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设计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设计通讯
化工设计通讯

粟好进

双月刊

1003-6490

hgsjtx@263.net

0731-85603960 (0)13974864498

410007

长沙市韶山中路398号

化工设计通讯/Jour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
查看更多>>本刊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75年,由湖南化学工业设计院主办。发行范围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化工主管部门、设计院、科研院(所)、化肥企业、化工企业、大专院校、图书馆及各信息部门。报道化工产品的设计、科研、生产、建设、技改等方面的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主要特色:以化肥及相关产品为主,兼顾无机化工、石油化工、医药及学术研究和工程设计项目信息报道等。主要栏目:设计总结、应用探讨、技术改造、技术研究、三废治理、项目信息、学术探讨、产品广告等。本刊为季刊、大16开,每期定价8号,全年32元。可到本单位报刊征订处或当地邮局订购。错过邮局订阅机会的读者可直接与编辑部联系,订单备索。欢迎订阅!欢迎来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在线基体中和-离子色谱法测定金属锂中氯离子

    付江红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在线基体中和-离子色谱法测定金属锂中氯离子方法.研究了不同色谱柱温度,样品取样量的选择.方法中氯离子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加标回收率在94%~105%之间,方法检测下限为5.4 μg/g.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性高,灵敏度高,结果准确,适合于金属锂中氯离子分析,提高了检测水平和分析效率.

    在线基体中和离子色谱法金属锂氯离子

    CVI-RMI联用法制备高性能C/(C-SiC)陶瓷基刹车材料

    范丽君
    105-106,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化学气相渗透-反应熔体渗透(CVI-RMI)联用法制备C/(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并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热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VI化学气相渗透最佳C/C多孔坯体密度为1.40~1.55 g/cm3,RMI熔融渗硅最佳温度为1 650℃,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密度2.10 g/cm3.本方法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于采用前驱体浸渍裂解(PIP)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且导热性能优异,满足高温环境使用要求.研究发现C/(C-SiC)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适中,力矩曲线平稳,湿态下摩擦性能无衰减,静摩擦系数高满足低速刹车要求,且磨损量小.

    CVI化学气相沉积RMI反应熔体渗透C/(C-SiC)陶瓷基刹车材料

    胶体颗粒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沉积行为研究进展

    杨子浩谢宇轩谭文达王阳...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胶体在地下环境中的迁移沉积行为是其重要环境过程之一.胶体穿过土壤层进入地下水环境后,其携带污染物会随地下水流而迅速扩散迁移.由于地下环境相对复杂,地下水污染通常较难治理和控制,其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因此,研究胶体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和沉积机制,对维护地下水安全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从五个方面综述了胶体在多孔介质中迁移沉积的影响因素,包括多孔介质特性、土壤类型结构和化学因素,并对未来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胶体迁移沉积多孔介质

    [emim]Ac离子液体的热稳定性分析

    韩雨泽曲怀仁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热稳定性采用非等温和等温热重分析法进行研究,分析了气氛和升温速率(β)等因素对离子液体热稳定性的影响,利用3种等转化率法计算该离子液体的活化能.结果表明:在非等温热重实验中,氮气气氛下,随着升温速率增大,分解速率也会随之增大,但热分解存在热传递滞后现象,升温速率为10℃/min时,氮气气氛下的离子液体特征温度较高较稳定.

    离子液体热稳定性动力学分析活化能

    双峰法测量125I溶液的比活度

    洪永侠王玮漆明森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双峰法对125I溶液的比活度进行了测量,该文章简述了125I放射性核素的衰变特点、双峰法测量125I核素的基本原理、测量装置的组成、测量样品的制备以及测量条件的确定过程,最终给出了125I溶液比活度的测量结果,并对其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125I溶液比活度双峰法

    高性能牺牲阳极研发与性能检测分析

    高龙李艳坤许彪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铝合金牺牲阳极作为海工领域常用的阴极保护关键材料,其质量和性能关乎受保护结构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首先以常见的Al-Zn(5.5%)-In(0.019%)-Si(0.09%)为阳极配方,进行了不同浇铸工艺(模具温度为常温至500℃)的阳极试制,优选出合适的模具温度;随后采用该模具温度对不同配方设计的牺牲阳极进行浇铸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和金相分析;此外,采用了不同电流密度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对牺牲阳极的长期使用性能予以测试.结果表明在阳极配方为Al-Zn(4.3%)-In(0.022%)-Si(0.08%)、模具温度为350℃时可获得常温使用条件下的高性能铝合金牺牲阳极.

    高性能牺牲阳极配方模具温度电化学性能

    反渗透膜市场及技术研究

    徐慧娟杨璐萍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渗透是一种膜分离的过程,以膜与膜之间的压力差为推动力,是渗透的逆过程,也是目前最为先进的分离技术之一.通过多方走访与市场调研,分析了国内反渗透膜产能不足及技术垄断的现状,针对市场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并进一步探讨了反渗透膜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

    超纯水反渗透膜脱盐膜污染

    电子级超纯水制备的现存问题及解决思路

    张羽彤刘文杰
    124-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子行业的蓬勃发展催生电子级超纯水市场的广阔空间,其纯度直接影响到电子元器件的产品质量及生产成品率,因此电子级超纯水制备是电子行业发展的重要一环.然而,我国在电子级超纯水制备领域面临三大关键难题:一是国内电子级超纯水市场自主调节能力不足;二是设备部件过度依赖进口;三是制水工艺仍有待优化,设备运营成本高.为此,提出三条对应解决思路:一是优化制水工艺流程,提高自主生产能力;二是加快核心设备研发,推动市场应用进程;三是提高智能化水平,精准控制电子级超纯水的品质.

    电子级超纯水自主化制备国产替代

    一种新型屏蔽乳化泵的设计

    马向军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两种以上溶液的混合反应,只有在两溶液混合均匀,才能够加快溶液的反应速度,混合溶液能完全反应生成新的物质,乳化泵采用高速切线流理论设计,乳化泵多齿定子与叶轮转子的间隙很小,其相对间隙在0.3 mm左右,高速旋转的叶轮转子在叶轮内中心产生压力很低的负压区,溶液从乳化泵进口进入叶轮中心区,溶液从叶轮进口到叶轮出口绕定轴产生的动量距等于叶片对溶液做的功,溶液沿切线方向高速流动,同时在叶轮内絮流流动,在叶轮内产生无数大小不等的漩涡,溶液能够混合均匀;沿切线高速流动的溶液在离开叶轮时高速进入带有多齿的定子,与定子高速碰撞,剪切,挤压,使混合溶液均质乳化.乳化泵内高压流体产生的空穴效应,对处理软性,半软性的颗粒状物料比较合适,研究发现对于纤维性的产品粉碎最有效的是剪切,研磨,单级多齿乳化泵能对物料剪切,研磨,处理含纤维较多,容易出现稀奶油的物料,能乳化处理软性体颗粒,纤维类物料,多相物料的混合.通过对混合液的乳化输送研究分析,设计了一种剪切叶轮,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无泄漏,输送易燃易爆有害有毒介质的屏蔽乳化泵.

    均质乳化剪切无泄漏屏蔽乳化泵

    面向热电厂脱硝塔结构优化后的精准喷氨控制方案设计

    孙巧妍刘成铭张德军周鑫小...
    130-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准喷氨控制优化方案通过脱硝系统关键参数的变化,将SCR尿素热解喷枪和SCR运行调整作为整体考虑,将原尿素溶液5支喷枪自动调节纳入自动控制方案中,实现喷氨供需系统联调,在保证烟气排放满足环保参数要求的前提下,结合SCR出口NOx准确快速测量、出口氨逃逸快速测量值,实现锅炉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喷氨自动调节,达到脱硝效率最优化,实现节约喷氨量、减少空预器堵塞、降低一次风机、引风机电耗目的,确保脱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脱硝塔精准喷氨控制方案分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