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高等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高等教育
化工高等教育

于建国

双月刊

1000-6168

gjyj@ecust.edu.cn

021-64252403

200237

上海梅陇路130号华东理工大学343信箱

化工高等教育/Journal Higher Education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反映化工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综合性刊物,其内容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密切结合各个化工类校、院、系教育特点和教育实践开展应用性研究刊物,注重实践性、学术性、信息性,反映化工高等教育的新思想、新模式、新机制、新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继往开来,砥砺前行,推进期刊高质量发展

    辛忠
    1页

    设计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多元路径与模式构建——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探索性多案例研究

    魏丽娜张炜
    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是工程教育的核心,将设计嵌入本科工程教育体系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8个国内外本科工程教育的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从培养目标、课程实施、教学运行、学业评价、支撑条件五个维度提炼出设计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多元路径,包括项目式嵌入、模块化嵌入、系统性嵌入三类路径.在结合本科工程教育现实情境的基础上,本文整合三类不同水平的实践路径,尝试构建设计嵌入本科工程教育的一体化实践模式,为我国本科工程教育改革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提供借鉴.

    设计本科工程教育多元路径模式构建

    我国新工科教育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阳富强胡涛黄玉杰葛樊亮...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把握我国新工科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章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17-2023年的文献为样本,对该领域的年发文量和代表性研究机构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运用VOSviewer软件对该领域文献的作者合作网络和热点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快速增长、平缓增长、缓慢下降三个阶段;研究者之间的合作网络较为分散;天津大学是该领域的核心研究单位,且发文量前20位的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课程思政和实践教学四大主题展开.

    新工科教育文献计量法VOSviewer软件可视化分析

    化工类专业实验教学国际化的探索与实践

    徐佳慧叶向群李敏徐国华...
    22-2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化工类专业实验教学国际化势在必行,但国内尚无该领域国际化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经验,也缺少成熟有效的国际化实验教学实施方案和质量保障机制.为此,文章阐述了以浙江大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为实施载体,构建多机构联动、四位一体教学、全生态育人、双向评价为核心的化工类专业实验教学国际化新模式的探索,以及该模式下的实验教学国际化建设成效.

    化工类专业实验教学国际化

    智慧化工背景下基于学科前沿视角的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刘作华李安琪王璐瑶姚远...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是化工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但当前该课程教学仍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及安全操作训练不足等问题.对此,重庆大学绿色化学化工研究中心的课程教学团队基于学科前沿视角,实施了学术报告式前沿讨论、立体交叉实践式教学法、虚拟实景式智慧化工厂构建等教学改革举措,为培养既具备扎实化工基础又具有多学科交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供路径启示.

    智慧化工化工安全技术学科前沿复合型人才

    "双碳"目标驱动的能源化工类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吴雪梅张文君韩冰雁宋学志...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大连理工大学针对能源化工类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确定了责任、知识和思政等"双碳"要素,重构了具有"双碳"要素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围绕核心课程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并初步建成了以产业链关联为特色的跨专业实验平台.以上改革不仅促进了能源化工类专业间的交叉融合和方向拓展,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高等工程教育适应"双碳"技术进步和能源化工行业发展提供了先进理念和有效路径.

    能源化工"双碳"目标创新人才培养

    基于新工科立体改造协同作用的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双碳"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赵云秦志宏倪中海王绍荣...
    42-47,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中国的能源战略正面临着重大转型,高校能源化工类专业的立体改造迫在眉睫.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聚焦新能源领域,以可再生能源化工、化学储能工程、二氧化碳转化利用为发展方向,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结合国家"双碳"战略对人才的需求,构建符合认证标准的"双碳"特色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和科研创新队伍,实施基于新工科立体改造协同作用的"双碳"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这些工作对推进高校的新工科建设、支撑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新工科"双碳"战略工程人才培养

    新时代化工类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考量与实践路径

    陈冬松闫广平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工类应用型高校应深刻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聚焦立德树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时代内涵,把准劳动教育的时代定位、价值追求、实践发展的内在逻辑,分析劳动教育内在的价值意蕴和使命愿景,在此基础上形成以全面发展把握价值共识、科技创新满足内在要求、人才驱动紧扣现实需要的实践路径,在区域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新发展.

    化工类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价值考量实践路径

    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精准教学的实施框架与实现路径

    林春
    55-6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实施思政课精准教学,是落实精准思政的重要环节.人工智能具有的数据、算法、算力等要素为推动高校思政课精准教学提供了可行性.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精准教学的实施框架包含精准学情识别与画像、精准教学内容匹配与推送、精准学习追踪和预测、精准教学评价等内容.要实现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精准教学,应从建立健全精准教学保障机制、探索虚实结合的精准教学空间、构建精准教学的大数据基础、推动教学内容精准供给、提供智能化精准教学评价、提升教师队伍精准教学水平等方面进行实践.

    人工智能高校思政课精准教学

    凸显航空特色的材料现代分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

    陈德志张志霞周丹樊攀峰...
    62-6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双重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南昌航空大学材料化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材料现代分析技术为例,介绍了结合课程特点和学校航空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通过精心设计的案例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此次教学探索旨在加强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构建凸显航空特色的课程思政新型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航空特色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