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技术
环境技术

康志萍

双月刊

1004-7204

gzhjjs@126.com

020-32293720

510663

广州市科学城开泰大道天泰1路3号《环境技术》编辑部

环境技术/Journal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报导电工电子机械产品环境条件分类、环境试验、试验方法、测试技术和评价技术;报导备种环境条件对机电产品及其零部件和材料的性能特征的影响、变化规律及其机理的试验研究论文和成果,机电产品环境防护技术和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安全性、可靠性。报导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关环境技术的国际标准、技术报告及工作动态和国外有关科技信息;报导国内外标准化工作、EMC技术、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运行维护等有关环境技术的文章,有关新颖环境防护材料、工业技术开发的专题介绍、市场信息、专题讲座和行业技术活动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型储能行业需回归技术创新主航道

    《经济参考报》报社
    1-2页

    七部门发文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

    新华社
    1页

    激发"氢"动力 氢能产业点燃绿色新引擎

    人民网
    2-3页

    中国主持的1项ISO铁路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实施

    中国标准信息服务网
    3-4页

    2024珠海国际海洋智能科技展览会在珠海开幕

    人民网
    4页

    长寿命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寿命试验及评估技术

    侯军涛黄庆宇吴飒
    5-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长寿命传感器寿命评估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长寿命压电加速度传感器产品寿命和可靠性评估方法.通过对压电加速度传感器产品进行物理特性、电特性、环境特性和应力分析,确定其失效判据,根据特性分析和应力分析确定敏感元件并制定试验方法为温度-振动复合应力试验,进行两因素两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测量产品试验中常温零点输出并绘制曲线,对曲线进行线性拟合外推产品伪寿命数据,代入广义对数线性模型并求解模型参数,最终计算得出产品正常应力的可靠寿命.确定产品正常工作应力 95%可靠性寿命在 25 年以上,满足各应用场景对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要求.得出结论温度振动复合应力试验及其数据分析方法能有效评估长寿命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寿命和可靠性指标,在工程实际上有一定参考和实践意义.

    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复合应力加速寿命试验零点漂移

    薄壁壳体构件力振耦合试验装置设计及应用

    苏伯泰陈耀庞家志刘小珍...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某装备薄壁壳体构件在不断重复高/低载荷条件下可靠性试验需求,采用螺杆挤压随形工件的内平衡加载方式设计力加载装置,在振动环境下进行可行性验证,表明该装置满足薄壁壳体构件在(1~350)Hz频率范围内的力振耦合加载需求.

    薄壁壳体可靠性内平衡加载力振耦合

    基于改进加速模型的三元乙丙橡胶贮存寿命预测

    刘龙涛付丽强周典尚宇晴...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恒定应力加速老化试验方法对三元乙丙橡胶进行四个不同应力量级的高温加速贮存试验,预测三元乙丙橡胶的贮存寿命.三元乙丙橡胶在80℃、90℃、100℃、110℃四种应力量级高温加速贮存试验后出现性能退化.高温加速贮存试验的应力量级越高,三元乙丙橡胶性能退化越快.采用改进的Arrhenius模型对三元乙丙橡胶老化模型进行拟合,得到常温贮存条件(20℃)下三元乙丙橡胶贮存寿命为18年.

    三元乙丙橡胶加速贮存改进加速模型寿命预测

    冲击响应谱试验波形发生器的残余应力释放特性

    周彬朱晓天种峰李鑫...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冲击试验中试件连续冲击会使曲线产生较大偏差的现象,对冲击响应台的波形发生器的应力释放行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对波形发生器进行了冲击试验,改变波形发生器的静置时间,对比不同静置时间下的冲击波形,通过热处理的方式,加快波形发生器的形变回复,进而提高冲击试验的试验精度.研究可为今后对冲击响应谱试验波形发生器的研究和应用的参考提供了理论基础.

    环境试验冲击试验波形发生器冲击响应谱

    专用装备战储器材全寿命周期管理策略研究

    鲁仲亮张怀强郭峰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文献对战储器材全寿命管理研究的系统性不够、针对性不足的问题,本文对专用装备战储器材全寿命周期管理策略进行了系统研究,重点从全寿命周期保障角度,深入分析了战储器材全寿命管理需求,提出了全寿命管理存在的矛盾问题与措施建议以及全寿命周期战备储备量的测算方法等.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确保战储器材储备合理、性能完好以及进一步提升战时装备完好性和保障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战储器材全寿命管理储备数量测算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