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宏观经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宏观经济研究
宏观经济研究

王一鸣

月刊

1008-2069

010-63908357

100038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B座1308室

宏观经济研究/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经济理论刊物。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政策,并配合国家计委的中心工作部署,反映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重大的政策性问题及理论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化转型、劳动力市场整合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

    韩峰王涵
    4-2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数字经济与劳动力市场深度融合,强化劳动力市场整合优势,对于推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和贸易强国建设至关重要.本文结合中国工业企业工资数据和相对价格方差法测算城市层面劳动力市场分割指数,综合利用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文本数据和智联招聘企业认证信息数据测算城市层面数字化转型指标,进而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贸易数据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匹配数据,检验了劳动力市场整合对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以及数字化转型在该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整合能够通过促进技术外溢、加强人力资本外部性、增加国内中间品种类的机制显著提升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因而有助于推动制造业价值链不断向高端环节攀升;数字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则进一步强化了劳动力市场整合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线上招聘平台的应用极大提升了区域劳动力市场整合水平,进而促进了制造业价值链升级过程中厚劳动力市场优势的充分发挥.本文结论对于进一步深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化劳动力统一大市场建设,进而依托厚劳动力市场优势推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数字化转型劳动力市场整合人力资本外部性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制造业价值链攀升

    FDI水平溢出效应的异质性——基于企业生产技术与禀赋结构差异度的研究

    张晓旭郑雅文
    2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从企业生产技术与当地禀赋结构差异度的视角,研究了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本国同行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影响的异质性,即FDI水平溢出效应的异质性.进一步探讨了知识外溢和竞争效应对这种异质性的成因.研究发现,中国FDI总体上对本国企业产生负面影响,行业内外资的增加导致TFP下降.生产技术与当地禀赋结构差异越大的企业,受到FDI的负面影响越显著,TFP下降幅度更大.在知识外溢和竞争效应两个渠道中,与当地禀赋结构差异越大的企业越难以受益于FDI的知识外溢,同时更容易受到FDI的竞争压力.

    FDI水平溢出效应企业异质性禀赋结构

    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中国制造业创新影响研究

    徐文海孙扬帆吴静玲魏伶倩...
    4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局势的变迁,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学术界热议的焦点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对中国制造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在促进中国制造业创新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这种逆向技术溢出对中国制造业创新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此外,根据产业集聚程度的不同,当制造业高度集聚时,该省份的制造业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显著提升了企业甚至整个行业的创新水平.机制分析表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主要通过吸收和利用国外先进技术的途径对中国制造业创新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不仅对对外直接投资和制造业创新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拓展和补充,而且对中国制造业未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制造业创新

    中国绿色发展价格政策的实践、挑战与展望

    郭琏
    5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中国已形成主要由绿色价格机制、绿色价格补贴政策和绿色要素市场化定价构成的绿色发展价格政策体系,旨在激励转变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生产和消费行为,使资源环境、绿色产品、服务、技术的价格能够全面反映其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外部性,但绿色发展价格政策仍面临绿色价格机制调节作用发挥欠缺、绿色价格补贴政策科学性协调性不足、绿色要素市场化定价基础薄弱的挑战.未来,绿色发展价格政策要在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协调好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应对好围绕绿色发展的大国博弈与竞争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此,要进一步做细绿色价格机制,做实绿色价格补贴政策,健全绿色要素市场化定价,统筹发挥绿色发展价格政策体系合力.

    绿色发展价格机制价格补贴绿色要素定价

    关于公共数据定价机制设计的思考

    张希圆王志刚
    7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是重要生产要素,公共数据是中国数据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阐述中国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历史变迁、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公共数据定价机制可成为推动公共数据进入数据要素市场的关键突破口.同时,本文回顾了中国水、石油等资源产品定价机制情况,为设计公共数据的定价机制提供借鉴.从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角度出发,提出长短结合、价税联动的公共数据定价机制发展思路,对授权经营模式的公共数据两级市场开发利用提出定价框架设计,并讨论了区分多个场景的定价规则.未来要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公共数据价格治理,从而释放数据要素红利,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

    数据要素数据定价公共数据开发公共数据定价机制

    放松银行准入管制与新企业成立

    李东松郭敏
    83-98,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除制度束缚,焕发企业家精神,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是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2007年中国银监会准许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作为放松银行准入管制的准自然实验,考察了放松银行准入管制对新企业成立的影响.研究发现,放松银行准入管制显著促进了新企业成立,在经过控制特定政策冲击、安慰剂检验、改变估计方法以及考虑样本选择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放松银行准入管制主要通过缩短银企距离、促进银行业竞争两个渠道来提高资金可得性进而促进新企业成立.

    银行准入管制新企业成立股份制商业银行

    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经济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来自中国地级市层面的证据

    刘晓艳臧志谊
    9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推进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数字经济深刻改变着居民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内容,已成为推动农村消费增长、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重要动力.本文基于20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有所缩减,表明数字经济在平衡城乡消费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和空间依赖性.这种效应在中、西部地区更为突出,并伴随着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和扩散效应;相较于城镇居民,数字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促进效应更强,对农村消费扩容的赋能效应更明显.因此,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利用数字技术红利,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有效途径.

    乡村振兴数字经济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城乡消费差距

    购房行为与家庭金融资产——来自CHFS的准实验证据

    马梓洲龚万堃俞铮
    11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购房行为促使家庭资产发生重大调整,对家庭金融资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PSM-DID模型对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年和2019年的微观数据进行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购房行为会促进家庭金融资产的增加.机制分析显示,购房行为通过带来财富效应,从而促进家庭金融资产的增加,其中风险金融资产增加,无风险金融资产减少.异质性分析显示,相较于内陆地区,购房行为对沿海地区的家庭金融资产的影响更大.购房行为对增加家庭金融资产的增加有正面作用,是因为房价粘性、主观幸福感等大大削弱了以房价风险为主的背景风险,从而抑制了挤出效应,最终由财富效应主导购房行为对家庭金融资产的影响.这意味着家庭购房行为在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同时,对活跃资本市场也有积极影响.

    购房行为家庭金融资产财富效应挤出效应PSM-DID模型

    中国宏观经济指标(2024年5月)

    1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