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生态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Journal Environmental Ecology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上海公园绿地常见乔木茎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朱丹丹朱文超谭娟王卿...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园绿地为上海城市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分析典型绿化树种茎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探究蒸腾耗水特性,对进一步加强公园绿地维护和管理、提升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海湾国家森林公园 2 种常见乔木香樟(Camphora officinarum)与无患子(Sapindus saponaria)作为观测对象,采用插针式茎流计和自动气象站对树干茎流及周边气象因子开展连续监测,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下茎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香樟与无患子茎流均具有昼高夜低特征,香樟茎流速率日变化曲线呈现明显的"几"字形,无患子茎流速率日变化曲线则整体呈现"多峰"状态.与晴天相比,阴天和雨天条件下的香樟、无患子茎流启动、峰值、结束都有所抑制,具有迟起早退的特征.小时尺度下,香樟和无患子茎流速率均与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风速(Wind Speed,WS)、温度(Temperature,Ta)和土壤热通量(Soil Heat Flux,SG)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性系数绝对值均大于 0.65;与湿度(Humidness,RH)呈现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9、-0.76.晴天香樟和无患子茎流速率与PAR、Ta、RH和SG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阴天香樟和无患子茎流速率除了受到与晴天有显著相关性的因子影响外,还与WS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性系数分别为 0.84、0.62;受降雨影响,雨天香樟茎流速率与PAR、Ta、土壤体积含水量(Soil Volumetric Water Content,SVMC)、土壤温度(Soil Temperature,ST)和SG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作用凸显;雨天,除了WS外,无患子茎流速率与其他气象因子呈现与晴天和阴天相反的相关性,而受土壤因子的影响与晴天保持一致.研究结论可为区域公园绿地林地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茎流速率香樟无患子影响因子

    济南城市绿地鸟类多样性现状及特征分析

    刘建军姜腾龙赵立健刘贵芬...
    78-8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济南市城市绿地鸟类多样性现状,了解其群落结构特征,分析不同绿地景观鸟类多样性差异,于 2023 年 6-10 月采用样线法对济南市 12 个城市绿地样地进行了鸟类调查,通过计算香农-维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以及Jaccard群落相似性系数,并结合各绿地景观特征分析济南市城市鸟类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济南城市鸟类 14 目 32 科 41 属 57 种,其中雀形目最多,为 29 种;各绿地鸟类群落大部分处于群落间中等不相似等级,较少几个绿地鸟类群落呈中等相似水平;绿地景观类型对鸟类多样性影响较大,涉水公园鸟类种类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他类型;整体上,城市绿地面积和鸟类种类无显著相关性,景观多样性指数与鸟类种类呈正相关关系.

    鸟类多样性城市绿地群落结构景观特征

    典型高原湖泊周边农田生态系统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研究

    潘英英周峻松魏晓燕田兰芬...
    8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田生态系统是一个为人类提供所需食物和其他农产品生产的半人工半自然生态系统,而高原湖泊周边农田生态系统更具特殊性和典型性.本研究选取云南省抚仙湖和杞麓湖所在地的澄江市和通海县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选定2 大类共6 项核算指标,核算出澄江市和通海县农田生态系统生态产品总值.结果显示:澄江市和通海县 2021 年农田生态系统生态产品总值分别为 32.14 亿元和 42.06 亿元,澄江市和通海县 2021 单位面积农田生态系统生态产品总值为 16.77 元/m2 和 20.75元/m2;农田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价值量主要体现在物质产品供给,其次为调节服务价值,文化服务价值较低;农田生态系统物质产品供给价值的高低与种植农作物种类关系密切,农田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则主要与农田类型和农田位置有关.

    高原湖泊农田生态系统生态产品总值(GEP)水源涵养土壤保持

    基于灰水足迹视角的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效率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褚子昂张家瑛那晓红尤晨馨...
    9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深入研究农业绿色发展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系统性地分析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效率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本研究从灰水足迹的视角出发,基于黄河流域 2000-2020 年 9 省(区)的面板数据,以超效率SBM模型和莫兰指数等方法为基础,对其农业绿色发展效率测度值与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建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探究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效率的整体趋势向好,但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在研究期内存在明显的空间负相关,并随时间推移,黄河流域 9 省(区)总体由分散向低低聚集区域偏移.在 6 种影响因素中,教育投入、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产生正向驱动作用,而地区人口、经济结构以及城镇化水平对发展效率产生负向影响.

    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效率超效率SBM莫兰指数地理加权回归

    泥炭沼泽退化过程中枯落物的分解速率及碳、氮、磷释放动态特征

    张超凡燕红赵千慧姚明远...
    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湿地退化过程中枯落物分解动态和营养元素变化趋势,本研究采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选取未退化原始沼泽(UP)、轻度退化沼泽(LDP)、重度退化沼泽(HDP)和排水造林地(DA)内的枯落物为研究对象,探讨泥炭沼泽退化过程中枯落物的分解速率及碳、氮、磷释放动态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退化阶段枯落物失重率、分解速率及营养元素相对归还指数均具有显著的差异.0~90 d内各样地枯落物的分解速率和失重率较高,分解 120 d后,UP、LDP、HDP和DA样地枯落物的失重率分别为初始质量的 15.31%、11.69%、7.16%和 20.11%,总体表现为DA样地的分解速率最快.碳相对归还指数(CRRI)依次为 17.32%、16.72%、4.22%和 20.17%,氮相对归还指数(NRRI)依次为-0.86%、-25.22%、28.03%和 5.15%,磷相对归还指数(PRRI)依次为-4.57%、-97.03%、6.19%和-29.56%.总体上各样地碳元素表现为净释放模式;HDP和DA样地枯落物氮元素总体上表现为净释放模式,LDP表现为净积累模式;LDP、HDP和DA样地枯落物磷元素总体上表现为净积累模式,UP表现为净释放模式.

    泥炭沼泽退化程度枯落物分解营养元素分解速率

    上海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减量化"项目碳效应核算方法研究

    卢聪
    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用地"减量化"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内容,对低效率或不符合规划的土地进行拆除复垦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土地使用效率、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产生正向影响,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亦有所裨益.以上海市某养鸡场减量化项目为实例进行量化计算可以发现,养鸡场在减量化过程中因机械能耗产生 20.1 tCO2 碳排放量,而在复垦植树 28 年后,可达碳平衡.可见,"减量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碳排放不可忽视,复垦植树仍有益处,但其降低碳排放效果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显现.

    排放因子碳效应碳核算土地综合整治减量化项目

    基于卫星遥感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监测技术研究

    吴玲申文明马万栋毕京鹏...
    114-120,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已经划定完成,其成果如何落地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管理部门落实空间环境管控和准入的直接依据.本研究以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抓手,构建了基于卫星遥感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监测技术方法,实现新增或规模扩大生产建设活动与准入清单的符合性分析,并在黄河流域某段进行了实证应用.研究成果不仅能够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提供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持,更能为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优化空间发展布局和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生态环境准入清单遥感生产建设活动

    最优处罚原则下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监管探讨

    朱兆功周斯佳
    12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碳市场试点城市碳减排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实现了行政监管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而政府实施有效监管的理论基础则是最优处罚原则.基于最优处罚原则的要求,当前碳排放权交易监管面临着依据不完善、主体不明确、地方差异性大以及效果缺乏有效评估等问题,现有的监管机制并未发挥出应有的约束和震慑作用.要想发挥出监管效能的最大化,必须坚持以最优处罚原则为理论基础完善制度设计.首先,科学设定监管法律的框架和内容,提高罚款数额,实行倍率式处罚;其次,建立多元主体执法模式,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协同治理,综合运用声誉罚、财产罚和资格激励等手段;最后,建立全国性的碳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健全碳排放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开碳排放权取得、流转和消灭的全过程,有效评估执法机构的执法效果和重点排放企业的整改状况,实现有效执法.

    碳市场碳排放权执法困境监管机制最优处罚

    基于土壤气快速筛查的地下水苯系物(BTEX)污染反演试验研究

    王先稳潘泽文秘昭旭罗育池...
    129-136,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苯系物(BTEX)为代表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工业遗留场地中普遍存在的污染物之一,其迁移范围广,环境风险高.为现场快速识别地下水中的BTEX污染程度与范围,提高地下水监测井布点科学性和准确性,降低调查时间与经济成本,本研究基于BTEX相分配和稳态扩散模型,构建了理想状态的地下水-土壤气BTEX污染扩散三维模型,提出了通过土壤气现场快速筛查反演地下水BTEX污染的方法,并利用6.0 m×1.1 m×2.5 m的大型砂箱开展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土壤气分层采样与现场快速检测,能够较为精准地反演地下水中BTEX的污染状况,地下水中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的反演浓度分别为 32.18~21 715.09 μg/L、16.10~13 173.69 μg/L、30.28~4 212.24 μg/L、19.25~4 583.23 μg/L,相较于实测浓度 9.65~21 716.81 μg/L、14.95~13 171.93 μg/L、3.17~4 233.04 μg/L、21.39~4 498.93 μg/L,拟合度高达 0.988 7~0.999 2.研究成果能够为污染场地调查监测与防控预警等提供参考,但对于实际复杂场地应用还需不断深入探索,进一步完善模型参数,提高反演精度.

    土壤气地下水苯系物快速筛查反演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视角的陆域生态保护红线评估——以广东省为例

    万伟华张宏锋向男
    137-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科学评估广东省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的空间及生态保护效应,进一步筑牢南粤生态安全屏障,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的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障、人居环境安全保障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 3 大内涵,采用生态安全格局建设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首先,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等评价方法构建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体系,识别生态源地,评估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的空间效应;其次,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电路理论提取生态廊道,评估陆域生态保护红线连通性和生态保护效应;最后,基于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从空间结构整体性角度横向比较城市尺度陆域生态保护红线破碎度与连通度.结果表明:1)从生态保护重要性看,广东省陆域生态保护红线保护规模合理,基本实现应划尽划、应保尽保,较为全面地保障了全省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安全;2)从空间分布格局看,陆域生态保护红线与生态源地空间分布一致性较好,重要的生态源地均已纳入陆域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但生态保护红线廊道连通性不足;3)从空间结构整体性看,部分区域陆域生态保护红线斑块破碎度较高,粤北地区各地级市生态保护红线景观连通性优于珠三角地区.

    陆域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安全格局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