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航空计算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航空计算技术
航空计算技术

双月刊

1671-654X

act631@163.com

029-88151098

710068

西安市太白北路156号(西安90信箱)

航空计算技术/Journal Aeronautical Computing Techniqu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人机两级伞降回收仿真及吊点敏感性分析

    巴勇张红英陈建平
    53-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多数无人机回收采用主伞开伞而忽略减速伞开伞的影响,基于多体动力学建立了无人机两级伞降回收动力学模型,并对无人机两级伞降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某无人机为研究对象,得到了其在两级伞作用下的轨迹、姿态等运动特性,并通过移动减速伞吊点和主伞吊点,分析了无人机伞降过程中的俯仰角和飞行轨迹对吊点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该伞降系统能够较好地完成无人机的回收任务,所得结论可为减速伞和主伞吊点的设计提供参考.

    无人机两级伞系统吊点动力学建模敏感性分析

    机场终端区晴好天气容量评估方法的初步研究

    赵鹏飞段炼赵志韦升...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航空运输需求迅速增长,运营压力激增的背景下,采用适当的容量评估模型对于繁忙机场的理论容量研究和机场运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最大流最小割定理为基础,建立了进离场航段容量模型和交叉点容量模型,并选择西安咸阳机场进行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高度准确地预测机场容量,其预测结果接近实际运行最大小时流量的105%~110%.表明该模型在终端区容量评估方面具有出色的精确性,特别适用于晴朗天气条件下的情况.这一研究为机场管理者提供了强大的决策工具,有助于更有效地满足不断增长的航空交通需求,确保机场运行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终端区容量评估最大流最小割交叉点进离场容量

    管型航路与终端管制区衔接运行方法研究

    舒思喆叶博嘉程予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航空运输业高速发展,航路运行容量日趋饱和,为解决容量与流量不均衡情况,众多研究机构提出面向下一代的空中交通管理概念,其中管型航路新型空域概念应运而生.基于未来新型管型航路运行概念和模型,结合传统航路与终端区衔接方法相关研究,建立衔接模型的物理结构,提出航空器在管型航路及融合程序中的运行模式,构建管型航路仿真平台进行性能分析,综合利用概率论、统计学等理论,研究不同衔接方法对交通流的影响机理及运行效率.研究表明,所设计的管型航路-终端管制区衔接模型,可承载大流量时的运行负荷,提升航路平均容量与航班运行效率,降低航空器的冲突率和日延误时间,同时兼顾航路容量和安全风险.

    空中交通管理管型航路衔接模型运行模式性能分析

    基于3D蒙特卡洛的TCAS告警下的碰撞风险评估

    许亚星覃莉茹陈海明方航...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同时拥有运输和飞行训练任务的单跑道机场,运行过程中常出现为了避免与运输航班发生冲突而延长训练机三边的情况,从而导致运输机的交通碰撞避免系统(TCAS)产生TA告警.提出了一个3D碰撞风险评估模型来评估此场景下两机的碰撞风险.建立了飞机位置预测模型,使用蒙特卡洛方法得出飞机在每一时刻的位置分布;根据TCAS系统定义建立了TCAS碰撞模型;最后,统计训练机的蒙特卡洛样本进入TCAS碰撞模型的次数,对飞机间的碰撞风险做出评估.结果表明:三边航线与跑道间的侧向间距不小于 2 037m时,两机触发TA告警后,两机可以分别沿三边以及五边继续飞行.在后续的飞行过程中,两机的碰撞风险小于ICAO规定的 1×10-7次/h,满足安全目标水平.

    碰撞风险3D蒙特卡洛TCAS告警碰撞模型训练机与运输机

    终端区进场程序运行效能量化评估方法

    李元直夏正洪方鹏越朱晓波...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终端区不同进场程序的运行效能缺乏全面的量化评估问题,开展对终端区进场程序运行效能量化评估工作.定义了终端区进场程序运行效能的概念,从运行效率、安全性、管制工作负荷和环境效益四个维度构建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并进一步细化了指标的量化评估方法.选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获取评估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再通过线性加权求和的方法求得效能值.最后,以上海终端区点融合进场程序(PMS)和标准仪表进场程序(STAR)为基础,采用雷达管制模拟仿真系统设计航班数据并验证对比了正常流量和极限流量情况下 PMS 和STAR的运行效能.结果表明:在不同流量情况下,采用PMS后终端区运行效能分别提升了32%和55%,从而验证了所提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是合理的.

    航空运输点融合程序标准仪表进场程序效能评估雷达管制模拟仿真系统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指针仪表刻度提取算法

    徐龙刘文波戴宇庆陈泉钢...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指针仪表读数方案大多只针对刻度分布均匀的仪表,只提取某些关键点,并不提取出每条刻度线,这种方案不适用于刻度线不均匀仪表.提出了一种可适用于非均匀刻度线指针仪表的刻度线提取算法,首先使用不同阈值的 Canny边缘检测算法对图像进行边缘提取,从而得到多张边缘图像,并提取出边缘图像中所有满足设定条件的轮廓,然后使用类似 NMS的方法去除重叠冗余的轮廓,最后使用刻度筛选与排序算法找出真实刻度线框.算法省去了深度学习方案中繁琐的步骤,只需要设定合适的参数即可达到良好的刻度线提取效果,速度快、易移植,非常适合工程实际需求.

    指针仪表刻度提取图像处理Canny边缘提取外接矩形框

    基于AirTOp的终端区扇区负荷校准方法研究

    王书策胡明华曹树健赵征...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管制员工作负荷的评估是扇区运行的一个重要论题,它对提高机场终端区容量值,进而增加航班量和经济收益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北京终端区的管制员实际工作负荷评估和校准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AirTOp仿真软件的终端区进近扇区负荷校准的新思路和方法.通过对比同等运行环境下的实际管制负荷与仿真输出,校准管制负荷权重设置,获得一个可用于仿真管制员负荷评估的负荷权值汇总表,使用交叉验证方法将校准后的权值作为输入进行面向扇区的计算机仿真.结果显示仿真负荷与实际负荷偏差值小于±2,证明该校准方法可以适用于对复杂终端区扇区负荷的评估.

    复杂终端区管制负荷计算机仿真空中交通规划AirTOp

    航路网络关键脆弱节点分析方法

    张轶宁田文李宇宸苏婉婷...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航班准点率,保障运行安全,缓解空管部门的压力,识别出航路网络的脆弱环节及关键脆弱节点并对此进行改善,能够有效地保障航班正常运行,进一步提高民航服务水平.基于广州-珠海空域的航路网络数据,构建空中交通网络并选取三个复杂网络脆弱性统计特征,进行攻击实验,开展关键脆弱节点分析,结果表明,在广州-珠海空域网络中,脆弱性较高的节点主要有从化航路点和石龙航路点,平洲航路点的脆弱性也相对较高,这些节点的失效将会使该区域的脆弱性显著提升;而高要航路点、ATAGA航路点、龙门航路点三点脆弱性较低,这些航路点的失效并不会对整个网络的脆弱性造成太大影响.

    航路网络复杂网络脆弱性蓄意攻击关键节点

    超声速锥-柱-裙不同燃气喷流侧喷干扰效应

    孙瑞斌倪招勇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求解三维RANS方程研究了锥-柱-裙外形不同推进剂燃气的侧喷干扰效应.利用超声速条件下的热喷干扰实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数值模拟了不同燃气喷流的侧喷干扰流场,对比了干扰流场的壁面压差系数分布、力干扰因子和轨控偏移量.研究表明:在所设定风洞来流温度条件下,可以忽略二次燃烧的影响;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下,喷流温度下降,轨控偏移量减小,且在负迎角条件下减小量值更大,对于相同静温的不同燃气喷流,壁面压差系数分布、力干扰因子与轨控偏移量差别很小;二次燃烧对不同燃气喷流干扰效应的影响规律一致,影响量值接近,在大部分迎角条件下,二次燃烧使轨控偏移量减小,且在负迎角条件下的减小量值更大.

    超声速流燃气喷流侧喷干扰二次燃烧数值模拟

    符合DO-330的机载软件工具鉴定

    陈晓磊李晓龙任晓瑞
    102-10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安全关键领域的软件开发过程中,对软件开发和验证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按照其实际用途开展工具鉴定是支撑软件实现其开发和验证活动相关目标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当前国际上有效的各行业标准中与工具鉴定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概要的描述,并且重点阐述航空电子领域的DO-330 标准中的工具鉴定过程,对实施工具鉴定时的所需要开展的活动内容进行了综合分析,这些内容是工具鉴定申请人在实际项目中应重点考虑的,同时,还为工具开发人员给出了工具鉴定包开发的建议.

    机载软件工具鉴定鉴定等级操作需求开发工具验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