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孙汝君

双月刊

1008-8970

bjb9814@yahoo.com.cn

0451-86669841

150081

哈尔滨市香坊区哈平路217号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的高校毕业生跟踪调查研究

    柴丽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厦门某高校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研究,诊断出学校在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等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并给出了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重视创新教育、加强就业指导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

    高校毕业生跟踪调查人才培养质量

    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与提升路径

    聂述文张世懂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不仅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重要保障.高校应把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纳入人才培养工作,融合思政教育、打造专项网络媒体教育平台,发挥文化育人功效、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联合家庭力量、实现良性循环,从三方面保证积极教育理念的全面渗透,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心理品质及乐观积极的思维模式,强化大学生的积极认知、情感和意志,培育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一带一路"背景下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张永金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可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职业发展.当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存在学生缺乏思想认知、知识储备不足、缺乏有效实践、教师知识水平欠缺、中国传统文化缺失及小语种课程开设不足等问题.因此,高校应注重氛围营造,培养国际思维;拓宽学习渠道,强化线上传播;创建实践路径,提升交际能力;改革教师团队,引入外籍人才;坚定思想信念,强化民族意识;开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的小语种选修课,以此来保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培养质优量足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一带一路"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力培养

    "三全育入"背景下高校资助育入创新路径探析

    丁杰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助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三全育人"立足全员全程全方位导向,为资助育人提供了新思路,拓展了资助育人的边界和路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至今,育人功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机制局限、主体受限、形式有限的现实情况阻碍了育人成效的发挥,唯有推陈出新,以"互联网+"技术平台为依托、聚合"家校企"多元力量、推进物质精神双向激励、协同打造"授人以渔"的长效发展体系,才是提升资助育人工作实效性和长效性的新时代路径.

    "三全育人"高校资助育人

    以"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入的有效策略

    张海燕张榕殷献茹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意识形态教育复杂性的体现,也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想前提.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还存在课程思政与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要素及教育理念无法有效衔接,与专业课程无法有效协同,体制机制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效果.高校应通过构建课程思政自上而下的协同育人机制、强化课程思政常态化师资互动、促进思政元素和课程内容协同育人、健全课程思政育人评价机制四方面,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教学同向同行,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完美展现出来,培育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专业课程思政课程

    马克思道德思想及当代价值探析

    满琳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德观作为马克思理论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对马克思道德观发展演变的研究,能够发现马克思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旧道德对人的剥削压迫,并最终导致人性异化的基础上,阐发了以自由为核心、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性复归为主要内容的新道德.坚持将马克思道德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有利于评估我国道德现状,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对我国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道德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批判

    民族地区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策略研究

    王蕾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地区强化各族同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符合我国的相关民族政策,又能够满足民族地区优化国家治理体系、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的需要,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民族地区要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制度优势,以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物质基础,夯实民族地区广大同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嵌入式教育强化面向当地各族同胞,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强化民族地区各族同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民族团结

    新疆红色文化的发展现状、传播困境与路径创新

    许鑫阿迪拉古丽·吾买尔李珝宁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讲好中国故事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手段.而讲好新疆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此时,利用新疆红色文化讲述新疆故事便成为一个重要突破口.新疆地处"一带一路"的必经之路,自南向北与8个国家接壤,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拥有许多优秀的红色文化资源.针对新疆红色文化对外传播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梳理大众对新疆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了解渠道、作用和需求,挖掘出新疆红色文化传播现有不足之处并提出策略建议.

    新疆红色文化文化传播

    心理资本对高校青年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

    陈瑶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青年教师工作投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但是仍有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存在工作热情不足、工作投入减少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其工作压力较大、高校的工作吸引力减小和高校管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存在不科学之处等.研究表明,心理资本对教师对工作投入有正向作用,高校青年教师可从增强自我效能感、锻造韧性、培养乐观心态、提升希望水平等途径来加强其工作投入.

    心理资本高校青年教师工作投入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教师质量发展分析

    唐玉兔丁杰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质量直接影响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基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自评报告,分析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教师质量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改进对策.规范教师招聘和优化教师结构,可以提高教师准入门槛;融合教学方法和提升跨文化能力,可以强化教师教学质量;教学科研结合和加强校际合作,可以提升教师科研质量.

    中外合作办学教师质量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