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河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河学院学报
黑河学院学报

贯昌福

双月刊

1674-9499

hhxyxuebao@163.com

0456-6842083,6842084

164300

黑河市教育科技区学院路1号

黑河学院学报/Journal heihe xueyuan xuebao
查看更多>>黑河学院学报的办刊宗旨是充分发挥黑河学院的区位优势、专业特色和学术特长,发表教学科研学术成果,促进学科建设和办学特色发展,搭建中俄高校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平台,推动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学报主要刊发中俄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为中俄高校教师及研究院所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层治理共同体:生成逻辑、现实困境与构建路径——以经济欠发达地区为分析侧重点

    周萍
    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工作原则之一是:"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基于此,深入思考基层治理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和生成逻辑,以经济欠发达地区为分析侧重点,简要剖析当前基层治理共同体形成的现实困境,针对性地提出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实践路径,旨在对培育基层共同体意识,凝聚价值共识,助推基层治理效能提供一个框架性的阐释。

    基层治理共同体生成逻辑现实困境构建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与特色及其世界意义

    胡旭东虞满华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是以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为指导的现代化。历史、文化、国情形成的历史底色、文化底色与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构成了独具一格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体现在以"和合"为特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创新"为核心,超越了西方式现代化模式的狭隘性。中国式现代化蕴涵着丰富的世界意义,打破了西方式现代化模式定于一尊的"神话",拓展了走上现代化的途径,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鲜活样板",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底色文化特色世界意义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中亚农业合作提升对策研究

    白鹏飞常冀明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亚五国作为"一带一路"发展框架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近年来,中国与其农业合作日益深化。中亚五国农业生产概况包括农产品贸易、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投资与项目合作、农业技术与人力资本等与中国进行农业合作,其农业优势不突出、农业市场发育滞后、农业领域的保护支持制度不完善和农业发展模式单一影响着中国—中亚农业合作的效果。应以以下方法解决问题,推进合作进程:注重优势互补,拓宽农业合作渠道;依托多边机制,制定农业合作标准;保障粮食安全,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创新发展模式,融合农业与相关产业。

    "一带一路"中亚—中国农业合作

    元宇宙视域下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机遇、挑战与策略

    王安平刘林燕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宇宙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昭示了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面对数字技术时代元宇宙渐行渐近的发展态势,应在顺应其发展潮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发展之道,构建牢固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为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元宇宙网络主流意识形态

    "历史的终结"及其理想的社会——兼论黑格尔、福山与马克思的"历史终结"观

    肖迎春
    17-2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由民主制是"历史的终结",是福山的核心观点。福山认为"历史的终结"指的是历史的方向性问题,强调自由民主作为价值目标的合理性,基于此,他相信黑格尔和马克思都主张历史会终结。世界历史无非是自由的实现史,是黑格尔、福山和马克思共享的历史思想。然而,他们对"终结"历史的理想社会的构想不同,自由国家、共产主义和自由民主制相继被其视为历史的最高阶段。福山对自由民主在何种意义上"终结"历史的表述模糊,混淆了自由民主理念和自由民主模式的区别。

    历史的终结自由民主制黑格尔福山马克思

    西方现代化民族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及其文化霸权

    马晓云李宁赵卓煜
    21-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族国家政治体制是西方对外殖民和对内建立所谓民主政治制度的历史过程,曾经具有历史的进步性,消灭了封建制人身依附关系和政治经济特权,建立了西方式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现代社会,表现为平等自由民主共和等口号。伴随传统殖民体系在一战二战等,亚非拉等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兴起,西方式民族国家政治制度被亚非拉等地吸纳借鉴,成为其对抗西方帝国主义霸权的工具,建立起表面独立的亚非拉民族国家。西方式政治制度与亚非拉民族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的矛盾却导致部分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的动荡甚至失败。西方帝国主义打着所谓先进政治制度和政治理念的旗帜,干涉亚非拉国家的内政,本质上属于西方殖民霸权,是继续压迫和剥削亚非拉等国的行径,因此,导致亚非拉等国的现代化探索的失败成为大概率事件。

    西方现代化民族国家文化霸权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的建立探讨——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两个结合的背景

    黄月琴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的建立对于未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作为未来民族发展的基石,当代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认可,以及践行直接关乎着民族复兴大业。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建立方面,教育者应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不仅要让大学生笃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更要让大学生能够在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将两个结合的理论贯彻到社会责任承担者的身上。

    马克思主义大学生认同理论两个结合理论

    论《周易》生命哲学体系的建构

    曹莉
    28-3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周易》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生命哲学体系,其首次将"生"提到一个突出的地位,彰显出至高的生命精神,并赋予生命以运动变化的存在方式,再以"易象"这一外在符号表征展现于世人面前。《周易》由此展现出一个立体的、多层次的、动态的生命结构体。

    《周易》生命哲学生命精神

    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生态观

    若贺曼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生态学、生态观的概念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在生态学以及生态观的概念范畴中,人、社会、自然都是其重要的核心要素。因此笔者以人、社会、自然要素为核心,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生态观进行梳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自然观、社会历史观进行分析,总结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人与自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生态文明建设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金融支持辽宁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

    王娜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振兴实体经济、推进产业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金融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核心支持作用,辽宁作为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领军地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辽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绩,这离不开金融业的大力支持,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从资本市场、银行信贷、期货市场、金融生态环境、财税优惠等方面入手,完善相关措施,加大金融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

    供给侧改革金融支持辽宁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