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对外经贸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对外经贸
对外经贸

索伶俐

月刊

2095-3283

hljfert@vip.163.com

0451-58819883(投稿)58819088(主任)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革新街165号

对外经贸/Journal Heilongjiang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 TradeCHSSCD
查看更多>>为适应期刊全球化发展形势,满足广大作者和读者的期盼, 2011年6月8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11】499号文件正式批准,《黑龙江对外经贸》杂志更名为《对外经贸》,更名后的刊号为CN23-1578/F,国际刊号为ISSN 2095-3283,由地方性刊物跻身为国家级刊物。2012年1月《对外经贸》杂志第1期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对外经贸》杂志的前身为《黑龙江对外经贸》,创刊于1987年,由黑龙江省商务厅主管,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和黑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联合主办,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贸易经济类学术期刊。创刊25年来,得到国内外众多作者和读者的关注与厚爱,在政府决策部门和广大外经贸企业及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中拥有广泛、稳定、层次较高的作者群和读者群。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具品牌价值的贸易经济类学术期刊之一。《对外经贸》办刊宗旨:宣传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反映国内外经贸动态,传递经贸知识与信息,交流商务工作经验,促进我国经济贸易发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11】499号文)。 《对外经贸》主要栏目:专家视角、国际贸易、中俄经贸、世界经济、投资与合作、区域经济、社会关注、经贸实务、商务交流、金融市场、企业管理等。《对外经贸》服务对象:全心全意为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经贸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图书情报部门提供决策支持、管理营销指南、独特的学术视野及全新的观点,在全球化背景下深度诠释国内外重大经贸政策,解读经贸制度变革,前瞻时局走势。《对外经贸》办刊目标:秉承兼收并蓄、与时俱进品格,全方位追踪国内外重大经贸动态,研讨学术前沿。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经贸实证研究相结合,权威性、可读性、学术性、实践性相统一。贴近实际、贴近需求、贴近读者,努力打造特色、精品期刊,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全心全意服务决策、服务企业、服务学术研究。《对外经贸》编辑团队:现拥有一支以研究生学历为主,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编辑阅历丰富的工作团队,经历25年磨砺,已拥有成熟的编辑思想、科学的办刊模式和过硬的工作作风。主编索伶俐携《对外经贸》编辑部团队将继续发扬服务奉献精神,牢记宗旨,不辱使命,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努力打造特色、精品期刊,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以不辜负您的厚爱与期望。编辑部全体员工向长期以来对我刊工作给予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的各位领导和同仁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并衷心希望您一以贯之地为《对外经贸》杂志发展不吝赐教,真诚支持与帮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

    季奕伶恽学麟赵欣宇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 2009-2021 年 282 个城市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示范区建设显著促进产业结构整体升级.具体而言,示范区建设通过金融发展效应、人才集聚效应、创新驱动效应等机制推动产业结构整体升级.此外,示范区建设对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从扩大试点范围、差异化建设、"示范区建设+人才培养"组合拳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升级的力度,实现更精准的产业优化升级.

    进口贸易产业结构金融发展双重差分法创新驱动

    金融改革对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

    沈霈程同林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利用熵权法构造的相对金融改革指数和 2002-2022 年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双边贸易的面板数据,建立扩展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改革对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双边贸易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显示:金融改革会显著促进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的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相对金融改革指数每提升1%,中国对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的进口贸易额提升约0.672%,出口贸易额提升约 0.576%.此外,中国相对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的贸易自由度越高,越有利于双方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人均GDP的提升会促进中国对其他成员国的进口和出口.

    金融改革上海合作组织双边贸易引力模型

    黑河市对俄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研究

    张金萍王群
    17-1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黑河市区位优势、经贸政策、对俄经贸规模,黑河市协同联动性以及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力度有待加强.基于此,提出探索产业链与价值链深度合作、高附加值产品引领等对俄经贸合作未来发展重点方向,促进黑河市对俄经贸"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高标准"发展.

    黑河市对俄经贸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沿线西部地区开放水平时空演进特征分析

    张姝颖久毛措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沿线西部地区开放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分析 2004-2021 年开放水平及其时空演进特征,并综合归纳其空间演进格局.从时序特征看,沿线西部地区开放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表现出"平稳缓慢增长—持续快速增长—短期波动增长"特点.

    "一带一路"沿线西部地区开放水平时空演进

    跨境电商平台中品牌认同的形成路径研究——基于fsQCA模糊集组态分析

    李倩向永辉谭健斌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公司纷纷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来进行品牌管理以期获得品牌认同,提升国际竞争优势.研究从顾客感知视角出发,结合内外部因素将文化适应性和平台声誉引入来探究品牌认同形成路径.运用fsQCA软件对网络调研的 495 份问卷做模糊集定性分析,并基于分析数据将品牌认同的形成路径进行组态分析.通过五种条件组态分析结果,分别解释了跨境电商情境中品牌认同形成的不同路径,为企业管理者针对不同品牌和市场环境制定营销战略提供理论指导,丰富品牌认同研究方向.

    感知品牌全球性/本土性品牌认同顾客感知价值平台声誉文化适应性

    跨境电商赋能纺织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对策研究

    殷纾徐杰
    29-3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经济进程的加速,作为数字服务贸易业的跨境电商新业态极大地推动着我国外贸的增长.纺织业是我国的主要出口行业,数字经济有效推动了国内众多纺织企业的数字化发展和转型,赋予了企业重构模式的新契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战略之一.以纺织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为切入点,分析企业转型面临的产品、物流、运营、风险问题,从推进跨境电商模式、精确目标定位、注重品牌效益以及建立合规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跨境电商纺织企业数字经济转型升级

    汕头新能源物流车推广应用研究

    吴岚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政策大背景下,探索研究绿色物流的高质量发展,以物流行业的环境可持续性为核心关注点,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出发,为汕头市提供有关发展绿色运输和推广新能源物流车的理论性建议,以期促进汕头市物流行业的绿色转型,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物流车双碳目标绿色物流绿色运输物流企业

    智能仓储物流装备产业发展趋势探析——以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为例

    周园孟晶晶刘苗苗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智能仓储物流装备产业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在经济新常态下,人工、土地、仓储租金成本不断上升,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的战略地位凸显,智能物流技术和装备的优势逐渐显现.在对社旗县智能仓储物流装备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研判的基础上,从优化产业布局、优势产业塑造、产业链打造、载体建设等视角出发,揭示未来的发展中,如何将社旗县的智能仓储物流装备进一步壮大.

    智能仓储物流装备社旗县

    基于三产融合视角的黑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研究

    王景利
    43-4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转型升级是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黑龙江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农业转型升级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当下产业融合是一种新的发展思路,为了加快黑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基于黑龙江省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的现状,从三产融合的视角来研究黑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黑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三产融合推进黑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黑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三产融合黑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对策

    基于联合分析法的消费者社区团购偏好研究——以南京地区为例

    张李明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联合分析法研究南京地区消费者对社区团购的偏好,首先根据线下访谈、线上评论和相关文献选取影响消费者使用意愿的五个属性,并基于正交试验获取 16 种产品轮廓.在此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获取评价数据,并运用SPSS软件处理得出各属性水平的效用值与属性的权重系数.结果显示消费者在社区团购中最关注商品价格和团长服务水平,社区团购平台类型和商品品牌对消费者使用社区团购的影响一般,互动性对消费者影响不大.根据研究结果,在商品价格、团长服务水平、商品质量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社区团购消费者偏好联合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