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设计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设计通讯
化工设计通讯

粟好进

双月刊

1003-6490

hgsjtx@263.net

0731-85603960 (0)13974864498

410007

长沙市韶山中路398号

化工设计通讯/Jour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
查看更多>>本刊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75年,由湖南化学工业设计院主办。发行范围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化工主管部门、设计院、科研院(所)、化肥企业、化工企业、大专院校、图书馆及各信息部门。报道化工产品的设计、科研、生产、建设、技改等方面的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主要特色:以化肥及相关产品为主,兼顾无机化工、石油化工、医药及学术研究和工程设计项目信息报道等。主要栏目:设计总结、应用探讨、技术改造、技术研究、三废治理、项目信息、学术探讨、产品广告等。本刊为季刊、大16开,每期定价8号,全年32元。可到本单位报刊征订处或当地邮局订购。错过邮局订阅机会的读者可直接与编辑部联系,订单备索。欢迎订阅!欢迎来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氯化钾生产工艺优化

    李生芳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学院以光卤石为原料采用冷分解-正浮选-洗涤法生产氯化钾的中试装置,以原料与水配比、浮选药剂用量、调和时间为分析因素,通过正交实验,以产品中k+含量为主要评价指标,探索氯化钾最优实训生产条件,为后期教学及科研提供有力支撑.

    氯化钾中试装置工艺条件

    磷矿石化验分析方法与实验技术的先进探索与创新

    吉学伟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探讨了磷矿石的特性、化学组成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价值,详细评估了湿化学法、光谱分析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传统的化验分析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适用性和限制进行了比较.接下来,重点介绍了先进分析技术和自动化、微型化实验技术等创新化验技术和实验方法,最后,分析了这些技术对成本和环境的影响,为磷矿石化验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磷矿石化验分析方法实验技术X射线荧光光谱法

    基于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多层隔热结构设计与隔热效果评价

    李洪宝马欣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孔隔热材料具有可设计性、可功能化、可组装性好等优点,但其短时间内难以实现高效保温.方法:拟采用二氧化硅气凝胶作为主体,石蜡作为相变介质,构筑多层保温结构.通过对多层复合结构的研究,获得复合多层复合结构在不同服役条件下的导热性能.结果:研究表明,该材料的保温效果与其所采用的相变材料及组合方法有很大关系.其中,以含石蜡填充的气凝胶为中间层的层状(双层)夹芯结构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10 min后,10 mm厚的夹芯结构的冷端区温度只有59℃,比其他模式中的67℃和71℃要低得多.结论:该优化方法的实质是通过改变MTIS的传热途径,达到短时间、高效率的保温效果,为其在多种保温场合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多层隔热气凝胶相变材料效率

    环己醇工业生产概述和展望

    钟立超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环己醇工业生产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并重点追踪环己烯水合法生产工艺优化,分别就加氢工序、水合工序、精馏工序进行了总结,并针对生产工艺劣势提出了发展方向.

    苯部分加氢环己烯水合环己醇环己烷氧化

    喷气燃料中萘系烃含量测定的影响因素

    梁金明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喷气燃料中的萘系烃含量,测定波长为285 nm.分析了测定过程中使用的器具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当波长偏离时,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大小.使用不同波长,对喷气燃料中萘系烃含量进行了测试,提出了波长校准的方案.

    萘系烃喷气燃料波长紫外分光光度计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瓯柑中5种黄酮类物质

    张维一吴涛潘瑶琪谢伟静...
    16-1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瓯柑为对象,通过前处理及仪器条件优化,建立了金合欢素、黄豆黄素、樱黄素、栀子花素B、猫眼草黄素5种瓯柑中特色黄酮类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碱性氧化铝、二氧化锆净化,C18柱分离,电喷雾技术(ESI)和多反映监测模式(MRM)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瓯柑中5种检测成分的检出限为0.015~0.072 µg·kg-1,定量限为0.050~0.24 µg·kg-1.本方法有效、快速、简单,为进一步探索瓯柑功能成分提供了检测手段,极大地节约了分析时间和成本.

    UPLC-MS/MS黄酮类物质瓯柑

    集油环管道运行参数界限模拟技术研究

    李晓亮
    19-2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围采油A厂站外系统主要采取单井环状掺水集油工艺,主要输送油气水混合液,以集油环为研究对象,参考集油阀组间实际生产数据,系统模拟研究不同管道长度、管径、输液量的关系和界限,基于PIPEPHASE软件,建立集油环管道集输模型,分析不同运行参数下的工作特性,计算出管道的最大输送能力,为生产前线和设计规划提供技术数据支持.

    集油环集输管道数值模拟最大输量

    抽油机偏磨原因及治理措施

    张金超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经济社会的进步,石油开采业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抽油机在油田开采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关系到石油开采的效率与质量.在长期高负荷运转后,受到井身结构限制、管柱失稳弯曲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杆管偏磨,不仅会影响后续生产工作的推进,也会增加生产中的风险因素,推进偏磨原因分析及治理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某区抽油机的日常使用,针对偏磨原因及治理措施展开研究,旨在缓解抽油机偏磨问题,保障生产工作的稳步推进.

    抽油机偏磨原因治理措施

    南川页岩气水平段轨迹控制技术分析

    王恒何谦潘通陈雅辉...
    24-2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庆南川区块页岩气开发早期水平段使用旋导及近钻头技术,但随着区块开发力度的加大,为进一步降本提效,开始逐步推广使用单弯螺杆钻具+LWD组合进行施工.但受制于LWD仪器零长、螺杆等原因,导致伽马曲线数据滞后,调整轨迹段较长,从而频繁穿层追层,易引起井下复杂,使得目的层钻遇率低.为此,通过从目的层岩性、钻井参数分析、工具及地层增降斜趋势、伽马曲线等四个方面出发,总结分析四者参数与地层层位变化时的对应关系,从而达到提升层位判断准确性的目的,减少仪器零长盲区而造成的误差,对提高南川区块页岩气水平段钻遇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页岩气水平段LWD参数变化层位判断

    油气站场在用压力容器不停产检验技术分析与对比

    朱稳邢金涛张金阳李飞杰...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讨论了油气站场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无法停机时,对比分析连续测厚法、电磁测厚法、导波检测、超声相控阵C扫描检测、超声相控阵检测、声发射检测、TOFD检测等检测方法的原理及适用特点,最后将各检测方法归纳总结得出,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可以完成不停机条件下油气站场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工作.

    压力容器检验方法不停机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