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军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军医学杂志
海军医学杂志

管柏林

双月刊

1009-0754

hjyx@chinajournal.net.cn

021-81883316(地);0531-883316(军)

200433

上海市翔殷路880号

海军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Navy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海军医疗卫生系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读者对象为海军卫生系统的科研、教学人员、医务工作员和卫生管理人员,以及关心、支持海军卫生事业建设的军内外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E-Lab手术示教系统在神经介入医生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张永鑫马宏宇许宏业师庆瑞...
    1031-1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神经介入医生培训中基于E-Lab手术示教系统开展脑血管造影的培训效果。方法 对 2022 年9 月至 2023 年 3 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进修的 45 名医生进行入组筛选,将 14 名符合入组条件的进修医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7 人,试验组采取理论授课+基于E-Lab系统的录播案例开展培训,对照组按照传统理论授课+临床带教操作模式进行培训,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不同培训模式下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学习效果。结果 学员的平均年龄、职称,以及培训期间造影例数、疾病类别、主动脉弓解剖类型、经桡动脉入路例数等基线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考核中的技能考核成绩和总成绩,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 2 组的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技能考核中,2 组导丝控制、导管控制、血管超选、操作时间、熟练程度技能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E-Lab系统应用于脑血管造影术的进修学员教学培训中,对其操作技能培养有效果和优势,为神经介入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神经介入规范化培训脑血管造影术E-Lab系统

    康复机器人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

    赵艳唐迪李月崔向红...
    1035-1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康复机器人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 2019 年 3 月至2022 年 10 月在联勤保障部队大连康复疗养中心住院,符合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的初发脑卒中患者 75 例(病程<3 个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运动想象疗法组(A组)、康复机器人训练组(B组)、康复机器人结合运动想象疗法组(C组),每组各 25 人。3 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A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再接受运动想象疗法训练;B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再接受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C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再接受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运动想象疗法。3 组均接受 8 周治疗。治疗前、治疗 4、8 周后,采用Armeo® Spring上肢康复机器人关节活动数据、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部分(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 3 组患者进行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 治疗 4、8 周后,3 组各项指标均提高(P<0。001);治疗 4、8 周后,B组、C组各项指标均高于A组(P<0。05),且C组各项指标均高于B组(P<0。05)。结论 康复机器人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功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卒中康复机器人治疗运动想象疗法上肢运动

    支撑喉镜显微镜下微瓣缝合技术在声带良性病变中的应用

    孙慧群何双八孙子慧孟洁...
    1041-1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显微镜下微瓣缝合技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滨海人民医院和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的 115 例声带良性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58 例(采用支撑喉镜显微镜下微瓣缝合技术治疗)、对照组 57 例(采用常规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对比 2 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嗓音障碍指数评估量表(voice handicap index-10,VHI-10)评分、嗓音嘶哑分级[等级(grade,G),粗糙度(roughness,R),气声(breathiness,B),虚弱(asthenia,A),紧张(strain,S),GRBAS]、嗓音学参数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VHI-10评分的功能维度、生理维度、情感维度、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功能维度、情感维度、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GRB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RB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最长发声时间、记录基频、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嗓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最长发声时间长于对照组,基频微扰、嗓谐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撑喉镜显微镜下微瓣缝合技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临床效果肯定,术后声音恢复效果更好。

    支撑喉镜显微镜微瓣缝合技术声带良性疾病

    TACE联合PD-1抑制剂与DC-CIK治疗晚期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研究

    杨帆杨军葛飞
    1046-1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 1(PD-1)抑制剂与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晚期肝细胞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择 2019 年 5 月至 2022 年 3 月扬州大学医学院海安临床学院收治的 92 例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6)及对照组(n=46)。对照组接受TACE联合DC-CIK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PD-1 抑制剂治疗,2 组均治疗 3 个月。对比 2 组疾病控制率(DC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CD3+、CD4+、CD8+水平,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DCR(71。74%)比对照组(50。00%)高(P<0。05)。治疗后,2 组FGF、CEA、AFP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更低(P<0。05)。治疗后,2 组患者CD3+、CD4+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更高(P<0。05);CD8+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更低(P<0。05)。治疗后,2 组QLQ-C30 评分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更高(P<0。05)。2 组Ⅰ~Ⅳ级甲状腺功能减退、高血压、手足综合征、皮疹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PD-1 抑制剂与DC-CIK治疗晚期肝细胞肝癌有效,可降低FGF、CEA、AFP水平,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生存质量,且安全可靠。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程序性死亡受体1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肝细胞癌肝肿瘤

    肝移植护理领域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蔡丹李莉
    1051-1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肝移植患者护理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为肝移植患者的护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为 2011 年 1 月 1 日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借助CiteSpace软件对核心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和突现进行可视化分析和呈现。结果 共检索到有效文献 827 篇;近 10 余年,肝移植患者护理相关研究的发文量呈下降趋势;发文量较多的机构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机构之间合作较为疏远;肝移植护理的研究热点是围手术期、儿童、并发症、生活质量等。结论 肝移植患者的护理研究处于学科发展平缓期,未来需要加强团队协作,网络构建,扩大研究范围,提高肝移植患者护理科研成果的质量,为肝移植患者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提供参考。

    肝移植护理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注射液在肺部细菌感染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和CD64指数的影响

    李香荷罗青刘跃琼
    1057-1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注射液在肺部细菌感染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CD64 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诊治的 94 例肺部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 2 组,每组各 47 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研究组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注射液治疗,比较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PCT、CD64 指数,以及临床疗效、肺部感染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 组患者TNF-α、IL-6、hs-CRP、PCT、CD64 指数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7。87%,高于对照组的 80。85%(P<0。05)。研究组肺部感染细菌总清除率为 89。36%,高于对照组的 68。09%(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13%,低于对照组的 14。89%(P<0。05)。结论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注射液用于治疗肺部细菌感染,可有效降低炎症反应和血清PCT、CD64 指数,提高临床疗效、肺部感染细菌清除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注射液肺部细菌感染疗效降钙素原CD64指数

    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风险沟通质性研究Meta整合

    梁芳王胥人叶艺杨婧...
    1062-1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索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风险沟通体验与需求的质性研究,为进行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风险沟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中关于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对于其发病风险沟通的体验及需求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 2023 年 10 月。结果 共纳入 10 篇文献,提炼 33 个研究结果,10 个新的类别,4 个整合结果:风险沟通的益处,对风险沟通的态度,风险沟通所致的情绪反应,对风险沟通的需求与期待。结论 加强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开展风险沟通是重要前提,风险沟通的效果得到多数患者的肯定,但尚待优化,未来研究应不断优化风险评估工具,完善风险沟通内容、形式及时机,加强风险沟通团队建设,提供社会支持,提升风险沟通的效果。

    心血管疾病风险沟通体验Meta整合循证护理学

    急性脑梗死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尿液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尿蛋白/肌酐比值水平观察

    黄晓勇沈婧杨晓丽
    1067-1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尿液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尿蛋白/肌酐比值(ACR)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9 月至 2022 年 8 月在海安市人民医院诊治的 10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合并发生AKI分为AKI组(n=30)及非AKI组(n=70),统计分析 2 组患者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急性脑梗死并发AKI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尿NGAL、ACR水平预测急性脑梗死并发AKI的价值。结果 AKI组年龄>60 岁占比、有高血压病史占比、有糖尿病史占比、有慢性肾病史占比、有心力衰竭史占比、梗死面积>20 cm2 占比、尿NGAL、尿ACR水平均高于非AKI组(P<0。05);ROC曲线分析证实,尿NGAL、ACR可用来预测急性脑梗死并发AKI的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18、0。88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 岁、有高血压病史、有糖尿病史、有慢性肾病史、有心力衰竭史、梗死面积>20 cm2、尿NGAL>278。251 ng/mg、尿ACR>32。414 mg/mmol均是急性脑梗死合并AKI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尿NGAL、ACR水平在急性脑梗死合并AKI患者中异常升高,可作为评估早期AKI的有效指标。

    急性脑梗死急性肾损伤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尿蛋白/肌酐比值

    等级暴露疗法对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运动恐惧的影响

    缪颖铭张仪芝
    1072-1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等级暴露疗法对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运动恐惧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3 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 124 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62 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实施等级暴露疗法干预,比较 2 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恐惧水平、心理弹性水平、运动依从性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TSK-SV Heart)中功能紊乱、运动恐惧、运动回避、危险感知维度评分及量表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乐观性、坚韧性、力量性维度评分及量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2 组患者干预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级暴露疗法能有效改善心房颤动患者术后运动恐惧情绪,提升其心理弹性水平及运动依从性,值得推广。

    等级暴露疗法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运动恐惧心理弹性运动依从性

    针刺运动疗法联合中药涂擦、低周波治疗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效果

    曹欣李燕巢小琳
    1078-1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针刺运动疗法联合中药涂擦、低周波治疗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9 年 5 月至 2022 年 3 月武进中医医院收治的 86 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中药涂擦联合低周波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2 组均治疗 4 周。对比2 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以及步行能力。结果 治疗后,2 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更低(P<0。05)。治疗后,2 组FMA评分、MBI评分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更高(P<0。05)。治疗后,2 组步行能力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运动疗法联合中药涂擦、低周波治疗可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步行能力。

    针刺运动疗法中药涂擦低周波脑卒中后偏瘫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