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黄河之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黄河之声
黄河之声

刘文科

半月刊

1810-2980

lwk_9913@sina.com;china_9913@china.com.cn

0351-4032548;13520551050

030073

山西省太原市狞泽大街378号

黄河之声/Journal Huang He Zhi Sheng
查看更多>>《黄河之声》杂志1958年创刊,以“关注音乐新闻,挖掘音乐新人,探讨音乐理论,发展音乐事业”为己任,50多年来,为中国和世界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全国音乐艺术界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且得到了众多业界权威专家的首肯。目前,《黄河之声》已成长为中国最具魅力的主流音乐艺术专业期刊。2007年1月起,《黄河之声》杂志由双月刊改为半月刊,128页,国际大16开。读者以音乐艺术从业者为主,发行领域以全国为主,订阅办法以市场订阅和零售为主,经营模式以多元化、合作化为主。《黄河之声》杂志期发行数已超过4万份,拥有音乐业内忠实读者30万人,拥有世界级权威专业学术机构订户4303个,分布26个国家和地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巴洛克时期舞曲的音乐律动与演奏——以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中提琴版本)为例

    李勤
    84-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古至今,在弦乐的教学中,除了根据音乐理论的知识对乐曲进行处理,同时也习惯于用歌唱的呼吸去寻找"听觉"艺术的韵律.但是,人们忽略了在乐器出现之前,不仅"人声"承载了音乐情感的表达,身体的律动也同样用节奏激发了音乐的动感想象.文章将从巴洛克舞蹈的发展历史为起点,根据舞步的特点寻找舞曲的风格,用"动觉"的概念启发中提琴演奏者在正确理解身体律动的前提下,对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中提琴版本)的舞曲的新的探索.

    巴赫中提琴巴洛克宫廷舞蹈

    古筝曲《夜深沉》的音乐分析

    李欣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筝曲《夜深沉》是王中山先生根据同名京胡曲改编的一首乐曲,这首乐曲取自京剧曲牌《风吹荷叶煞》.从古筝曲《夜深沉》中能够看到王中山先生对古筝演奏技法的创新,通过不同的节奏类型和刮奏、摇指、轮指等演奏技法来模仿京剧唱腔,此曲还运用了"润腔"技法来凸显京剧旋律,表现了"虞姬舞剑"和"击鼓骂曹"的场景.最后笔者结合自身演奏感悟,对古筝曲《夜深沉》各个段落的演奏技巧及摇指、快速指序、滑音等古筝技法进行了总结.

    古筝曲《夜深沉》音乐分析

    幼儿音乐教育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创新应用

    李欢欢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音乐教学不只是高等职业学前教育的核心课程,它还是影响学生在音乐相关专业技术和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关键课程.伴随社会与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今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期望,这迫使教育工作者更新其教育哲学,并对教学策略进行深度的革新.这项研究基于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音乐教学实践,给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改良建议.

    高职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法理论与实践

    高中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融入的意义及对策研究

    董敏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音乐教育作为青少年文化认知和艺术素养培养的关键环节,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不仅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音乐技能的主要途径,更肩负着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然而,要实现民族音乐在高中音乐教育中的有效融入,并非易事.教师必须切实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水平,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教学实践对策,才能够在现代教育系统中有效地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对此,本文从培养文化自信、提升音乐素养、传承与弘扬民族音乐三方面分析了高中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融入的意义,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促进民族音乐融入高中音乐教育,以期为我国民族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高中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教学

    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音乐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制度建设研究——以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例

    李晓蓓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聚焦于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音乐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制度的建设问题,以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制度建设在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重要性.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综述和实证分析,本文揭示了音乐专业教学质量工程制度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一流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建设是实现教育质量持续改进和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通过对标师范认证指标点,挖掘并构建了一套完善的教育质量工程制度体系,为音乐专业本科教育提供了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本研究不仅为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乃至其他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借鉴案例,也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教学质量制度建设音乐专业一流专业建设

    "阳光教育"背景下海南特色合唱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唐懿姝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阳光教育背景,旨在开发一套具有海南特色的合唱校本教材,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研究通过前期对海南省合唱教材使用现状的研究,确立了开发目标,包括传承和弘扬海南音乐文化、提升合唱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内容构建上,教材涵盖了音乐理论知识、地域文化选曲、多元化曲目和实践活动设计等方面.通过教学实验,教材在教学效果、学生能力提升、文化认同度和教师满意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研究为海南合唱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阳光教育合唱校本教材

    中学音乐课堂中视觉化引导的有效路径分析

    吴雄军刘芝曹昆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学音乐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高效地将课本知识吸收和内化,一直是诸多教育学者和专家研究的问题.在党领导下的新时代,经历了信息、数据和知识可视化的发展过程,而目前正被运用于教育教学中.本文正是通过中学音乐课堂中视觉化引导的有效路径分析,在中学音乐教育视觉化引导的思考中,探索如何借助现如今科技手段,甄选出适合的方法,规范基本的标准,从而提升教学质量,这是本文着眼未来中学音乐教育的研究.

    中学音乐音乐课堂视觉化视觉化引导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音乐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策略

    许嘉禾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以及综合素质等进行培养.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在农村地区的音乐教育中,面临着一定的发展困境,如音乐教育资源缺失、音乐教学质量不高、音乐教师队伍薄弱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地区音乐教育的发展,也制约了文化振兴的实现,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实施形成了阻碍.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农村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音乐教育的价值定位出发,对农村音乐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农村音乐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实施提供参考.

    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地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杨英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深入探讨了小学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文章阐述了新课标对小学音乐素养培养的具体指导与要求,明确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及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详细解析了小学音乐核心素养的构成部分:音乐知识与技能、音乐审美与欣赏、音乐表现与创造、音乐文化理解.通过对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分析,揭示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文章提出了包括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方法、丰富音乐实践活动、强化音乐审美教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在内的多维度培养策略.同时,为确保策略的有效实施,提出了学校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及家庭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实施保障措施.本文旨在为小学音乐教师提供实践指导,共同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升.

    新课标小学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实践活动审美能力

    论民族地区大中小学音乐美育一体化建设的措施与路径

    袁文杰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审美素养和人文情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民族地区音乐美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的重要力量.文章立足于当前民族地区大中小学音乐美育一体化建设的现状,以及自己在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经历,提出了一体化建设的措施与路径,以期促进民族地区音乐美育健康发展.

    民族地区大中小学音乐美育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