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管理
化工管理

李建斌

半月刊

1008-4800

cem2005@163.com

010-58650639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中国昊华大厦A座12层

化工管理/Journal Chemical Enterpris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本刊是化工企业管理刊物。主要报道化工企业的改革情况,交流国内外管理理论及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及整体素质,增强企业活力,改善企业经济效益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动水填砾工艺在山东乐陵地热井施工中的应用

    董文斌高小荣卢星辰任小庆...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山东乐陵区域砂岩地热井完井方式均为 60 目绕丝筛管完井,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热储层中地层砂对于绕丝筛管的强烈磨蚀作用,从而使绕丝筛管丧失过滤作用,丧失防砂功能.文章提出动水填砾完井技术,针对乐陵区域砂岩热储层,采用筛网 16~30目、砾径 20 μm的填砾参数进行动水填砾完井,地热井产水量长期保持在 95 m3/h,且井下不存在出砂现象,有效保证了砂岩地热井的正常运行,对山东乐陵地区地热井防砂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乐陵区域筛网动水填砾

    南海北部涠洲A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对注气开发的影响分析

    程宝庆祝永甜张贺举陈增裕...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储层非均质性对油田注气开发的影响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因素.文章对涠洲A油田S井区涠四段三套砂体储层非均质性进行评价,并结合岩心驱油实验以及生产动态得出,层间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均对注气开发效果存在较大影响.层间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较强时,注气井吸气不均匀,注气效果较差;平面非均质性较强时,注入气沿高渗通道驱替原油,导致在高渗通道上的生产井气油比上升较快,注气效果较差.

    非均质性注气生产动态高渗通道

    不同脱灰助剂对DCC装置油浆脱灰效果的研究

    李贵李维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石化公司催化裂解(DCC)装置外甩油浆的灰分含量为 0.2%~0.3%,在输送管路中加入油浆脱灰助剂(比例为 300 mg/kg),在油浆储罐中静态沉降 72 h(温度为 100~105℃),要求处理后的油浆灰分含量低于 0.1%,且硅+铝含量≤60 mg/kg,以用于调配低硫船用燃料油.原用油浆脱灰助剂A以及现用油浆脱灰助剂B,脱除率均可满足技术指标.因清理库存需要,拟将之前剩余的油浆脱灰助剂A用于装置中,但对两种药剂混用是否会影响脱灰效果尚不清楚.针对此问题,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油浆脱灰助剂混合后会出现浑浊、分层和析出胶状物的现象,脱灰效果介于两者之间.

    催化裂解油浆脱灰助剂沉降

    泰乐菌素组分稳定性研究

    王婷王鸿发刘万莲马文军...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泰乐菌素发酵过程中,发酵培养基成分对生物组分间的转化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研究发酵培养基碳源、氮源及前体物质添加对泰乐菌素组分含量的影响,探讨泰乐菌素组分稳定性最优培养条件.其结果表明,在发酵开始 4 h向发酵液中加入 0.15%的三甲铵乙内酯,12 h后添加 0.20%的丙二酸钠,以菜籽油为碳源,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按1.0∶1.5∶2.0 比例直接作为氮源补料,发酵液pH值为 7.0 时,可明显提升泰乐菌素A组分含量,降低大菌素C含量,使总组分含量达到稳定.

    发酵泰乐菌素组分稳定性

    Li-Mg-N-H体系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

    田志辉李博刘冰璐焦红...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固态储氢材料中,Li-Mg-N-H体系储氢材料因其热力学性能好、可逆性好、理论储氢容量高等特点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储氢材料.然而,由于Li-Mg-N-H体系的动力学性能较差,导致其在 200℃以上才能进行快速吸放氢反应.因此,文章从成分调控、纳米化和掺杂催化剂 3 个方面论述了Li-Mg-N-H体系热力学和动力学调控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储氢材料动力学热力学成分调控纳米化掺杂催化剂

    乙烯装置急冷油黏度高的原因分析及优化处理

    安娟娟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急冷油黏度高对乙烯装置的影响,从急冷油黏度增加机理、裂解原料组分及工艺操作方面对急冷油黏度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某乙烯装置实际运行情况,分别从原料性质、工艺调整及减黏塔调整方面进行优化处理,最终使急冷油黏度稳定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总结了急冷油黏度最优情况下的工艺参数.

    急冷油系统减黏减黏塔

    生产车间初步工艺设计

    韦厚鹏
    164-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亚磷酸三甲酯在农药化工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主要作为有机磷类杀虫剂中的中间体来进一步合成磷胺、敌敌畏等高效杀虫剂.除此之外,亚磷酸三甲酯在阻燃、催化等领域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考虑亚磷酸三甲酯的毒性,因此对工艺流程以及"三废"处理流程的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有利于安全生产有效运行和节能减排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和企业财产不受损失.文章主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亚磷酸三甲酯的工业化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整理和学习,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综合理解和分析,尝试对生产工艺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提出一些见解,以降低生产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三废"的排放.

    亚磷酸三甲酯合成工艺流程"三废"处理

    新年献词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