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湿地在处理低C/N污水时存在碳源缺乏而严重限制反硝化进行的问题.为了补充反硝化需要的碳源,选择稀碱加热后的玉米芯(下称玉米芯(预))和普通玉米芯作为外加碳源引入湿地系统,开展了两个阶段的实验,分别为植物碳源预处理和不同碳源投加量(C/N=6、5、4)对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效果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第1阶段实验结果表明,人工湿地投加植物碳源后,会降低COD和NH4+-N的去除率,投加了玉米芯(预)和玉米芯的人工湿地出水COD 值分别在 19.25~25.97 mg·L-1和22.22~23.56 mg·L-1,COD 平均去除率分别在 82.61%~87.12%和 84.22%~85.13%,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在82.44%~92.53%和78.27%~92.86%,而对照组NH4+-N的平均去除率均在90%以上.投加碳源后,系统对NO3--N的平均去除率都在99%以上.植物碳源的添加并没有显著增加CH4的排放通量,但会明显增加N2O的排放通量(P<0.05).第2阶段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N的增加,出水COD值也逐渐增加,C/N=6、5、4的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38%、88.76%和92.38%;C/N=6、5、4的出水NH4+-N质量浓度都极低,去除率均达99%以上,出水TN主要以NO3--N为主,C/N=6、5、4下的NO3--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2.75%、58.41%和47.70%;人工湿地N2O的排放通量随着C/N的增加而增加,而CH4的排放通量相比第1阶段均有所降低,C/N=6、5、4的人工湿地表现为CH4的弱源.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碳源的添加提高了系统对氮素的去除,随着C/N的增加,系统对氮素的去除效率也在增加;但植物碳源的添加增加了温室气体N2O的排放,且N2O是综合GWP的主要贡献源,贡献率占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