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交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交通科技
黑龙江交通科技

王银涛

月刊

1008-3383

hljjtkj1978@163.com

0451-86683434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92号

黑龙江交通科技/Journal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ilongjia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永吉高速边坡自动化监测预警及变形分析

    闻爱祥朱自强鲁光银王李昌...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永吉高速DK0 +585~DK0 +780 段右侧滑坡为研究案例,设计了传感器布设方案,采用自动化的监测预警系统对其进行全天候、自动化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可及时准确地识别边坡每一次变形加速过程,起到了预警作用。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总结其变形特征,并结合现场巡查情况、工程地质情况进行综合的安全评价。结果表明,该滑坡目前仍处于不稳定状态,且主要诱发因素为降雨,采用自动化监测预警能够准确把握滑坡的变形加速过程,有效保障高速公路的运营安全。

    永吉高速监测预警变形分析安全评价

    基于EMD-DA-RNN的边坡位移预测

    李倩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滑坡灾害高发,每年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依托信息技术尤其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滑坡的监测预警逐渐自动化、智能化,各种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层出不穷,滑坡监测的数据量、预警的即时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采用深度学习技术的理论方法,充分利用监测系统获得的数据开展数据挖掘,利用已有的监测数据和各类信息预测滑坡未来一段时间的演化行为,最终实现对滑坡的安全评价。可及时提出滑坡的预防与处置方案,从而保障滑坡影响区域的人类活动。

    边坡经验模态分解双阶段注意力机制循环神经网络位移预测

    石灰改良黏土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吴进来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高液限黏土不能直接用于道路路基填料,必须进行改良处理。为了获得较好的改良效果和降低工程造价,以武汉富强大道工程的高液限黏土为研究对象,分析0%、2%、4%、6%、8%、10%不同掺灰率下的黏土改良效果,最终确定最佳掺灰率范围。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到随掺灰率变化的改良黏土工程特性,最终确定最佳掺灰率的改良方案。当掺灰率为8%时,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大,膨胀量达到了最小值0。58%;当掺灰率超过时,液限、塑性指数和塑限变化幅度较小;当掺灰率在0%~8%之间时,黏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曲线变化幅度大;当掺灰率在 8%~10%之间时,黏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曲线变化幅度减缓。结果表明:在高液限黏土中掺入石灰可以明显改善其路用性能,8%石灰掺量改良效果最优,可以满足该道路工程对路基填料的技术要求。

    改良黏土石灰路用性能

    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分析

    白义松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能够有效降低沥青路面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并表现出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具有更强的承载重交通的能力,应用前景广阔。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与采用的胶粉细度、胶粉掺量、混合料集料级配、油石比等密切相关。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分析了胶粉细度、胶粉掺量、集料级配和油石比对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水稳定性的影响,确认较细的胶粉有助于改善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综合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要求,推荐使用60 目胶粉,外掺掺量为24%;建议采用较细的混合料级配,且油石比在8。5%~9。5%之间。

    公路路面橡胶改性沥青胶粉掺量集料级配

    山西省首例耐磨耗钢渣SMA-13沥青路面研究与应用

    申铁军陈潇李建军王明洁...
    17-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山西省首个耐磨钢渣沥青路面工程应用的介绍,分析了钢渣应用的背景和必要性、有利因素、不利因素、主要研究内容、关键技术问题等,通过以上分析表明,与传统磨耗层相比,钢渣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体现出新特点:混合料的抗水破坏的能力、抗高温车辙能力、抗疲劳能力及低温抗裂能力都有所提高。按 6。4%油石比拌和沥青混合料检测各指标:动稳定度为6 713 次/mm,大于设计值 4 000 次/mm;浸水残留稳定度均值 90。2%,大于设计值 85%;冻融劈裂破坏强度比86。3%,大于设计值80%。工程实体说明,使用通用的施工设备施做的路面压实度可以满足标准,现场实际剩余空隙率可控制在6。0%以下,可以达到耐磨的目的。

    沥青混凝土耐磨耗钢渣SMA-13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玄武岩纤维-岩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邓强民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沥青混合料路面的路用性能,有效化解岩沥青对混合料低温抗裂性的不利影响,采用响应曲面法,并基于汉堡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对不同玄武岩纤维和岩沥青掺量下的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及抗疲劳特性评价。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和岩沥青的复合增强作用,可显著提升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水稳定性和抗疲劳特性;通过响应曲面法设计预测,获得玄武岩纤维和岩沥青的最佳掺比分别为 0。495%和 7。6%,且经试验验证,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计算准确度均>98%,此最佳掺比下,沥青混合料表现出优良的路用性能。

    沥青路面响应曲面法玄武岩纤维新疆岩沥青路用性能

    煤气化炉渣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力学特性

    路宪法
    27-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煤气化炉渣对乳化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开展沥青混合料 60℃车辙试验、15℃劈裂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集料的水煮试验。研究不同煤气化炉渣掺量对乳化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机械研磨后的煤气化炉渣加入乳化沥青混合料后,当掺量为乳化沥青用量的20%时,高温抗车辙性能提升了 22。6%,间接抗拉性能提升 12%,残留稳定度由原来的64。7%增大到82。9%,抗水损能力有所提升。

    冷再生乳化沥青煤气化炉渣路用性能

    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

    张春喜游进前王根宝金平...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进行优化,在现有排水沥青混合料结构类型的基础上,考虑矿料级配进而对排水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得出试验级配,油石比为4。9%,对其路用性能进行研究。通过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相比,采用优化后的排水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增加12。7%,冻融劈裂强度增加 2。7%,最大伸缩应变增加 3。8%,优化后的排水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低温、水稳定性能。

    排水沥青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

    100%RAP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基层应用研究

    骆强
    35-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评估使用乳化沥青再生剂和100%RAP的新型路面基层的效果,在连霍高速改扩建工程河南段修建了一个试验路段,采用FWD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12 个月的弯沉监测和施工完成后第540 天的车辙测试;通过室内验证试验,研究了成型方式对再生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的影响,此外,测试回弹模量和间接抗拉强度,分析了松散混合料存储时间(7、14、28 d)、养护时间(1、3、7、26、56 d)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力学试验验证了再生混合料刚度随养护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存储时间越长,短期内的刚度和拉伸强度值越高,当养护较长时间后,试验行为未得到验证;采用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作为基层是一种RAP替代方案。

    再生沥青路面基层乳化沥青100%RAP力学性能

    沥青路面拥包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周泽华康明吴俊丰容洪流...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沥青路面拥包病害的发生机理,基于浙江S212 省道绍兴段拥包病害处置实例,采用外观检测、室内试验、有限元模拟等方法,研究了路面拥包的病害成因与发生机理,总结了原材料、施工工艺、道路线形、服役环境等参数对路面结构抗拥包能力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与解决方法。结果表明,黏层局部软弱是引发早期拥包病害的关键因素。

    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路面拥包病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