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交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交通科技
黑龙江交通科技

王银涛

月刊

1008-3383

hljjtkj1978@163.com

0451-86683434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92号

黑龙江交通科技/Journal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ilongjia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区域高速公路网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改善对策

    郭永乐王腾飞张卫华郭皓楠...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通车里程的增加,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呈现出多发且严重的态势,开展事故成因分析并提出预防策略对于保障交通安全十分重要。基于安徽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探讨高速公路事故时空分布特征、事故形态特征以及事故在天气影响下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类型主要为车辆故障、车辆与护栏及车辆间碰撞;月初、每日出行高峰以及非工作日是事故高发期;事故主要分布于交通枢纽、服务区出入口等复杂节点,且山区事故率高于平原地区。在此基础上,从时间、空间和环境方面分析出影响事故的成因,并针对性提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预防对策。

    高速公路事故特征影响因素预防对策

    新形势下宁波市道路客运行业安全监管和长效治理对策

    龚小刚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宁波市道路客运行业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入分析了宁波市道路客运行业安全监管主要难点,进行宁波市道路客运行业风险评价,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夯实企业责任,发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作用、健全机构职能,推动行业安全监管协同高效等对策,促进宁波市道路客运行业长效治理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道路客运安全监管长效治理

    港口危险品物流作业风险因素评价

    何景师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识别评价港口危险品物流作业风险因素进而优化风险管理资源,构建了9 个风险决策单元 32 个风险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AHP混合约束DEA法对风险决策单元进行评价和排序。研究指出人员风险是Pareto最大风险决策单元,其次是管理风险、包装作业风险、存储作业风险、装卸作业风险,科学量化了各决策单元的风险概率和不良后果可降低的比例,为分类施策、精准防范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物流作业风险港口危险品

    基于Logit模型和宏观交通模型的规划目标实证

    包渊秋庄楚天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苏州市机动化出行水平不断提升,古城核心区出行品质逐年下降,相关规划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古城交通发展目标以提升出行品质,但相关规划由不同部门分别编制,规划各自实施后是否均能达成目标缺乏验证。利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居民出行选择特征,并利用宏观交通模型分析各规划实施后规划目标是否能够达成。结果表明,持续提升包括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在内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有助于降低小汽车使用率,但与相关规划目标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苏州古城多项Logit模型宏观交通模型出行方式规划目标

    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仪器检校结果确认方法

    李岩张玮王芮文欧定福...
    135-137,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计量检定校准是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量值溯源的重要方式之一。仪器设备在检定校准后投入使用之前,试验检测人员或仪器使用者需要对检定校准证书进行符合性确认,通过研究检定校准确认的内容、要求、检定校准证书所涵盖的基础信息,给出了在不同情况下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确认的基本方法,并根据例证给出了确认的基本步骤,为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提出了有效方法。

    工地试验室管理仪器检定校准量值溯源计量确认

    电动汽车共享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适用性

    成嘉琪
    138-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简称"示范区")包含深化经济建设和生态绿色发展的双重目标。为了论证电动化汽车共享在示范区发展中的适用性,以已有研究成果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其中数据主要基于上海市电动汽车共享订单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电动化汽车共享将对示范区的产业发展和交通目标的落实产生正向影响;(2)示范区的规划及建成环境有利于电动化汽车共享系统的可持续运营。因此,电动化汽车共享服务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城市群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电动化汽车共享

    数智化技术在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王祝肖立平
    143-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外业现场一般采用纸质表单记录勘察地质信息,且现场监管通常采取外业监管人员沿线巡查、抽检的方式,内业人员拿到外业原始记录后手动录入勘察软件生成图表、编制勘察报告。经验表明,此种模式容易导致勘察效率低下、勘察成果质量与真实性等无法满足要求,且一旦检查发现问题往往追溯困难,难以找到问题根源。针对上述问题,运用数智化技术建立勘察信息化采集系统、云监控系统,外业数据直接对接内业勘察软件,在确保勘察数据真实性的同时,实现了勘察外业记录信息化、高效化、优质化,保证了勘察成果的准确度,能够缩短勘察周期、节约勘察成本,同时也为未来建立行业勘察资料大数据库打下基础。

    地质勘察勘察效率信息化采集云监控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住宅与轨道站客流研究

    尹代平
    148-15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住宅特征与轨道站客流之间的联系,厘清轨道站与住宅之间的关系,建立住宅与轨道站长期互动机制,指导轨道站周边住宅用地利用开发,支撑轨道交通引导城市发展。以重庆轨道3 号线为例,研究轨道站800 m范围内住宅与轨道站客流之间的关系,以早高峰进站轨道刷卡数据和安居客网页的住宅信息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挖掘小区单价、房屋数量、停车位配建率等住宅特征与轨道站客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小区房屋户数和轨道站的区位、车站进站客流成正相关,与小区房价、停车配建率成负相关。

    轨道站住宅客流特征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线形设计关键技术参数选择

    杜鹏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互通立交互通范围内平面线形、主线纵断面线形、变速车道、平纵组合等角度分析平曲线半径数值参数对整个互通立交安全性的影响。选取贵州高速水唐互通立交线形设计项目作为案例,对互通立交线形设计项目平曲线半径参数的计算选择展开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可知,在对互通立交平曲线半径技术参数的数值开展计算与选择时,需在国家最新标准和规范要求下结合安全需求进行考量。

    互通立交技术参数计算分析

    针对公路路面裂纹的计算机视觉安全检测方法

    王秀青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江苏省南京市竹山路公路养护工程为例,对公路裂纹病害问题的计算机视觉安全检测方法展开研究。提出基于半监督训练的融合显著性半裂纹检测方法,分别从整体设计思路和具体实现方法两方面说明其实现路径,并根据RCD数据集设计检测试验结果显示,提出的检测方法精度为 83。94%、召回率为 95。08%、F1-score为 88。52%,说明该方法能显著降低对手工标注信息的依赖,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抗噪声能力和鲁棒性。公路养护工程实际裂纹检测效果分析证明,此方法能够实现绝大部分的真实图像还原,应用效果优于语义分割网络和裂纹检测网络,在细小裂纹、边缘处仍存在小范围的漏检和误检现象,还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公路安全计算机视觉半监督训练裂纹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