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生态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Journal Environmental Ecology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公平视角的南京市居民环境暴露风险评价研究

    崔濠鹏苏杰盖振宇尹海伟...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环境暴露水平及其公平性,对打造健康、宜居的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测度了 2022 年南京市高温、空气污染和绿色空间的环境暴露水平,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不同环境暴露的相关关系,并对其与老龄化率、房价、GDP 3 种社会经济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对南京市环境暴露的公平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南京市环境暴露水平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热暴露与 3 项空气污染物的暴露情况较为相似,同时也与 3 种社会经济指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城市绿色空间暴露水平的分布格局不同于另外2 种暴露,且对其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只与房价水平表现出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研究可为城市绿色空间的规划管理和环境危害应对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环境正义绿色空间热暴露空气污染暴露

    《环境生态学》杂志征订启事

    《环境生态学》杂志社
    11页

    基于区间DEA模型的能源利用类行业减碳效率评估研究

    许静胡文博韩月王曦...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衡量排碳大户的减碳效率和揭示其关键影响因素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 4 个典型的能源利用类行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业)作为独立的决策单元,在准确识别行业碳排放量的关键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特征和计算得到区间形式的碳排放量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构建了融合区间不确定性的非期望产出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并运用 2 阶段的交互式区间优化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分析和评估了上述 4 个能源利用类行业 2010-2019 年的减碳效率.求解得到的区间形式的减碳效率值表明:4 个能源利用类行业的总体减碳效率偏低,但是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各个行业的减碳效率差异明显,其中,高的减碳效率对应于较低的碳排放量;相反,高的碳排放将会拉低行业的整体减碳效率.

    碳排放核算区间DEA模型减碳效率不确定性

    基于雷达图的永定河水环境质量评价

    刘琦苑飞燕段茂庆孟宪智...
    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永定河是海河流域七大水系之一,也是京津冀地区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为掌握永定河水环境质量状况,评估跨流域生态补水对永定河水质改善成效,本研究采用雷达图指数法,对永定河 2020-2022 年 13 个地表水监测断面开展水质评价,并结合内梅罗指数、主成分指数评价结果,分析近 3 年水环境质量状况.研究显示,从空间上看,上游的洋河、桑干河水质较好,雷达图指数基本达到尚清洁及以上,永定河(干流)平原段特别是入海河口相对较差;从时间上看,2020 年以来永定河水质稳步提升,单月优良水体(Ⅰ~Ⅲ类)累计占比由 58.1%提升至 86.7%,全年水质状况由轻度污染提升至优,跨流域生态补水发挥出显著效果;从监测指标看,主成分分析显示CODMn、CODCr和BOD5 等耗氧量指标是主要污染因子,此外,氟化物背景值以及氮磷肥料施用、畜禽养殖引起的氨氮、总磷面源污染也是影响永定河水质的重要污染指标.结果显示,雷达图以可视化形式表达监测断面水质状况,直观展现各项监测指标污染程度,与内梅罗指数、主成分指数评价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为水环境监测评估与综合治理成效评价提供方法借鉴.

    永定河水环境质量雷达图污染指标跨流域调水

    基于组合权重-TOPSIS模型的贵州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叶润成李茂斌赵乔张豪...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基于 2010-2020 年水资源公报、统计年鉴数据等相关数据,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 4 个方面选取 16 项指标,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权重-TOPSIS模型对研究区 88 个县进行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贵州省 2020 年县域水资源承载变化范围为 0.329~0.716,总体水资源承载状况差异显著,较 2010 年水资源承载力有明显提升,且 2020 年水资源承载力呈现黔中区域的水资源承载力较低、周边区域较高的变化趋势,黔东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最高.2)利用ArcGIS对贵州省县域的水资源承载指数进行全局莫兰指数分析,贵州省县域水资源承载力的莫兰指数为 0.515,z值显著大于临界值 2.58,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贵州省水资源承载指数呈现空间集聚趋势.3)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可知,单因子对水资源承载力影响解释力最大的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双因子交互作用下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水资源承载力的主导因子.

    水资源承载力组合权重-TOPSIS模型热点分析地理探测器时空特征

    西安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及其关联分析

    张辉谢涛杨张瑜邢海波...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利用方式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以ArcGIS 10.8、Fragatats 4.2、GeoDa 1.20、Excel 365 软件为支撑平台,以 1995 年、2000 年、2005 年、2010 年、2015 年、2020 年等近 30 年西安市土地利用数据为数据源,基于1 km×1 km评价单元格网研究了近 30 年西安市生态风险时空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性关系.结果表明:1)近 30 年土地利用耕地、草地主要流向林地、水域、建设用地,其中林地最多,其次为建设用地,再次为水域;2)近 30 年西安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围绕 228.11×108 元上下波动,且提供生态价值由大到小为林地>耕地>水域>草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3)近 30 年西安市景观生态风险变化为先减小后增加的态势,且整体景观生态风险值较低,最大生态风险分别为 6.63、2.57、1.24、1.48、1.38、3.58,高生态风险区域集中在林地与水域、草地与林地、水域与耕地交会处;4)西安市生态服务价值与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呈负相关,负相关斜率分别为-0.142、-0.180、-0.135、-0.246、-0.246、-0.191.本研究旨在为西安市土地利用合理规划及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景观生态风险指数莫兰指数

    基于FLUS乌鲁木齐城镇-农业-生态空间特征分析及发展对策

    向勤菊春燕韩林林
    4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做好城镇-农业-生态 3 类空间规划,是未来城市规划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做好空间特征分析对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结合2005、2008、2012、2016 和2018 年5 期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土地利用数据,运用GIS技术研究乌鲁木齐市 3 类空间变化的规律,通过数据发现 2005-2018 年乌鲁木齐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面积减少,城镇空间面积增加;结合自然因子、社会经济因子和可达性因子,运用GeoSOS-FLUS模型,设定城镇空间发展、农业空间发展和生态空间发展情景进行分析,结果发现3 类空间面积变化较为显著,同时城镇空间的发展与生态空间面积存在一定负向关系,因此在未来城镇建设时,要重视农业-生态空间保护工作,坚守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协调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城镇-农业-生态空间驱动因子GeoSOS-FLUS情景分析乌鲁木齐市

    祖厉河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评价

    王英马成祥高佳杨鹏飞...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底栖动物及鱼类是河流水生态健康评价的主要物种,针对祖厉河水生生物现状底数不清、生物群落结构不明现状,选取干流及最大支流的 5 个水文断面对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进行监测,分析其组成、密度及生物量,采用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和BMWP指数对其多样性分布格局、时空分布特征进行评价,并探索分析了水生生物多样性与水质环境的相关性,为祖厉河生态保护治理提供技术支撑.调查结果显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28 属种,隶属于 3 门 3 纲,其中,节肢动物 24 属种,占总种数的 78.57%,为优势种.鱼类种数较少,共有 7 种,均隶属于鲤形目,斯氏高原鳅为优势种.从水生生物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来看,祖厉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为中等,BMWP 指数为较差,而鱼类多样性总体较差.干流和支流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都呈现上游大于下游、夏季大于秋季的趋势.祖厉河支流的鱼类较干流较多.同时,水生生物多样性与水质环境相关分析显示,水温、高锰酸钾指数、氨氮、总氮、总磷、溶解氧是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因子;鱼类的种类数与氨氮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水温与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由于鱼类种数较少,相关性显著不明显.

    祖厉河大型底栖动物鱼类群落结构多样性

    城市生物多样性评价研究综述

    关晓彤张修玉
    61-6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福祉和地球健康以及社会的经济繁荣至关重要.城市生物多样性作为其特殊组成部分,受城镇化等因素影响,生物多样性面临丧失的严峻挑战.城市生物多样性评价是保护工作的基础.然而,当前尚未开展科学、系统、全面的城市生物多样性评价研究.因此,本研究从现状评价、影响分析、情景分析 3 方面综述了城市生物多样性评价研究进展,阐述了各部分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成果,剖析了城市生物多样性评价的特殊性和关注点.未来应加快构建科学、系统、完善、规范的城市生物多样性评价框架,积极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评价研究;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长期观测,为各项评价提供数据支撑;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评价结果的应用,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生物多样性城市现状评价影响分析情景分析

    野生鸟类经济价值评估——以海南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鸟类为例

    王寿兵宋子杰朱子浩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生物多样性尤其是野生鸟类经济价值评估是一项非常有意义而又难度较高的工作.本研究基于 2017 年颁布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评估方法》中提供的相关鸟类基准价及其整体价值估算方法,利用文献提供的鸟类现场调查数据,并根据其最新的保护级别和濒危等级,对其基准价进行调整优化,量化了海南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 2016 年春、夏、秋、冬四季调查所发现鸟类的经济价值,结果发现:2016 年春、夏、秋、冬 4 个季节调查发现的鸟类估值分别为 144.28 万元、13.00 万元、1043.82 万元和1044.99 万元(2017 年价),各季节间表现出较大差异.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对鸟类的承载作用冬季最大,秋季次之,夏季最小.从不同鸟类价值贡献看,重点应关注的鸟类为勺嘴鹬和黑脸琵鹭 2 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次是白鹭、大白鹭、中杓鹬和蒙古沙鸻等数量较多的鸟类.本研究提出的估值方法和传统生物多样性评估联合使用可更好了解调查区鸟类保护价值及其变化.

    生物多样性野生鸟类经济价值湿地公园基准价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