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保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保护
中国环境出版社
环境保护

中国环境出版社

半月刊

0253-9705

enprmag@126.com

010-67114404

100062

北京市崇文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楼环境大厦

环境保护/Jour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环保科技刊物。宣传我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制与管理,报道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成果,内容涉及污染防治技术、监测与评价、环境标准、环境经济、环境与健康等方面,介绍国内外环保的新技术,交流各地环保先进工作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能源行业节能相关分析及思考

    王圣林正根王慧丽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源行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和主要驱动力.经过多年从粗放式到集约式发展,我国能源行业显示出明显的能耗和碳排放"双降"的特征,但也逐渐呈现结构转变缓慢、节能降耗空间缩小、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不适应、数智化支撑不力等发展约束和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层级结构协调、政策金融保障、"双控"转变、数智化赋能4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促进我国能源行业节能降耗减碳发展.

    能源行业节能能耗双控碳排放双控新质生产力

    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柔性科技治理机制研究

    薛婕翁智雄刘婷婷李海生...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抉择,也是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水资源状况、生态系统脆弱性、生态环境风险等方面分析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梳理总结欧洲莱茵河流域、多瑙河流域在跨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主要经验,揭示其生态环境科技治理典型特征.从构建以科技嵌入式为主要特征的科技攻关总体框架、健全柔性组织管理与柔性科技支撑体系等角度,探讨如何形成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柔性科技治理机制.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柔性科技治理机制

    商业银行气候信息披露:发展趋势、国际经验与国内应对

    杜涵李新祯庞军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候信息披露持续受到监管机构、企业和投资者的高度关注.为应对气候信息披露趋严的挑战,本文先后梳理了气候信息披露发展趋势、分析了 5家国际领先商业银行以及国内部分商业银行实践,发现国际气候信息披露准则呈现标准化、模块化、精细化的发展趋势;国际领先商业银行在选择披露载体、声明可持续发展重要性、强调气候风险影响、细化情景分析、加强资产端碳核算、助推客户低碳转型等领域具有鲜明特点:国内商业银行在关注气候风险与机遇、完善重点行业信贷管理政策、拓宽绿色金融业务范围等领域表现突出.本文还从碳排放数据治理、碳核算体系构建、气候风险管理三个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气候信息披露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气候信息披露商业银行碳排放数据碳核算气候风险

    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研究

    周丽张希良佟庆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国碳市场是我国实现"双碳"碳排放控制目标的重要抓手,也是节能降碳工作的重要体制机制创新.我国应适时、合理地扩大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但是这个过程面临诸多难点与挑战,包括地区和行业之间公平性问题、对部分行业产业竞争力的担忧、数据报告核查和质量管理的挑战、企业对碳价的成本影响的担忧等.为此,本研究遵循"成熟一个,批准发布一个"的原则,基于减排责任、管理成本、数据质量、配额分配难易度、国际政策影响5个方面,提出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优先序评估方法学.研究建议分4个阶段分别纳入7个行业,并针对配套工作和风险提出相关建议.

    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行业优先序

    我国交通运输业绿色低碳发展现状与促进对策

    杨涵晞周宏春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初步建成安全、清洁、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运输结构逐步优化,多式联运加速发展,节能低碳运输工具运用广泛,呈现客运更绿色、货运更清洁、综合运输更低碳的特点;同时,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碳减排压力大,标准体系建设滞后,电力清洁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因此,应以创新驱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人流物流目标任务;倡导绿色低碳出行,从需求侧减轻交通运输需求增长的压力,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智能化水平,实现交通运输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尽可能少的能耗物耗和碳排放提供尽可能好的交通运输服务.

    交通运输"双碳"绿色低碳基础设施运输结构

    活性炭吸附技术在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卢淑颖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蓝天保卫战"转向深入的背景下,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治理工作愈加重要和紧迫.国家不断出台政策和措施,加强VOCs治理.本文分析了VOCs对大气环境的损害,介绍了活性炭吸附技术在现阶段VOCs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文中总结了活性炭吸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活性炭处理设备简陋、缺乏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活性炭质量难以保证;活性炭更换时机难以掌握:活性炭脱附再生难度大,易造成资源浪费:废活性炭极易造成二次污染等,并给出了对策建议,旨在助推美丽中国建设,实现更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

    蓝天保卫战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活性炭吸附

    水环境治理河长制实施机制探讨

    王勇虞伟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长制作为一项水环境治理制度业已定型.为进一步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必须深入机制层面,强化河长制的实施机制,包括以属地负责制和目标责任制为主体的核心机制,以及以统筹协调、考核激励、公众参与、司法协作等为辅助的配套机制,实现其从制度到机制的转化.具体而言,应当进一步压实党政领导治水责任以贯彻属地负责制,科学设定治水目标并加强督察考核以落实目标责任制.同时,应充分发挥河长统筹协调的作用,全力整合"条""块"资源,强化考核激励效用,加强公众参与同政府主导的有效联结,将司法协作升级为多元主体立体式网状协作.

    水环境治理河长制实施机制核心机制配套机制

    群体性环境公益诉讼的"诉讼标的"研究

    邵将谭浩伍婵提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诉讼标的在一般的民法案件中具有一体性特征.对于群体性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由于公益性决定了诉讼人在诉讼请求中无法获益,其诉讼标的问题无法直接"套用"诉讼标的理论中的实体法权益原则加以解释.本研究通过梳理诉讼标的理论的一体性与相对性内涵,认为相对性原则对解释群体性环境公益诉讼的诉讼标的问题具有积极意义:以群体性环境公益诉讼特征为线索,探讨其对诉讼标的理论的冲击,提出程序价值、法理定义、相对特征等3个方面的突破路径.

    环境公益诉讼群体性环境公益诉讼诉讼标的相对性

    新污染物风险法律规制的域外经验及其启示

    蒋云飞唐艺嘉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对传统污染物的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对新污染物的治理仍面临挑战.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或地区普遍重视对新污染物风险的法律规制,治理成效显著,形成的创新经验包括引入与适用风险预防原则、构筑"内外衔接"的新污染物法律规范基础、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新污染物治理权责体系及建立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筛查—评估—控制"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价值在于,未来环境法典编纂或相关立法修订应当立足于新污染物风险的来源和特质,在体例结构、法律原则、制度体系等方面作出系统性回应,以有效因应新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

    新污染物环境风险法律规制域外经验

    低碳发展背景下绿色城市建设的思考与启示——以南宁市为例

    范琼
    74-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