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李芳

月刊

1002-4107

hljjy-gj@126.com

0451-86608263

150080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Journal Heilongjiang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valuation)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高教评估研究为重点,探索我国高教评估理论与方法,注重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校本研究,立足黑龙江,面向全国,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老师专业化发展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雷锋精神融入当代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研究

    辛立章覃雪燕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雷锋精神是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的思想武器之一。高校要将雷锋精神作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学雷锋活动作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将雷锋资源作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重要阵地,切实把雷锋精神融入党史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进一步发挥好雷锋精神对大学生的教育引领作用,通过党史学习推动大学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雷锋精神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

    成昆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与三个维度

    顾锦春沈海华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昆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坚定大学生"四个自信",树牢大学生"四个意识",培养大学生攻坚克难精神。思想政治教师可以从讲好成昆精神思想政治教育课,引导学生在日常专业学习中发扬成昆精神和引导学生走入社会践行成昆精神三个维度,做好成昆精神的弘扬、践行与传承。

    成昆精神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践行

    红岩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与运用研究

    户可英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岩精神作为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数仁人志士在重庆的革命岁月中所孕育形成的革命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红岩精神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宝贵素材,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当前,通过创新红岩文化的运用思路,采取有效的实践策略,能够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红岩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路径

    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杨超杰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以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国际主义为主要内涵的抗美援朝精神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将该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文章从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价值旨归、实践路径三个方面,分析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义与实践路径。

    抗美援朝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实践路径

    百年革命精神融入高校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王淯霄王吴芳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为高校开展新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载体,在强化新生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价值观、涵养新生文化素质、激励新生实践创新等方面发挥了育人实效。高校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提升针对性、注重延续性、发挥实用性,推进百年革命精神的深入学习与创新实践融入高校新时代"三全育人"工作。基于实践探索,文章提出以打造符合校情生情的"新生系列课"形式,将传承和弘扬百年革命精神贯穿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化、品牌化建设始终。

    百年革命精神新生思想政治教育转化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析

    纪秋颖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是优化师资队伍、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尝试,更是推进"四史"学习教育落地生根的现实需要。在融入的过程中,重点把握两者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可操作性三个方面的问题,探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新路径。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探析

    口述历史研究的多元实践——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创新研究

    何明霞陈立勇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述历史研究是运用多种方法对口述史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在此基础之上,运用一定的科学理论和依据对其进行阐释与讲解,从而再现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和过程中某一个特定细节和方面的方法。运用口述历史研究的方法,可以对国家重大历史发展阶段或重要精神方面的史实进行视角独特的补充和阐述,进而丰富研究对象和研究深度。

    口述历史多元创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高校博物馆浸润式教学策略探讨——以东华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为例

    杨立飞李增华张慧娟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博物馆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是重要的教育平台。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和促进文博发展,文章以东华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为例,分别对本科生和研究生提出了高校博物馆浸润式教学策略。本科生以认识型教育为主,建立了"线上预习,自主获取""观教结合,生动呈现"和"提出问题,浸润探索"的策略;研究生以探究型教育为主,建立了"角色互换,主题讲解""立足博展,科教融合"的策略。

    高校博物馆浸润式教育高等教育地质学

    宁夏高校易班"校本化"建设路径研究

    蒋宇欢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易班是落实新时代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推进易班"校本化"建设是易班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进一步推进宁夏高校易班"校本化"建设,文章在调研了高校易班"校本化"建设现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易班"校本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从"加强顶层设计,整合优质资源""完善管培机制,建设专业队伍""立足区情校情,打造特色品牌"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初步提出了宁夏高校易班"校本化"建设路径。

    宁夏高校易班校本化建设路径

    面向产学研工科人才培养的融合式课堂教学研究

    詹路许振明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文章构建适合产学研工科人才培养的融合式课程体系,将科学研究、产业发展与课堂传统教学紧密结合,搭建与领域前沿、行业发展追踪、基础理论、应用研究、产业市场需求等相融合的知识体系框架结构,以培育具备科学素养、研究能力和解决工程领域问题的工科人才。

    产学研工科人才培养融合式教学融合式课堂