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交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交通科技
黑龙江交通科技

王银涛

月刊

1008-3383

hljjtkj1978@163.com

0451-86683434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92号

黑龙江交通科技/Journal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ilongjia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项目合同基价与计量支付方法研究

    韩鹏李锋陈晶照
    147-15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建养一体化新模式中,项目合同基价测算以及计量支付方面的不足,以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工程为依托,探讨了对项目合同基价的测算以及项目具体计量支付款的算法,明确了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项目的费用组成,同时提出了以路面养护综合质量指数(CMQI)为指标的建养一体化项目计量与支付方法。

    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合同基价计量支付

    基于空间规划方法的立体停车场布局建设

    刘思炜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体停车场因其高密度停车和高效利用空间的特点,逐渐成为解决城市停车难题的重要手段。基于空间规划方法,研究了立体停车场的布局建设。通过对多维停车场的空间特征和功能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优化布局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空间规划方法进行立体停车场布局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停车场的功能性和交通流量效率。

    立体停车场空间规划布局建设

    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经验总结分析

    张菲娜周进均胡义良
    15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当前城市交通发展比较典型的模式,以国内外部分城市交通发展为例,分析总结了区域轨道网主导进出城交通、合理的射线高速扩能改造措施、关键节点通道复合化利用、重视低等级道路系统的完善、重视公交路权分配、道路交通智能化管理等6 个方面的发展经验。因此,在城市交通规划和发展建设时,要注重规划统筹和规划引领,充分考虑近期和远期发展的关系,从而提高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城市交通射线高速关键节点通道低等级道路公交路权智能化管理

    基于北斗短报文的地温监测数据传输方案

    李良泉
    159-162,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地温、冻土使铁路、公路等工程隧道、路基施工及运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地温数据是地温场机理研究的关键因素,远程无人监测手段是获取长周期地温数据的最佳手段。现有传输技术在无人区难以开展,无人区的远程数据传输是实现远程监测的关键因素,采用北斗短报文技术实现远程通讯功能。由于民用北斗系统的限制,使得通讯不可靠,通过自定传输通讯机制的方法解决了无通讯回执的问题;通过数据组包及压缩的手段解决了北斗短报文系统传输空间小、间隔时间长导致的传输时间长,低传输成功率的问题。通过某铁路的冻土监测孔实践表明:设计的传输方案使得传输成功率在85%以上,获得了大量的地温监测数据,为无人区大数据远程传输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为铁路方案设计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支撑。

    地温远程监测北斗短报文通讯协议数据压缩数据加密

    基于Revit软件的高速公路模型轻量化分析

    高新林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BIM技术推广和普及,建设行业越来越多的生产环节采用了BIM技术,但目前BIM数据庞大,严重阻碍了BIM技术在信息存储和传递交互上的应用,为此对BIM轻量化研究成为了必要。通过Revit软件建立的模型数据和几何信息的表达发现,能够通过保存单类模型数据和单个模型的空间变换矩阵并建立引用关系实现模型轻量化。导出并加载转化数据还原模型验证引用法能够在模型保真的同时减少 40%的文件体积,但导出模型需要较长时间。研究结果表明,BIM的轻量化应用可极大降低建设管理系统的终端设备配置和网络带宽要求,节约系统部署成本,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保障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建筑信息模型公路工程轻量化

    农村地区旅游生态廊道建设对策分析

    顾腾飞
    167-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海县西部旅游生态廊道是苏北鲁南旅游公路样板工程,对提高农村公路融合发展水平,有效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以东海县西部旅游生态廊道为例,系统介绍"一环四段多支多点"的布局思路,以及道路系统、服务系统和景观系统建设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农村交通运输需求端变化,并从精准供给、一体融合、服务提升、长效治理等方面研究提出农村地区旅游生态廊道建设对策建议。

    农村公路旅游生态廊道中国式现代化

    物联网技术在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以港前大道(新江公路—三峡路)改造为例

    季群标
    171-174,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港前大道(新江公路—三峡路)改造工程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多变,实际施工中难以保障现场作业安全。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物联网技术在港前大道(新江公路—三峡路)改造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先构建一个本案例项目施工的工程安全物联网,然后基于该物联网,实时监测无线区域、保障材料质量安全、预警环境危险状态、实时监测设备参数、实现现场合理调度几方面进行施工安全的全面管理。最后开展实证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先进性。实证结果表明,应用物联网技术,实例改造工程中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仅为0。78%,安全隐患排查率高达98。67%,安全管理效果良好。

    物联网技术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安全管理

    基于OODA循环理论的地铁司机突发事件处置模式

    邵艳军靳文琦赵健
    175-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轨道交通的超强客流和超密行车对运营稳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司机的处置决策力直接决定事件的走向,将OODA循环理论引入到地铁司机突发处置研究中来,构建地铁司机快速处置新模式,重组构建COODA矩阵式循环理论,即突发事件冷静、观察、定向、决策、行动五项流程,确认事件、排查事件点、处置事件点三阶段循环阶段,打破传统惯性思维按固有模块思维进行规范决策方式。通过COODA循环理论分项提升司机处置事件综合素质能力,对 28 名司机学习新思维方式并在实操演练中应用,并制定COODA循环理论思维方式评判标准,通过司机自评演练中优点收获和缺点不足,验证循环理论在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和实际中应用的可行性,从而提升地铁司机"单兵作战"能力,保障运营安全。

    地铁司机管理OODA循环COODA矩阵式循环理论独立处置故障处置

    站城融合空间设计在高铁站雨棚上盖开发中的实践

    李红
    182-184,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铁线网全国范围铺开,高铁车站所在的铁路用地开发与城市建设关系密切。铁路用地长期具有占地大、强度低、割裂严重等利用弊端,与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开发互相矛盾,因此铁路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城市用地发展探索的重要载体。杭州西站枢纽雨棚上盖开发项目成为全国首个在新建高铁车站雨棚上进行商业化开发的实践项目。

    铁路用地上盖开发站城融合

    《黑龙江交通科技》投稿指南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