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交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交通科技
黑龙江交通科技

王银涛

月刊

1008-3383

hljjtkj1978@163.com

0451-86683434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92号

黑龙江交通科技/Journal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ilongjia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型固化剂稳定土性能的试验研究

    张晋武
    39-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材料选自山西省境内东南部,通过室内试验,对掺加ZL型固化剂水稳土进行了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最优配合比m水泥∶m石灰∶m土 =6∶4∶90,固化剂掺量0.020%,并在最优配合比下进行了后续一系列的强度、理化、微观等性能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ZL型固化剂水稳土在上述最优配合比条件下强度及密实度较高,路用性能较好,具备一定优越性和良好的适用性.

    固化剂粉质黏土正交设计强度回弹模量冻融

    道路标线设计相关问题

    王全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道路标线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微观的细节问题,如导向箭头、人行横道二次过街、道路边缘线及人行横道线设置等方面,均存在一些规范解释不清或彼此矛盾的问题.为了解决此类问题,首先参照道路标线设计相关标准规范,分析标线设计的细节特征,找出与现状或工程实际的矛盾点.其次依据理论要求与工程设计经验,从工程实际、合理及易于实施等角度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道路交通标线设计优化

    提升高等级公路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设计与研究

    郝政宇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家为提高国省道的通行能力逐步将道路等级提高,道路等级提高后影响车辆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是较多的交叉口设置.目前公路行业针对平面交叉口的设计缺少相应的规范和量化标准,但交叉口一直是交通事故的多发点,人车混行严重、车辆通行缓慢,大大降低了高等级公路的通行能力.结合国道208 线长治境内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案例,通过分析影响平面交叉通行能力的因素(冲突点位置及数量),采用整体式路基分割岛法、整体式路基偏转岛法、分离式路基接线法三种新的设计理念来提高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从而解决传统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差的问题.

    道路等级通行能力平面交叉设计

    路基高边坡中锚杆支护系统的分析及应用

    聂珂珂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弥勒至玉溪高速公路项目实例,建立了边坡锚杆支护计算模型,研究了不同的锚杆的竖向位置、横向间距以及锚杆锚固倾角等参数对于边坡支护安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锚杆位置越靠近坡底,其边坡安全系数越高,可有效避免土体因剪切破坏产生的滑移;锚杆间距越小,杆间有效支护区域重叠增大,间距2m内支护效果波动较小;锚杆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有效地提高边坡稳定性,但是超过一定长度后,其边坡稳定性没有进一步提高;锚固倾角小于 30°时支护效果与角度呈正比,在40°时有所下降,说明存在最佳锚固角.

    高边坡锚杆支护排布形式锚杆倾角

    基于复合增韧的混凝土桥梁裂缝修补技术及其结构耐久性

    田中亚李秉千张建强毕丽丽...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凝土桥梁服役期间受到氯盐等腐蚀性化合物的影响,会出现不同宽度及尺寸的裂缝,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能.为了提升混凝土桥梁的服役性能,针对结构出现的宽度>0.5 mm的活动裂缝,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增韧的混凝土桥梁裂缝修补技术.基于提出的修补技术,采用经典的RCM法对不同材料修补的混凝土试件耐久性进行分析,测定了不同材料修补后的结构抗氯离子渗透性.结果表明,相较于普通砂浆和高强砂浆修补的混凝土试件,采用环氧树脂修补的结构氯离子渗透系数仅为0.11×10-12 m2/s,耐久性能更好.

    混凝土桥梁裂缝修补材料耐久性

    大体积桥台分层浇筑水化热效应分析

    刘婕妤田仲初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贵州省小乌江大桥桥台施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FEA建立桥台施工仿真模型,考虑桥台内外部各种边界条件以及热荷载,针对水化热施工阶段模拟了桥台分层浇筑施工的过程,对大体积桥台分层浇筑的水化热效应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分层浇筑的间隔时间对桥台施工中的最高温度影响不大,三种浇筑工况下(间隔 3、4、5 d),桥台内部升温过程中最高温度仅相差0.8℃和1.2℃;间隔时间较长的施工工况,表面应力反而稍大,三种工况下桥台最大应力分别是1.77、1.95、2.01 MPa.

    大体积桥台水化热分层浇筑间隔时间

    大尺寸桩基承台钢套箱围堰的设计与关键施工技术

    张行生陈俊陈怀飞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北澄子河大桥深基础水文条件复杂和常规水下施工精度差等问题,提出了钢围堰拼装的抗水压结构安全设计方法,研究了水下钢围堰的精确安装定位和混凝土排水浇筑等施工方法,研究表明:采用8mm厚度钢板组合[10 槽钢加劲肋结构体系可以保证围堰抗水压能力;利用分层编号定位方法进行水下钢围堰安装,保障水下安装误差可控制在±20 mm以内.

    承台施工钢套箱围堰受力分析施工安全

    BIM技术在安海湾地区复杂水域条件下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梁奇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安海湾地区复杂水域条件下的桥梁施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很多,施工方案选取困难、局限性大,施工管理也相对困难,相比传统的桥梁施工,需要考虑更多情况.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一致性及持续的可更新优化性等特点,能够更好地在复杂水域的条件下进行施工统筹管理.基于安海湾特大桥在复杂水域条件下施工,分析其施工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确定复杂的施工工艺方案,并对BIM技术在项目施工中的运用加以研究,从而提升项目施工品质,并减少项目建造成本.

    安海湾地区桥梁施工BIM技术复杂水域

    外壳预制式装配桥墩拟静力数值模拟

    王涛
    71-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壳预制式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装配式结构形式,采用混凝土保护层与箍筋预制、核心区域混凝土现浇的施工方式.为研究外壳预制式装配桥墩的抗震性能,进行现浇桥墩和外壳预制式装配桥墩的有限元建模和拟静力试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现浇桥墩和外壳预制式装配桥墩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外壳预制式装配桥墩与现浇桥墩抗震性能相近.

    装配式桥墩外壳预制拟静力数值分析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超长预应力钢束优化设计研究

    苏惠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超长预应力钢束整体损失会导致大跨度连续刚构桥跨中出现持续下挠和腹板开裂的现象,基于合理成桥状态的优化设计思路,以减小超长钢束的摩阻损失为控制目标,提出平行交错锚固和分段锚固两种优化布置方案,将其与通长束布置形式下的主梁挠度、应力以及预应力储备能力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平行交错锚固和分段锚固两种方案钢束预应力储备分别提高了21.53%和20.76%,成桥阶段跨中实腹段下挠程度分别减小了14.28%和88.91%,两种优化方案均能改善结构的承载能力,但分段锚固方案较平行交错锚固方案改善效果更明显.

    连续刚构桥超长预应力束预应力摩阻损失优化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