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核科学与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核科学与工程
核科学与工程

阮可强

季刊

0258-0918

nuclse@163.com

010-88828681,68462973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43号

核科学与工程/Journal Nuclea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核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学报,被多家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并被列为核领域的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发表核领域有新成果的研究论文,并对核领域的重大科研事件或活动进行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可压缩液体中的气泡球形稳定性的研究

    张宇宁周星郑潇潇丁志凌...
    416-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压缩液体中气泡的球形稳定性对核电站设备及其附属的过流部件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匹配渐进展开式的方法,建立了可压缩液体中气泡球形扰动的理论模型.利用气泡的泡壁马赫数将泡壁附近的液体分为内场和外场,将内场的流体近似为不可压缩液体,使用拉普拉斯方程计算.外场的流体认为是可压缩液体,用波动方程来描述.通过内外匹配渐进展开法推导了可压缩液体中气泡的球形扰动方程.基于扰动方程中焓的两种表示方式(用压力近似焓或直接用焓表示),讨论了这两种方程预测的气泡球形扰动振荡特性相关物理量(扰动振幅、扰动振幅变化速度和扰动振幅变化的加速度)的差异.通过对比,发现这两种方程预测结果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上述物理量的极值处,并且直接用焓表示的方程预测的极值更大.此外,还定量研究了初始气泡半径和环境压力对两种方程预测结果的影响.

    泡动力学空化球形稳定性

    柱形空泡动力学研究综述

    席新铭边豪杰王笑语张宇宁...
    428-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化现象是核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而柱形空泡动力学是其前沿方向.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柱形空泡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本文从流体力学基本方程出发,对三种典型形式的柱形空泡动力学方程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和系统的整理.然后,对这三种柱形泡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它们在方程的形式和适用范围上的差别.此外,文章分析了方程中一些重要参数对方程预测结果的影响.实验研究方面,本文展示了柱形空泡典型的高速摄影图片以及空泡半径随时间的变化.通过将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空化柱形空泡泡动力学方程高速摄影

    基于原子发射光谱法的钠气溶胶在线监测装置工程化应用研究

    王荣东杜海鸥朴君杨燕婷...
    437-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钠气溶胶是钠冷快堆出现钠泄漏及钠火工况时产生的特征性产物,空气中存在的极早期微量钠气溶胶监测对相关事故监测和事故处置意义重大.为了解决工程应用领域钠气溶胶在线监测手段空白问题,研制了一款基于原子发射光谱法的钠气溶胶在线监测装置,并以该装置为主体设计了一套面向工程应用的探测系统,并开展了少量真实钠气溶胶环境、钠泄漏钠火工况下的系统运行试验.结果表明,钠气溶胶在线监测系统对真实钠燃烧产生的钠气溶胶同样具有采样和分析检测功能,采样设计满足探测器分析需求,监测系统对钠火产生的钠气溶胶响应迅速、灵敏,具备早期探测钠泄漏、钠火的能力,并实现了联锁报警等系统功能,具备了工程化应用前景和条件.

    钠气溶胶在线监测工程应用探测系统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一回路冷却剂中锌的方法研究

    邓伟侯涛
    443-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压水堆核电厂采用一回路加锌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电站的堆芯外辐射场,降低人员辐照剂量.采用加锌技术的核电厂需要监测一回路冷却剂中的锌含量,通常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限低、准确度高,但高浓度的硼酸基体严重干扰测定.本文为国内首次研究采用乙醇作为基体改进剂,在石墨炉升温过程中去除硼酸,消除干扰.经验证,方法有效,从根本上解决了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一回路冷却剂锌含量时存在的问题.

    一回路冷却剂硼酸乙醇石墨炉原子吸收

    自主化核设计软件瞬态分析模型的安全评价问题探讨

    戴阿灿田欣鹭王昆鹏攸国顺...
    448-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制于缺乏足够的瞬态数据,核设计软件瞬态分析模型的确认普遍存在不充分的问题,也给核设计软件的安全评价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本文介绍了在国内现有的数据基础上,针对核设计软件瞬态分析模型,所采用合理的安全评价的方法.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核设计软件瞬态分析模型的确认提供参考.

    核设计瞬态安全评价

    浮动式反应堆事故气载放射性多舱输运仿真分析

    刘哲杨亚鹏李国强冯宗洋...
    453-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浮动式反应堆受限于特殊的使用环境容易发生事故,事故后气载放射性会在舱室之间传递影响可居留性.为详细分析其事故后气载放射性在舱室之间的传递过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开展了破口事故下气载放射性从堆舱中向邻舱的输运过程,对比分析了采取堆舱排风及机舱排风对气载放射性输运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堆舱放射性泄漏后,气载放射性经泄漏口进入机舱,局部浓度相异;排风系统在舱室内形成局部循环流,使气载放射性汇于主流经排风口排出舱室.堆舱循环流在压力容器与泄漏口之间形成气幕,阻止气载放射性迁移;机舱循环流会在泄漏口机舱侧产生指向机舱的速度,加强气载放射性向机舱的迁移.同时采用堆舱及机舱排风在排风时间达到 180 s时可使机舱气载放射性浓度相比无通风情况下降 92.5%.

    浮动式反应堆破口事故计算流体力学精细模拟气载放射性多舱输运

    基于PCA-SVM的小型自然循环铅冷快堆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马永健冯云孙培伟魏新宇...
    464-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离岸式小型自然循环铅冷快堆运行在恶劣环境下,且通常少人值守,在这种情况下,传感器故障可能对系统的安全性产生严重影响.为及时检测和诊断传感器故障,提出了一种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支持向量机(SVM)的方法.所提方法基于数据驱动,不需要系统的详细数学模型或特定状态的先验知识.采用PCA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数据维度.使用MATLAB/Simulink中构建的小型铅冷快堆动态模型,产生传感器数据,以训练和建立故障诊断模型,并进行了性能测试,验证了所提出的故障诊断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铅冷快堆传感器故障故障诊断主成分分析支持向量机

    核应急航空辐射监测能力量化评估模型

    孟凡兴杨明王浩然宋振涛...
    472-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解决核应急救援航空辐射监测队伍能力评估指标中的不确定性、提高核应急航空辐射监测能力评估准确性,在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FCE)有机结合,建立核应急航空辐射监测能力评估模型.该模型根据核应急航空辐射监测队伍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救援、总结分析情况,综合各要素关键评估内容,形成了以核应急航空辐射监测能力为总目标,下设 4 项一级指标和 16 项二级指标的核应急航空辐射监测能力量化评估模型;通过AHP法计算指标权重,采用FCE法计算综合得分,实现对核应急航空辐射监测能力的综合量化评估.通过实例验证表明,AHP-FCE模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与合理性,为核应急救援航空辐射监测队伍能力评估提供参考.

    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FCE)监测能力量化评估

    基于ABAQUS程序的严重事故用电气连接件仿真分析

    陈毅斌邵明坤
    480-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压水堆核电厂在发生严重事故工况时,氢气燃烧产生的瞬时高温对 1E级电气连接件的热影响,本文利用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某核电厂严重事故时氢气燃烧环境下的 1E级电气连接件进行整机热仿真分析,得出了电气连接件温度场云图和电气连接件密封圈处的温度变化曲线.根据仿真结果对密封圈进行高温试验,验证了 1E级电气连接件可以耐受严重事故工况氢气燃烧的高温环境,并顺利通过了严重事故氢气燃烧试验,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减少前期投入约 200 万元,为产品设计选型提供分析指导.对同类电气连接件及其他电气设备,在核电厂严重事故环境中的设计选材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电气连接件严重事故氢气燃烧热仿真

    "华龙一号"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事故排放管线试验研究

    刘飞
    487-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华龙一号"的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TTB)通过在安全壳内排污管线上增加事故排放管线,实现了在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SGTR)中调节破损蒸汽发生器的水位和压力,从而实现承担安全功能的要求,但是如何验证事故排放管线的排放能力是调试阶段的难题.本文通过分析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特性,确定了试验排放过程的液位起点与终点,研究了排放液位差与排放流量的对应关系,在计算得到排放流量后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误差分析,最终验证事故排放管线试验结果满足安全准则要求.本文研究的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事故排放管线试验为其他核电项目的调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指导.

    "华龙一号"蒸汽发生器排污事故排放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