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科研部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科研部

钟阳春

双月刊

hjhyxb@sina.com

0535-6635441,6635480

264001

山东省烟台市二马路188号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val Aviation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依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报道最新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学术工作和对外学术交流,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读者主要为军内外高校师生、部队科技人员、科技院所科技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吸气控制设计阻力评估的机器学习建模策略

    韩艺崔晓春杨龙张铁军...
    649-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高精度吸气控制阻力评估建模策略,文章选用基于径向基核函数和马特恩核函数的两种高斯过程回归、基于径向基核函数和Sigmoid核函数的两种支持向量回归、基于径向基核函数的核岭回归5种机器学习模型,以NACA0012翼型为案例,对比了不同调参评估指标、建模变量、采样方法、机器学习模型的建模效果.建模变量研究结果表明:与阻力系数直接建模相比,吸气控制减阻差量建模可将回归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降低24%~62%;将无吸气条件下翼型的阻力系数作为建模输入变量,可将回归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降低43%~86%.总体结果表明,面向吸气控制设计阻力评估的机器学习建模具备可行性.

    吸气控制技术流动控制机器学习气动特性建模建模策略

    航天器姿态控制方法及其关键技术综述

    殷春武
    660-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航天器姿态控制器设计方法的问题,分别从线性控制器设计方法和非线性控制器设计方法两个方面,综合分析了现有姿态控制器的特点和应用情况,指出了姿态控制器的优势和不足,探讨了航天器姿态控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综述了物理约束、参数摄动未知、容错控制、能量管理、挠性控制、姿态确定、角速度未知、刚体和挠性混合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姿态控制滑模控制反演控制自适应控制智能控制混合控制

    飞行器用氧化硅气凝胶及其复合材料的防掉粉性能进展

    武晓阳张思钊刘淳
    671-681,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氧化硅气凝胶作为气凝胶中最成熟的耐高温高效隔热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但由于其脆性、柔韧性能严重不足的本征特点,导致材料在冲击振动载荷下,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掉粉掉渣现象,甚至直接破碎进而完全失去功能,极大地劣化了氧化硅气凝胶的隔热性能,并严重限制了材料的实际应用.因此,如何改善氧化硅气凝胶防掉粉性能已经成为目前的热点问题.文章介绍了提升氧化硅气凝胶柔韧性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近年来提升防掉粉性能即提高氧化硅气凝胶柔韧性能的主要可行策略,以期解决该材料长久以来存在掉粉掉渣等缺陷问题.最后,根据各主流改性方法的优势,展望了提升氧化硅气凝胶防掉粉性能的发展趋势.

    氧化硅气凝胶骨架增强防掉粉性能柔韧性力学强度

    VSV机构柔性摇臂疲劳调节精度特性试验研究

    孙文龙母博伟张广辉
    682-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调静子叶片(Variable Stator Vane,VSV)机构可显著改善发动机气动性能与喘振裕度.考虑VSV机构受到的气动扭矩和轴向载荷以及机匣内侧温度热载荷等实际条件影响,文章将VSV机构柔性摇臂作为研究对象,设计搭建了 VSV机构柔性摇臂运动疲劳精度特性试验台,详细开展了不同循环运动次数下的机构疲劳运动特性试验,并对调节角度精度等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该五级联调机构中,各级叶片角度均值随行程的增加而增大,并在往返行程中存在滞回现象;S4级角度级差相对最大,峰值数值约为0.9°,各级角度级差均符合预期设计要求.叶片角度偏差在部分循环下发生小范围波动变化.

    VSV机构柔性摇臂调节角度试验研究

    滚动轴承支承的柔性转子内阻尼失稳振动

    蒋云帆詹凯姚金明潘率诚...
    689-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在材料迟滞阻尼和结构内阻尼的共同作用下,转子容易发生内阻尼失稳振动的情况,建立了柔性转子内阻尼失稳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滚动轴承的接触和间隙非线性、轴承处内阻尼和外阻尼的影响,通过滚动轴承的运动学和载荷分析,得到考虑游隙的滚动轴承接触恢复力表达式.利用数值积分方法对柔性转子内阻尼失稳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在单盘转子实验器上,开展了轴承游隙对失稳门槛转速影响的验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轮盘处外阻尼系数与内阻尼系数之比,对失稳门槛转速的影响较轴承处的影响较大,失稳门槛转速随着系数比的增加而显著提高;轴承处外阻尼系数与内阻尼系数之比,对失稳门槛转速的影响较小,失稳门槛转速对此系数比不敏感;系统失稳门槛转速随着轴承游隙增加而明显降低,在系统失稳之后的同一转速下,极限环半径随着轴承游隙的增加而变大.研究结果对在滚动轴承支承的柔性转子系统设计、装配与试验中避免内阻尼失稳振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滚动轴承失稳振动内阻尼游隙门槛转速

    挤压油膜阻尼器动力学特性试验

    路亿垦母博伟谢子强张广辉...
    701-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非定心挤压油膜阻尼器(Squeeze Film Damper,SFD)的阻尼特性,为进一步优化SFD提供设计参考依据,开展非定心SFD的动力学试验,将供油压力与供油孔作为试验变量,基于多功能高速转子试验台,对小型具有不同不平衡量的转子开展SFD阻尼特性研究,分别考察在不同不平衡量、不同供油压力与供油孔数下转子不同位置临界转速与基频振动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不平衡量、供油压力与供油孔,转子的响应也会随之改变,对于具有大不平衡量的转子,供油压力在0.35 MPa、供油孔为均布6孔时,SFD具有较好的阻尼特性,同比所作试验该工况下转子的基频振动幅值最小.

    挤压油膜阻尼器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

    某航空发动机压气机转子叶片腐蚀断裂分析

    张晓晶古远兴孙海鹤郝永振...
    707-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涡扇发动机试车时发生的压气机转子叶片裂纹故障,文章通过分析叶片的强度和振动特性,得出叶片在工作时存在共振的风险;采用非接触测量方法对叶片进行了振动测量,获得了无腐蚀坑转子叶片的振动应力.通过开展叶片高周疲劳试验,验证了非腐蚀状态叶片的工作可靠性;利用Pairs公式反推了腐蚀状态下叶片的裂纹扩展门槛值,分析了叶片开裂的原因.研究表明,断裂的主要原因是,首先叶片形成腐蚀坑,之后在高循环交变载荷的作用下腐蚀疲劳失效.文章重点从工艺角度改进,控制了材料回火温度范围,增加了叶片表面渗铝工艺,有效预防了叶片断裂失效的发生,提高了叶片工作可靠性.

    叶片腐蚀疲劳缺口振动应力强度因子

    基于POD和多层感知器的跨声速压气机叶型精细优化设计方法

    茅晓晨焦英辰陈璇李民...
    715-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压气机叶型的精细化设计发展趋势对优化设计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性能为导向的传统优化设计方法难以满足未来高性能压气机的精细化设计需求.文章提出一种结合本征正交分解(POD)和多层感知器(MLP)的代理模型,它能够快速准确获得叶型流场结构.该方法首先利用拉丁超立方采样法获得样本叶型,并通过CFD计算得到叶型表面等熵马赫数分布,经POD处理后作为样本数据对MLP进行训练.结合POD-MLP和改进人工蜂群算法构建了完整的优化系统,对符合表面等熵马赫数分布约束的叶型进行寻优.基于该方法,对某跨声速叶型在设计点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兼顾非设计点条件,且优化叶型的表面等熵马赫数分布符合所给约束.优化叶型的非负攻角性能明显提升,设计点下总压损失系数降低14.1%,可用攻角范围拓宽4.5%.

    跨声速压气机叶型代理模型本征正交分解多层感知器精细优化设计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航空发动机坏点数据识别研究

    崔金辉闫雨嘉周玉昭李瑞军...
    726-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从大量的航空发动机试车数据中识别出测试坏点,引入了灰色系统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发展了坏点数据的灰色识别方法.利用灰色识别方法对某型航空发动机试车数据进行了判读,通过求解包络线函数和灰色域的范围,识别出了数据中的坏点,同时完成了灰色识别方法的可靠性验证.分析表明,灰色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准确有效地识别数据坏点,灰色系统理论在航空发动机复杂数据的坏点识别中有着较为良好的应用前景.

    灰色系统理论灰色识别方法坏点航空发动机试车数据

    基于空速误差在线标定的风速风向计算方法

    黄国义夏家和陈璞
    731-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基于"风三角"方法的风向受真空速测量误差影响大的问题,给出了一种简易真空速误差在线标定算法.首先,简要介绍了"风三角"解算模型及其解算误差模型;然后,基于解算误差模型采用双方位联合标定真空速测量误差,补偿真空速测量误差后,可有效提升机动情况下的风向计算精度;最后,通过实测试飞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风速风向真空速在线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