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技术
环境技术

康志萍

双月刊

1004-7204

gzhjjs@126.com

020-32293720

510663

广州市科学城开泰大道天泰1路3号《环境技术》编辑部

环境技术/Journal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报导电工电子机械产品环境条件分类、环境试验、试验方法、测试技术和评价技术;报导备种环境条件对机电产品及其零部件和材料的性能特征的影响、变化规律及其机理的试验研究论文和成果,机电产品环境防护技术和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安全性、可靠性。报导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关环境技术的国际标准、技术报告及工作动态和国外有关科技信息;报导国内外标准化工作、EMC技术、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运行维护等有关环境技术的文章,有关新颖环境防护材料、工业技术开发的专题介绍、市场信息、专题讲座和行业技术活动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最小值的智能开关温湿度编码方法

    裴晨皓李颂羽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电力开关的智能化水平提高,采集的信息包括电气量、开关量、温湿度等环境信息,传输数据量大、带宽占用高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提出了基于最小值的智能开关温湿度编码方法.该方法以最小值为基准,通过计算最大偏差值与偏差比,一次性传输基准值、最大偏差值后,只需传输编码量很少的偏差比,便可实现对当前智能开关温湿度的还原.算例验证表明相较于传统的直接编码方法,本文方法有效减少智能开关温湿度数值的编码长度,节省了温湿度信息网络传输带宽,提升智能开关的运行效率.

    新型电力系统智能开关温湿度信息处理编码方法

    智能开关温湿度数值的自适应边缘处理方法

    陈增刚闻予彤
    17-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电力开关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采集电气量、开关量、温湿度等多种数据,对存储和网络传输能力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充分利用智能开关温湿度数值变化相对缓慢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温湿度数值的自适应边缘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温湿度数值的上下限,计算基准值得到偏差值,并通过偏差值进行直接编码,大幅减少了编码量,节省了内存和通信带宽,为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智能开关高效信息存储和网络传输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智能开关温湿度数值边缘处理编码

    电力系统关键业务指标管控平台研究

    张鑫鑫黄宇雷美炼刘磊...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构建的电力系统关键业务指标体系中指标的全面性不足,导致平台的管控效果不佳.因此,设计了电力系统关键业务指标管控平台.在硬件设计上,设计了数据采集卡和通信器;在软件设计上,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性能,在遵循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分别从电力供应、电力传输、电力分配、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管理五个方面构建电力系统关键业务指标体系,并分别计算指标体系中不同指标的主观权重值、客观权重值和综合权重值,由此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设计出对应的管控方案.通过上述软硬件的设计,完成对电力系统关键业务指标管控平台的设计.在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电力系统关键业务指标管控平台在实际应用中运行维护成本低,管控效果好.

    电力系统关键业务业务指标业务指标管控管控平台平台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

    考虑湍流情况下的大跨越输电导线径向温度场分析

    周叶郝思鹏戚无限
    29-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自然对流、层流、湍流的产生机理和流动特性不同,对架空导线的传热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以往研究仅考虑单一自然对流或层流条件设置修正系数来修正导线表面测量温度,对线路安全运行埋下隐患.为此,本文根据架空导线内部结构特征,使用COMSOL仿真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考虑磁场、固体和流体传热及对流情况,搭建电磁热-非等温流动多物理场耦合,以JLHA1/G6A-500/280 导线为例,对自然对流、层流条件和湍流条件下的导线径向温度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自然对流和层流情况下,导线传热环境较稳定,导线径向温差较小,修正系数较小;湍流情况下,导线传热环境较复杂,导线径向温差较大,修正系数较大.因此出于保守考虑,工程中通过测得导线表面最大温度乘以修正系数较大值1.42~1.75即可得到导线内芯温度.

    大跨越架空导线径向温差有限元仿真湍流条件导线传热

    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的配电网分时段动态重构可靠性

    毛德拥周章斌曹涛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配电网重构是指:通过改变开关状态来调整网络的拓扑结构,优化功率传输,是配电系统维持稳定的重要方法.传统的固定时间断面静态重构方法,无法适应新能源接入配电网后,快速变化的拓扑需求,配电网络节点的功率高时变性也给传统静态重构方法带来困难.为此提出了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的配电网分时段动态重构方法.通过马氏距离测量电网在动态时间内,拓扑结构中节点的规整时序局部距离,划分负荷波动范围,得到电网拓扑中动态最佳分段个数与分段点.利用线性加权法把电网重构单目标转换成多目标优化,计算配电网分时段动态重构多目标优化方程.利用该方法控制开关状态,实现电网重构.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对配电网络重构后,网损值为539.2 kW,最低点电压数为0.994,重构后节点电压与实际值拟合度较好,配电网的频率偏差及谐波含量明显下降,说明所提方法的配电网重构可靠性较好.

    动态时间规整算法配电网分时段动态重构可靠性分析负荷曲线

    适用于岛礁环境下电器设备防护的气相缓蚀剂研究

    张鑫张莹颖刘元海简冉...
    4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岛礁环境下电器设备防护的需求,调研筛选出 8 种气相缓蚀剂,通过对气相缓蚀剂进行挥发减量试验、气相缓蚀能力试验、电化学试验、盐雾试验,评价气相缓蚀剂的防护性能.挥发减量试验结果表明CORTEC VPCI-609、RTFD VCI、SF/D-331兼具高挥发性成分与低挥发性成分,具有挥发持久性;气相缓蚀能力试验结果表明RTFD VCI和VCIrus-505 VCI P对四种金属均具有缓蚀作用;电化学结果说明RTFD VCI和SF/D-331对四种金属均具有正向缓蚀效果;盐雾试验证明RTFD VCI和SF/D-331对电脑主板具有长效保护作用,对其电性能没有影响.综上所述,RTFD VCI与SF/D-331 对四种金属(铜、铝、钢、镁)均具有正向防护能力,对电脑主板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且不影响其电性能,适用于电器设备、各种元器件及各种金属零部件的防锈.

    岛礁环境电器设备气相缓蚀剂电性能

    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传感器可靠性分析

    郑瑶佳吴峻向湘林
    55-6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传感器在实际运行工况下的可靠性问题,运用可靠性理论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悬浮传感器系统可靠性模型,为提升悬浮传感器在复杂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元件计数法和任务可靠性计算模型,完成了悬浮传感器的基本可靠性预计和任务可靠度计算.运用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方法,深入探讨了悬浮传感器各功能模块在电磁干扰、温度变化、振动等环境因素影响下的潜在故障原因及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改进措施.研究结果不仅有效地增强了悬浮传感器的可靠性,也为磁浮列车的安全运营和性能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传感器可靠性分析可靠性预计FMEA

    某型压力信号器可靠性试验研究

    刘玉石王一飞陈中青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燃气轮机电气附件可靠性试验中需对压力信号器进行功能测试,由于可靠性试验时间较长,受试样件全程安装在三综合试验箱内,为实现压力信号器可靠性试验中动作压力及过载压力功能测试,本文设计了一种压力信号器测试系统,简化了试验中测试步骤,提高试验中测试效率,为燃机附件可靠性试验中功能性能测试提供参考方法.

    可靠性试验压力信号器测试系统

    基于可视化物联网的大型医疗设备运行可靠性预测平台研究

    王晓岗李芯恺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医疗设备可靠性在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开发了一个基于物联网和可视化技术的大型医疗设备运行可靠性预测平台.首先引入可视化物联网仿真建模技术,利用传感器集群实时获取大型医疗设备运行多维状态数据,形成大型医疗设备运行可靠性核心要素样本集;然后对大型医疗设备运行可靠性核心要素样本集进行池化处理,构建融合前置训练集和后置测试集的可靠性核心要素样本特征数据池;最后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对特征数据池进行特征辨识,构建时间正序下的大型医疗设备运行可靠性核心要素样本集精准预测机制.选取某三甲医院核磁共振成像设备为案例分析载体,对平台进行了临床应用实践验证,结果表明,该平台有效地满足了大型医疗设备运行可靠性预测的智慧化改造需求,显著优化了预测的智慧可控感知机制,且平台的核心参数符合临床实践的标准要求.

    可视化物联网大型医疗设备可靠性预测DCNN算法临床实践验证

    西安屋顶光伏组件发电性能比对

    李娜陈心欣符国晓解俊...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屋顶光伏的应用,主要包括BAPV和BIPV两种.其中"BIPV"是光伏建筑一体化,也称为"构建型"和"建材型"太阳能光伏建筑,它作为建筑物外围护的一部分,既具有发电功能,又具有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功能,更具一体性特征.而"BAPV"是附加在建筑物上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也称为"安装型"太阳能光伏建筑,它的主要功能是发电,与建筑物功能重合度较小.本文以西安地区屋顶光伏组件并网发电系统为例,通过针对BIPV组件与BAPV组件在不同季节以及天气影响条件下的发电性能和组件温度变化,分析不同光伏组件在西安地区屋顶光伏应用时的发电特性.试验结果表明:BIPV组件有更优异的发电性能,且防积灰效果好,具有热斑风险低、可靠性更高的优势.

    屋顶光伏光伏建筑一体化安装型光伏建筑发电性能组件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