主要因素;再生陶瓷细骨料全部取代天然细骨料时,建议再生陶瓷粗骨料取代率小于50%.

    再生陶瓷混凝土粗骨料细骨料抗压强度弹性模量

    峨汉高速隧道排水系统结晶规律室内模拟试验

    冷浩刘士洋李宗意张一安...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探索隧道排水系统在地下水渗流作用下排水管道内结晶堵塞分布规律,提出峨汉高速隧道排水系统结晶规律室内模拟试验.[方法]依托峨汉高速廖山隧道工程,建立1∶5隧道排水系统室内模拟试验,同时结合现场取样地下水分析结果配置相同离子成分的试验溶液开展室内试验.[结果]结晶堆垛方式主要是大量堆垛,属于同分异构晶体类型,主要成分为方解石型碳酸钙;随着水流量增加,结晶量提高,结晶速率越快,其中横向排水出口的266.8 mL/s水流量工况下的累积结晶总量最高;缓和的排水管坡度有利于隧道排水管道内结晶物的生成;排水管接头处结晶总量(30%)>横向排水出口(27%)>横向排水管(19%)>纵向排水管(15.2%)>环向排水管(8.3%),隧道排水系统中结晶堵塞的关键位置是排水系统接口处和横向排水管出口处.[结论]研究有效分析出了排水管道内结晶堵塞分布规律,对保障隧道排水系统通畅有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隧道工程排水系统结晶堵管模拟试验

    基于自抗扰解耦的电力电子牵引变压器整流级直接功率控制

    张辉宋平岗连加巍刘德松...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改善电力电子牵引变压器(PETT)整流级在传统dq电流解耦双闭环控制下抗干扰能力差、对参数变化敏感、谐波含量高等问题.[方法]通过对直接功率控制(DPC)的解耦方式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无需系统角频率和电感参数基于自抗扰控制(ADRC)的功率解耦控制器.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模型进行不同工况的仿真分析.[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新型控制策略较传统控制策略网侧电流THD值减少5.38%,等效电感突变时电压跌落值减少48 V,电压频率偏移时电压跌落值减少14 V,新型控制策略在负载突变和负载不平衡工况下具有较好的平衡控制效果.[结论]该控制器通过解耦实现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精确且独立的控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单相级联H桥整流器电力电子牵引变压器自抗扰解耦电容电压平衡直接功率控制

    基于Transformer的交通标志检测模型研究

    严丽平张文剥宋凯蔡彧...
    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解决在复杂环境下,对小目标特征困难以及对小目标检测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交通标志检测基干模型.[方法]通过充分利用卷积和Transformer的优势,构建了一种注意力融合的多尺度特征提取基干模型,能够使基干网络以全局上下文信息为支撑,有选择地增强有用信息的特征,并抑制不重要的特征.此外,为了在增强特征融合的同时防止网络退化,还加入了类池连接.最后,在TT100K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以该模型为骨干的元体系结构取得了最高84%的mAP,与基线模型相比mAP最大提升约7%.[结论]模型在提高特征提取效果的同时,也为交通标志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交通标志检测自动驾驶Transformer注意力融合

    UDN中面向安全卸载的多目标联合优化算法研究

    周天清王博博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随着各类移动应用与服务的迅猛增加,移动终端电池容量同能量消耗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此外,超密集网络(UDN)中小基站的超密集部署使得网络干扰变得更为复杂,且位于网络边缘的服务器易遭恶意攻击.[方法]针对多任务UDN,通过联合优化用户设备(UE)关联、密码服务分派、UE功率控制、UE与小基站的计算资源分配以最小化标准总能耗与标准总安全成本之权和.首先,为UDN构建MEC和本地计算的系统模型;然后,构建上述权和最小化问题并为其设计了进一步改进的分层自适应搜索(FIHAS)算法.[结果]仿真中,FIHAS能够获得较其他算法更低的权和,且在降低总成本方面更具优势.[结论]总体上,FIHAS能够获得较其他算法更优的系统性能.

    超密集网络安全卸载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

    基于出行链的铁路车站开通初期客流预测研究

    叶玉玲朱资岳汪龙洋宋唯维...
    7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解决铁路车站开通初期客流预测缺乏数据支撑,以及估计不同交通方式成本来计算客流转移量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的问题.[方法]以新开通南沿江城际铁路江阴站为例,考虑该线与既有高速及城际铁路的线位关系,基于城际出行链,依托旅客出行行为调查对区域内可选择的不同交通方式的城际出行效用进行定量计算,采用Multinominal Logit(MNL)模型,区分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结合客流分配现状对效用变量系数进行标定,据此预测南沿江城际铁路江阴站开通后发往南京、上海枢纽的客流量,同时结合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推演计算发往沿线其他站点的客流.[结果]结果表明,南沿江城际铁路江阴站的开通可以有效吸引江阴地区原本选择既有铁路、公路去往南京、上海的客流以及选择公路去往南沿江城际铁路沿线其他城市的客流.[结论]因此,南沿江城际铁路的开通能有效缓解辐射范围内既有铁路、公路的运输压力,客流预测结果还将支撑站点运力资源配置优化研究.

    铁路运输客流预测MNL模型出行效用城际出行链旅客出行行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