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河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河学院学报
黑河学院学报

贯昌福

双月刊

1674-9499

hhxyxuebao@163.com

0456-6842083,6842084

164300

黑河市教育科技区学院路1号

黑河学院学报/Journal heihe xueyuan xuebao
查看更多>>黑河学院学报的办刊宗旨是充分发挥黑河学院的区位优势、专业特色和学术特长,发表教学科研学术成果,促进学科建设和办学特色发展,搭建中俄高校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平台,推动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学报主要刊发中俄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为中俄高校教师及研究院所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驾驭资本: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逻辑

    张洪铭
    1-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是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与具有中国特色的辩证统一,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合理地驾驭资本,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同时,控制其消极作用,以促进人与社会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所以是一条新路,是因为其本质规定上就不同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老路。但超越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并不是要彻底否定或抛弃资本,而是要合理利用和控制资本为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资本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

    多元现代性:价值主体性的视角

    周涛董朝霞
    5-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世界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推进,现代化主体的日益多元化必然引发现代性的多元性。站在价值主体性的视角审视,作为价值主体基本单位的民族或国家,不断超越传统现代化或现代性主体,发展模式也日趋多样化,多元现代性成为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面向世界现代化和人类文明多元主体的未来趋向,多元现代性发展趋势应得到尊重和倡导。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未来趋势,必将是由多元化、先进性价值主体或多元现代性主体引领下,历经创造性实践,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多元现代性价值主体性现代化

    世界格局变化中的美伊关系——基于历史视角与全球视角的思考

    乔通张顺洪
    9-1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伊关系的形成是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今美伊关系是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关系,是世界格局中重大矛盾的体现,关系到世界格局变化的走向。北约成立以来成员国不断增多,而且不断东扩,其本身的变化趋势也是国际格局演变趋势的一种体现。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的伊朗,将是阻挡北约东扩的重要力量。通过加强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伊朗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增强伊朗保持社会稳定和保卫国家安全的能力,着力巩固和加强中伊关系,维护全球战略平衡和地区发展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

    美伊关系世界格局北约东扩"一带一路"

    文化自信视域下福建海丝文化国际传播研究

    林文华
    13-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最基本保障,缺少文化自信的民族无法产生强大的内在凝聚力,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崛起。中国文化国际化传播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的必然结果,福建海丝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在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也在中国文化国际化传播的过程中受益匪浅。海丝文化的国际化传播需要制定适当的方法,结合传播对象,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文化自信福建海丝文化国际传播

    中俄农业合作发展治理机制研究

    陈玺岚陈淑祥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食安全是实现国家安全的基础,农业国际合作是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渠道。中俄两国边境线长,资源互补,政治友好,为农业合作发展奠定了基础。俄乌冲突和中美贸易摩擦促进了中俄农业的进一步合作发展。但合作过程中还存在法制不健全、政策不协调、基础设施落后、监管不规范、科技合作不足、人员素质不高、民心相通不足等问题。基于治理机制角度,探索合作发展过程中的政策法律等治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中俄农业合作治理机制政策机制法律机制

    丝绸之路交融下早期于阗佛寺壁画中的人体图像研究——以和田达玛沟出土晋代壁画为中心

    张博王一潮
    20-2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21世纪以来在新疆和田策勒县达玛沟古代佛寺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7块绘制于晋代的壁画残片。这组壁画残片中蕴含着7个裸体、半裸体的伎乐天神人体形象。达玛沟晋代佛寺壁画的艺术风格具有早期犍陀罗艺术的特质,人体造型具有秣菟罗艺术的因素。壁画注重以线描表现人体的审美取向是受中原人体绘画的影响。这组壁画采用倒"U"形图式构图是对大夏—亚里克艺术中"列龛立佛"模式的模拟,线描与晕染相结合的绘画方法,展现出在中原文化影响下早期于阗佛教绘画创作的本土化实践。

    人体形象犍陀罗壁画中原人体绘画倒"U"形图式线描与晕染

    当代美国反智主义盛行的根源、影响及应对

    李怡桐郭佳楠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智主义的形成在美国有着较为深厚的社会历史根基和特殊的政治基础。反智主义表面上是反知识、反精英、反理性,本质却是一种相关政治与权力策略的组合,并最终服务于政治掌权者所提出的决定或其所代表的政治体系。反智主义行为已经成为一种突出的话语体系,应在三方面进行有智追求,即建构实现知识自由的机制,重新认识专家与政治决策者之间的角色分化,加强公众对政府与专家知识的理解与信任,同时还应不断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和文化教育水平,从而自我摒弃和挞伐反智主义追逐的不良风气,为进一步优化政策质量、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新冠肺炎疫情美国反智主义专家知识自由角色分化公民素养

    世界·国家·人民: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三重"美好"向度

    王井荣祝志春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立意高远、博大精深,既有对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与擘画美好世界愿景的展望,有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与建设更加美好中国蓝图的构想,还有对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与提供多样化精神文化生活的行动。习近平文化思想从整个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繁荣的国际视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视野、美好生活文化需求的民生视野三重向度,为当今世界文化发展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文化思想美好世界美好中国美好生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意识思想解析

    尚文勤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现代哲学的重要流派,其重要的思想内容包括唯物论、辩证法、历史观,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马克思对社会意识有着深刻的探讨和独到的见解,可以说马克思通过关注社会意识问题才找到了破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密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意识从社会历史观领域分析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以及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揭示社会意识的理论内涵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意识社会存在

    基于扎根理论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创新教育

    毛佳发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表示,应持续增强文化、历史自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革故鼎新、推陈出新,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华、传统优秀文化精髓相互融合、相互贯通。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且历史悠久,且传统文化融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两者的深度融合能发挥显著的"启智润心"作用,对培养、增强青年群体新时代背景下的价值观提供牢固的精神内核。通过运用现代软件、立足于扎根理论,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中对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实施三级编码、整理归纳,进而搭建与完善对应的高校思政教育新体系。

    扎根理论新时代背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