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生态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Journal Environmental Ecology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矿业开采对长白山区山涧溪流水生生物影响研究

    闻洋邓光怡章厚凌陈发平...
    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建设对我国东北虎和东北豹的保护起到了明显的提升作用.但先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且位于核心区内的矿业开采是否会对周边的水体带来影响,尚无研究.本研究以该区域内典型长白山区山涧溪流香房河为研究区,于 2021 年 10 月进行水体理化指标、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鱼类资源调查,运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对采样断面水体的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调查结果显示,香房河浮游植物共 3 门 33 属 42 种,其中硅藻门数量最多,占比64%;浮游动物2 类15 种,以轮虫为主,占比60%;底栖动物2 门22 属22 种,以昆虫纲物种数最多,占比91%;鱼类 2 纲 6 目 8 科 20 种,以鲤形目物种最多,占比 60%.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表明河流水质处于β-中污染型~清洁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矿业开采并没有对区域内河流水质及水生生物产生较大影响.以期为分析矿业开采对长白山区山涧溪流水生生物的影响和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香房河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水质评价

    长白山森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张诗雨张润牛喜妹李佳南...
    89-93,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类型之一,土壤微生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调节者.随着森林演替的正向进行,地上植物类型和多样性的改变会造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的差别.为了深入探究长白山森林不同演替阶段的土壤生物学特性,为长白山地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数据,本研究选取长白山年龄为 30 年、70 年、300 年的森林样地,分析了长白山森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水平上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70 年与 30 年和 300 年相比具有明显的变化,70 年的土壤微生物总PLFAs含量以及多样性均显著高于 300年,且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受到土壤pH和土壤养分含量的显著影响.

    长白山森林演替阶段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理化性质

    基于生态安全分析的城市黑臭水体原位治理技术应用研究

    赵青黄鹏孙永利王金丽...
    94-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位治理技术在黑臭水体治理工程中应用广泛,但存在治理效果维持时间短,甚至引发二次黑臭的问题.为深入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维护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效,本研究深入分析几种常见的原位治理技术,归纳总结原位治理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或应用误区,点明实施原位修复技术的前提和基础是彻底的控源截污和内源治理,明确各原位治理技术的适用条件,并有针对性地给出对策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县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提供借鉴,推动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向生态、安全、高质量方向发展.

    黑臭水体原位治理技术生态友好长效安全

    生态修复研究进展与展望

    李志国徐昔保李景宜林瑒焱...
    103-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修复是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使用,解决环境污染、恢复自然生态平衡的过程,从提出"生态修复"这个概念至今,国内外学者及科研机构已有大量工作和研究成果.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CNKI核心数据库,筛选SCI论文216 篇和中文核心231 篇,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生态修复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应用案例、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重点.主要结论如下:1)生态修复研究主题从最开始的单一生态系统逐渐转向多维度耦合,研究方法也从人工干预修复向近自然修复手段发展;2)针对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均有各自的生态修复方法,缺点是修复方式单一、缺乏对整体生态系统效应的研究;3)生态修复主要存在缺乏对生态系统整体性的恢复措施,缺乏多维度、多类型、多方式组合的综合治理与修复方案、理论研究未与实践相结合等问题.未来研究重点应从整体性角度推进生态修复研究,开展多要素协同生态修复实践工程,发展更多区域与国家之间的合作,加强多对象、多尺度的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退化研究展望

    液态硝酸钙原位修复黑臭底泥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滕飞王棚段航宇张泳纯...
    111-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液态硝酸钙被广泛用于黑臭底泥的原位修复,其中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优先于Fe(Ⅲ)和硫酸盐被微生物利用,其主要参与以反硝化作用为主导且兼有厌氧氨氧化(Anammox)和硝酸盐异化成铵(DNRA)反应的氮循环过程,驱动生物氧化过程去除底泥中AVS、亚铁及有机物等致黑臭物质.硝酸盐会抑制SO2-4 和Fe(Ⅲ)作为电子受体产生S2-和Fe(Ⅱ)的生物还原过程,从而在源头上抑制底泥返黑返臭.然而,底泥中直接注入液态硝酸钙,会使局部硝酸盐浓度过高而抑制功能微生物活性,硝酸盐快速释放至上覆水而导致其利用率低和二次污染风险,调控硝酸钙的释放速率有望解决该问题.

    黑臭底泥硝酸钙修复原理转化过程

    好氧加速降解技术在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中的应用

    于阳邢翔宇李婉郭小龙...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天津滨海新区某非正规填埋场治理工程为例,通过有机质、气体成分等参数,分析了好氧加速降解技术在北方海滨地区填埋场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好氧加速降解运行 24 个月,堆体中有机质降解率为 27.6%,有机质平均含量从 22.1%降低至 16.0%;堆体沉降率为 6.62%,平均沉降量为 53 cm;地下水和周围地表水体水质稳定.该治理修复案例可为同类非正规垃圾场好氧治理提供参考.

    垃圾填埋场好氧加速降解好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稳定化运行效果

    2株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与脱氮性能研究

    张昊冉赵倩张芮宁朱巧慧...
    127-13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沙洋太平河生活排污口黑臭水体为研究对象,验证其在乳糖、淀粉、甲酸、葡萄糖及NaHCO3 等不同碳源下的硝化效率及产物类型,以获得其优势碳源,并进一步分离纯化具有高效硝化功能的单菌.结果表明,不同碳源下氮素去除效果不尽相同,作用第 4d的氨氮去除率依次为乳糖>NaHCO3>葡萄糖>甲酸>淀粉,亚硝态氮去除率依次为乳糖≈葡萄糖>淀粉>NaHCO3≈甲酸.添加不同碳源的硝化产物具有较大差异,以葡萄糖为碳源时硝化活性最大,氨氮脱除率最高,而以分子量较小、化学结构简单的甲酸为碳源的培养基氨氮脱除率不如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高.经过多轮传代富集培养筛选出2 株硝化细菌,克隆其 16S rRNA基因以获得其分类地位,观察其形态验证其功能发现,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 2 株纯菌分别为植物固氮菌属(Phytobacter sp.)和肠杆菌属(Gibbsiella sp.),故分别命名为Phytobacter sp.R3 和Gibbsiella sp.R4,以葡萄糖、乳糖、NaHCO3 为其唯一生长碳源,这 2 株纯菌对氨氮和亚硝态氮去除率均在 85%以上.在高氨氮垃圾渗滤液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添加菌株R4 后渗滤液在 15d内NH+4-N和TN去除率分别达到了 60.4%和 48.44%,且无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累积,说明菌株R4 可以作为处理高氨氮废水的备选菌.

    硝化细菌分离鉴定脱氮

    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规律分析及应用

    李红桔许洋尹娟张扬...
    13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数据,分析水质变化情况及水质指标关联度,总结水质水量的变化规律,为后续污水处理提标改造提供定量依据.结果表明,该污水厂进水流量、NH3-N、TN和TP等指标季节因素起决定性影响,季节因素对COD、BOD5 的影响较小.通过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分析,掌握污水厂进水情况,可为污水处理厂设计和运行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

    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变化规律

    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完善路径

    徐任远
    139-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的环境保护,秉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理理念,更应从司法层面入手,从制度和政策的构建中做到控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证明责任是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体系构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分配证明责任对于主要查明案件事实和保护环境公共利益有重要影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作为行政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举证责任分配方式不便重构,而应在现有框架下进行解构与补充.应从收集证据的强制力、科学地分配举证责任以及设置生态保护案件中行政机关履职及举证标准 3 个方面入手,最终达到保护环境公益的目的.

    环境保护环境法规制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举证责任

    永定河生态复苏的生动实践与经验启示

    吴富宁韩丽
    145-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湖生态复苏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和根本要求.北京市坚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水生态治理实践中,以恢复、保护为原则,以统筹、协同为方法,以民情、民生为宗旨,自觉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进行系统施治,推进永定河复苏行动,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本研究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从京津冀协同发展、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和超大城市治理角度,论述了永定河生态复苏的治理模式、显著成效和经验启示,为推动治水高质量发展提供实施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河湖生态复苏永定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