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贾永全

双月刊

1002-2090

byndxb@163.com

0459-6819135

163319

黑龙江省大庆市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August First Land Reclamation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1年平3月,属学术类刊物,初为半年刊,1997年改为季刊。刊登论文以校内为主,对校外的优秀论文也定量刊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早粳稻氮磷钾养分的影响

    王士强杨善伟赵海红贺登美...
    1-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在孕穗期冷水胁迫下不同耐冷性早粳稻氮磷钾养分的变化规律,选用 30 份黑龙江省品种(系),在孕穗期平均17℃冷水灌溉 20 d的试材为低温处理,按结实率CRI值进行耐冷性分级,研究冷水胁迫下抽穗期植株氮磷钾积累及其与早粳稻耐冷性的关系.结果 表明,冷水处理导致所有材料茎、鞘和叶片中氮含量,茎和鞘中磷和钾含量下降,其中冷水胁迫对茎中氮含量影响最大,其次是鞘中氮含量,并且耐冷性弱和极弱的材料茎和鞘中氮、磷和钾含量,叶片中氮含量较耐冷性极强和强的材料更容易受到冷胁迫的影响.冷水胁迫对不同器官氮、磷和钾含量影响不同,其大小顺序为:茎>鞘>叶片.相关分析表明,抽穗期鞘中氮含量与结实率、每穴实粒数、产量的CRI值呈显著正相关;茎中磷含量与产量和千粒重的CRI值呈显著正相关;茎中钾含量与每穴实粒数和产量的CRI值呈显著正相关,可见,鞘中氮含量和茎中磷和钾含量可作为寒地早粳稻孕穗期耐冷性鉴定的辅助指标.

    早粳稻孕穗期冷水胁迫

    鸡西市土壤资源及其分布

    汪雨鑫辛刚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土壤野外调查和搜集的鸡西市土壤资料,研究鸡西市土壤资源及其分布规律,为鸡西市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鸡西市地带性土壤类型有暗棕壤、白浆土,非地带性土壤有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新积土、水稻土、火山灰土,共计 8个土类,17个亚类.土壤类型是随地形部位的不同而有规律分布的.暗棕壤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地带;典型白浆土、草甸白浆土、潜育白浆土依次分布于岗地、平地和低平地;草甸土、沼泽土和泥炭土分布于河流两岸和湖泊周围低洼地;冲积土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泛滥地和兴凯湖的湖岸;火山灰土仅仅分布于鸡西市火山熔岩台地.

    鸡西市土壤土壤类型土壤分布

    东宁县稻水象甲越冬场所的初步研究

    赵明明孙强王希明林志伟...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稻水象甲是水稻上一种检疫性害虫,黑龙江省东宁县稻水象甲的发生已有多年,为了进一步探明东宁县稻水象甲成虫的越冬分布情况,分别选取两处调查地点,对其稻田、田埂、沟渠、邻近山坡或林带等生境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进行了稻水象甲越冬成虫调查.研究表明,稻田边林带、山坡是稻水象甲成虫越冬的主要生境,其次是沟渠,田埂及稻田间无分布;土质疏松的土层,并且 0~5 cm土层中相对湿度在 10%~30%适宜稻水象甲成虫越冬.

    东宁县稻水象甲成虫越冬场所

    基于基本地块养分数据的尖山农场土壤肥力变化规律分析

    徐宁张洪亮张荣华高世杰...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地处黑土核心区的北大荒农垦集团尖山农场有限公司各管理区基本地块土壤养分年度状况分析,获得了该地区土壤在长期人为耕作条件下的近五年养分变化规律,为今后该地区黑土地保护措施的制定和科学施肥耕作方式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持.试验采用连续跟踪调查的方式,对尖山农场 443 个地块进行连续 5 年(2015-2019)的土壤养分(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数据跟踪测定和土壤综合肥力指数的计算,并对各管理区土壤养分变化规律进行分别论述.结果 表明,尖山农场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趋势为上升,碱解氮含量变化趋势为下降,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变化趋势为波动性,且在波动中上升,pH值和土壤综合肥力指数随年份的增加呈"V"字形变化,并在波动中上升.整体看,近年来尖山农场土壤养分条件处于回升阶段,据分析土壤养分提升过程中秸秆还田、科学施肥、大型农机和免耕农机的使用起到正向的作用.

    黑土基本地块土壤肥力变化规律综合肥力指数

    高寒地区专用型大豆品种的筛选

    吴洪斌孙浩月张宏雷张安宏...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黑龙江高寒地区适于豆浆、豆腐生产的专用型大豆品种,试验以 23 个大豆品种为材料,以豆浆得率、豆浆感官评分等指标进行豆浆专用品种分析;以豆腐得率、豆腐感官评分、蛋白质含量、11S球蛋白含量、7S球蛋白及粗脂肪含量等指标进行豆腐专用品种筛选分析.结果 表明:黑河 52 和黑河 43 适宜作为高寒地区豆浆豆专用品种.黑河 52 的产量为3787.30 g·hm-2、蛋白质含量为 41.17%、脂肪含量为 21.27%、豆浆得率为 81.28%及豆浆感官评分为 74.73,黑河 43 的产量为3764.55 kg·hm-2、蛋白质含量为 41.63%、脂肪含量为 21.27%、豆浆得率为 81.65%及豆浆感官评分为 79.07;龙垦 356、龙垦 356和龙垦 330 适宜作为高寒地区豆腐豆专用品种,龙垦 356 的产量为 3761.48 kg·hm-2、蛋白质含量为 42.53%、脂肪含量为20.30%、豆腐得率 2.11、豆腐含水率为 81.92%、保水率为 77.11%及豆腐感官评分为 74.33,龙垦 330 的产量为 3775.10 kg·hm-2、蛋白质含量为 42.20%、脂肪含量为 21.33%、豆腐得率 2.06、豆腐含水率为 80.97%、保水率为 75.57%及豆腐感官评分为 73.60.

    豆浆豆腐专用品种

    一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与致病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及分析

    李梓健朱庆贺邢晓旭宋军...
    33-4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某猪场引起哺乳仔猪腹泻的病因,试验采集腹泻仔猪的粪便样品,通过PCR检测、细菌分离培养、16S rRNA序列测定、同源比对分析以及分离菌株的致病性试验等对腹泻仔猪的病原进行了鉴定,同时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表明:在腹泻仔猪粪便样本中猪流行腹泻病毒(PEDV)呈阳性;从病料中分离出的菌株与大肠杆菌(KJ477007.1、MW301234.1 等)的同源性均超过 99%;将分离菌株以腹腔接种的方法注射给BALB/c小鼠,约 20 h后接种分离菌株的小鼠全部死亡,剖检和HE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致病性较强;该分离菌株对头孢噻呋、头孢吡肟存在高度敏感性;对头孢喹肟和林可霉素存在中度敏感性;对庆大霉素、恩诺沙星、卡那霉素、氟苯尼考以及阿奇霉素存在耐药性.说明该猪场的仔猪腹泻主要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所致,在进行治疗时,应结合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用药.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致病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动物致病性试验

    两种奶牛真皮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比较

    鲁文赓袁思琦司琳清田春雨...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比较两种体外分离和培养奶牛真皮成纤维细胞方法,采集奶牛蹄部真皮组织,通过组织块贴壁法和双酶消化法(胰蛋白酶-Ⅰ型胶原酶)分离原代奶牛真皮成纤维细胞,通过传代培养进一步纯化并扩增.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特性,MTT法用于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其表面标志物,鉴定细胞纯度.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贴壁后第 6天有细胞爬出,形态多呈长梭形,排列紧密呈漩涡状或束状;双酶消化组第 2 天有长梭形细胞生长,混杂少量上皮细胞生长.生长曲线图表示,组织块贴壁组细胞生长速度较快.免疫化学荧光检测第四代奶牛真皮成纤维细胞,波形蛋白呈阳性表达,角蛋白-18呈阴性表达,表示细胞纯度较高.两种方法均能分离出奶牛真皮成纤维细胞,与双酶消化法相比,组织块贴壁法分离的细胞纯度更高,活性更佳,增殖周期更短,提示组织块贴壁法是分离培养奶牛真皮成纤维细胞的首选方法.

    奶牛蹄叶炎真皮成纤维细胞组织块贴壁法双酶消化法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N蛋白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赵飞宇杨丹赵鹏宇李梓健...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制备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N蛋白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研究根据HLJ/HRB/2016/11 毒株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进行基因扩增,并将目的基因在BamH Ⅰ、Hind Ⅲ酶切位点克隆至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上,将其转化到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终浓度为 1 mmol·L-1 的IPTG在 16℃诱导 16 h后,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结果显示,在约 69 kda处出现目的条带,且该蛋白主要以可溶形式表达.将重组N蛋白经Ni柱纯化后,按每只BALB/c小鼠免疫 50 μg,三免后 7 d采血分离血清,经间接ELSA检测结果显示,获得的N蛋白可被特异性识别且效价可达到 1:12800.研究制备的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N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为后续猫传染性腹膜炎的疫苗提供基础.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衣壳蛋白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金雀异黄素对免疫抑制大鼠骨骼肌疲劳的影响

    董佳萍杨琪王鹤霖谢琳琳...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免疫抑制大鼠进行负重游泳试验研究金雀异黄素缓解骨骼肌疲劳的作用效果.选取 72 只雄性SD大鼠,按照大鼠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免疫抑制模型组、金雀异黄素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腹腔注射环磷胺,建立大鼠免疫抑制模型后连续灌胃 21 d.通过游泳训练造成疲劳后,测定各组大鼠负重力竭游泳时间、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2(IL-2)、干扰素γ(IFN-γ)水平、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变化,骨骼肌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SOD和GSH-PX活性.结果 表明:与免疫抑制模型组相比,金雀异黄素可显著提高大鼠力竭游泳时间,其中高剂量组大鼠力竭游泳时间延长 85.76%;高剂量组血清中IL-2 含量高达 203.36 pg·mL-1,较模型组提高了 68.33%;血清中IFN-γ含量增至 113.24 pg·mL-1,较模型组差异极其显著.同时金雀异黄素可以维持运动后大鼠血清和骨骼肌中SOD和GSH-PX活性,其中高剂量组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显著提高骨骼肌中CK和LDH含量.由此可见,金雀异黄素可有效提高试验大鼠运动耐力,可以调节血清中免疫指标和骨骼肌中疲劳相关生化指标的水平,对免疫抑制大鼠具有较好的缓解运动性疲劳的效果.

    金雀异黄素免疫抑制抗疲劳作用大鼠骨骼肌

    不同预处理模式识别下的近红外绿豆产地溯源研究

    胡亚光钱丽丽陈明明李上...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仪测定来自吉林省白城市、黑龙江泰来县、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自治县、山东省泗水县绿豆共 120 份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分别采用一阶导数+9 点平滑、标准正态变换(SNV)、多元散射矫正(MSC)、矢量归一化+MSC四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PLS-DA),分析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模型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得出:原始光谱模型判别率为 62.5%,一阶导数+9 点平滑预处理模型判别率为 65%,SNV预处理模型判别率为 65%,MSC预处理模型判别率为 82.5%,矢量归一化+MSC预处理模型判别率为 90%.因此,采用矢量归一化+MSC预处理方法对绿豆产地判别的准确率最高.

    绿豆近红外光谱预处理方法产地溯源模型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